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电影“毛的最后舞者”观后
作者:刘放  发布日期:2010-01-13 02:00:00  浏览次数:2870
分享到:
由澳大利亚导演拍摄,根据李存信同名自传改编的电影《毛的最后舞者(Mao’s Last dancer)》近期在澳洲各影院上影。
《毛的最后舞者》原著深为西方读者喜欢,仅在澳洲就发行数十万本。以澳洲这点人口,已相当惊人,足于让“堪培垃纸贵”了。该书中文版是墨尔本作家朋友王晓雨翻译,名为《舞遍全球》,由中国文汇出版社出版。我也曾为此书写过一篇评论。有了这些因缘,就想观赏一番,比较原作与影片的差别。
天阴下雨,又已是开影第二周,悉尼市中心的影院,没有出现人头涌涌,只是基本坐满,不能说是火爆。但观众相当的专注投入。邻座的几个澳人,都在不断地用纸巾抹泪,有老者也有年轻人。电影结束,迟迟没有人起身离座,都静静安坐着,仍沉迷其中。可见影片相当感人,拍得成功。我是这么理解的:能赚人眼泪的电影,起码就成功了一半。
这种成功也是意料中的。因原著提供了极好的基础。大凡优秀的著作,拍成影视作品多半都会成功。拍得不好糟蹋了原著,那就如摧花折柳,惹人憎恨的。
李存信的原著贯串全书的一条主线,是父母儿女家庭之爱,以及朋友之情,男女之爱。这部书感人至深的正在于此。而作为书中另一个主要情节,却是当他决定留在美国时,被中国大使馆强行关禁及由此产生的惊心动魄、富于戏剧性的场面。
因为影片时间的局限,编导者不可能将所有好的东西都收进去,只能有所取舍。因此,改编后的电影将重心放在后者,大使馆的一场戏成为电影的高潮――无论谁来改编电影,这样的情节都会是最佳的选择。虽然后面李存信父母来美探亲时场面也相当感人,也催人泪下,终不能取代大使馆那场戏的分量。毕竟,那是对影片主要人物生死莜关的大事,情节也迭荡起伏,过程惊险曲折,极富戏剧性。从艺术的角度来考量,这种选择实在无须争议。
这样的题材就会有点敏感,有些问题变得微妙。有关方面也不易接受,难免出现尴尬。依我看,导演基本上能把握分寸,处理得算是恰到好处。毕竟那是历史,历史曾经就是如此荒缪。就是我们作为那段历史的过来人,亲身经历过那些事,现在看起来仍觉得荒缪,不可思议。有些人物语言听起来真的像是在编造,无法让人相信。难怪现在许多年轻人根本就不相信,世界上曾经发生过那样的事。
中国其实已改变了很多,李存信曾经的遭遇再不会发生。如今的演员、艺术家,以至平民,与外国人结婚而移民海外,再没有人会干涉限制。有人统计过,在中国60年大庆影片《建国大业》中,参加演出的主要演员就有十几个是有外国籍的。社会已经进步了。所以我想,人们应该正视历史,坦然面对历史。《舞者》如果不能在中国公影,实在没有必要。也很令人遗憾。
对于影片无法充分表现的那些部分(即父母家庭、人性的亲情大爱),仍是深以为憾。虽然编导者试图通过各种情节和画面尽可能的表现这一点。毕竟这是现代人类社会最为关注、最为珍视的东西。在和平进步年代,政治意识形态渐渐淡漠,剩下最真实的也就是亲情、友谊和爱。今年,李存信先生被评为“澳大利亚最佳父亲奖”,实际上是《舞者》著作影响的延续。西方人更多的是从这本书中认识了他,对书中所描述的那种浑厚深沉的亲情和爱极其推崇及赞羡。
影片无法将这种感情充分展现,这也许并非全是编导的责任。而是另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即应如何看待影视作品与平面载体(书本)的功能和表现力。其实书媒对人物感情、心理描写的深刻和细腻,是影视艺术所无法取代的。因此书本始终有其存在的价值,而不是像有些人预期的那样将消失。
影片中几个中西方演员演得都不错。主角李存信的扮演者曹驰本就是芭蕾舞演员,演得算是很到位了。陈冲演李存信母亲,也基本可以。这样的影片堪称是东西方文化合璧的典型范例。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