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于无声处听惊雷--也谈薄熙来
作者:安妮  发布日期:2012-03-17 02:00:00  浏览次数:2420
分享到:

 

        薄熙来的重庆政绩分三个组要部分:政治唱红、治安打黑、市政五个重庆。闻名中外的“唱红打黑”不用我赘述,从家乡的亲戚口中得知“打黑”并没有提高治安,“唱红”并没有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就是这两项政绩最好的背书。那么我听到的惊雷来自何处呢?来自薄熙来引以为傲的“五个重庆”--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健康重庆。这条标语曾不满重庆的大街小巷,甚至出租车里都备有让乘客随取的单张。作为短期旅游者我不能对“宜居”、“健康”有更多的看法,但对于“森林”、“平安”、“畅通”却有自己的一番体会。
        先说“森林”。所谓“森林重庆”就是政府花巨资购买了一大批老树来取代了原本已经栽种并存活了的行道树。我暂住的南岸区街道两旁挺立着修剪整齐的“老树”,仔细观察每课老树都挂着输液的吊瓶,有些纳闷的我向陪同的亲戚发问后才知道这些“老树”是最近移植而来,因老树不易存活需要特殊照顾所以除了正常的浇水外还需要输液。据亲戚介绍这些老树的身价不菲,仅一棵树的卖价就得十几万,加上从森山老林迁移至此的运费,栽种和管理的费用没有二十万似乎拿不下来。一条街得种多少棵树?重庆有多少条这样街道?得花市政多少钱?我没有替薄市长算,但我明白如果奥克兰的市长这么干至少会被市民的口水淹没。可是身为市民的亲戚却完全没有这样的想法,还津津乐道地谈薄市长的“森林”是对市容的提升,他们几乎没有意识到这个投资了178亿的提升是由他们自己在买单。不说挖取大树原始对森林的伤害,在高楼林立的水泥路边重新安家是否对树本身也是一种伤害,又能对重庆的空气环境起多大的作用呢?我不知道,只是隐约感到薄市长对“森林”的需要多于城市,多于民众罢了。
        再说“平安”。所谓“平安重庆”最显著的特点是在街头增添了许多路边交巡警平台。在街边用闪红闪蓝的灯围上一圈,一个简单的岗亭在中间,民警24小时值班的交巡警平台应该是薄市长的首创,因为在别的城市还不曾见过。刚刚看到时我还有些感慨,至少我所居住的奥克兰市还没有这样方便的警察服务。可等我遇见了事去那里寻求警察服务时才发现这些治安点的功能有限,因为我要投诉的不属于他们接受交通事故,就将我拒之于外,与他们无关的事该找谁还找谁,连代为上报的义务也拒绝执行。这么一来我就开始质疑花这么大的人力物力设置起来的治安点必要性了。与其说是警方走近民众的便民服务,不如说是为“安全重庆”的氛围背书。这样劳民伤财的背书又要花纳税人多少银子呢?政府没有公布,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是现场警员怨声载道、苦不堪言,老百姓并不拿它当回事。我只是隐约感到薄市长对“安全”的需要多于市民。
       最后说“畅通”。我在重庆游览著名的大足石刻时突发疾病需要乘出租车返回重庆治疗,在打车的过程中被出租车司机转卖,中途被迫换了三次车,最后由黑车将我载回。虽然人身平安,有惊无险,但自己在整个过程中心灵受到的冲击和伤害难以言表,难以平复。在向警察投诉无门后我在网上找到了薄熙来的市长信箱,可是投诉发出后如石沉大海,原来薄市长并不介意游客是否“畅通”,他更关心的是自己的官运“畅通”。
       几次事件使我对薄市长不惜血本打造的“五个重庆”失去了信心。这“五个重庆”朗朗上口,可是为那里的人民究竟带来了多少实惠呢?薄市长是否有花纳税人的金钱买自己的政绩的嫌疑。
       我个人所经历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风起于青苹之末”岂知这些游荡于青苹中间的微风不不能兴起震撼整座山林之势?从那时起我已从于无声处听到那在风的深处酝酿着的滚滚雷声。我没有想到的是这个“雷”是由薄熙来的“打黑司令”王立军引近,是因温家宝总理用二次文革的告诫而炸响。
        在大家都在谈薄的今天,小女子不妨也多上一言,权当花絮。

 

 

 

 




评论专区

进生2014-11-20发表
现在只要听听薄的昨天的搭档“黄奇帆”还是“黄帆奇”市长的检举交代,那个所谓的“模式”的内囊就大抵显出真形了。而那些个头面人物吹鼓手,现在大抵一如黄市长,纷纷拿出早就秘密准备好的“黑材料”,向党交心,表明其实自己一直有不同于“薄”的意见的。此种景象,宛如时间倒转到三,四十年前,人求苦尽甘来不易啊!
yin2014-11-20发表
顺民啊,一旦给点机会立马又会变刁民。哪里才是病根?!
进生2014-11-20发表
王立军事件使官场的污糟又象当年文革时给人大开眼界般,催人醒来。可惜,时隔45年,1966年生的婴儿有幸竟能补上如此的一课。今年生的新中国公民,45年后,就不要如此幸运了吧?那时是2012加45,等于2057年。
黃平2014-11-20发表
薄今天下臺,說不定明天天當總理,這就是中國的官塲
田地2014-11-20发表
天下所有的官都是如此,我们抱怨的不该是人,而是制度。正如安妮所说,如果奥克兰的市长这么干,早被市民的唾沫淹死了。
田地2014-11-20发表
天下所有的官都是如此,我们抱怨的不该是人,而是制度。正如安妮所说,如果奥克兰的市长这么干,早被市民的唾沫淹死了。
1232014-11-20发表
人民自有公道,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
安妮2014-11-20发表
可怜的中国老百姓,只好看着精英们玩的份,谁赢谁当家。所以大家索性自扫门前雪,闷声发大财。
1232014-11-20发表
人民自有公道,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
进生2014-11-20发表
现在只要听听薄的昨天的搭档“黄奇帆”还是“黄帆奇”市长的检举交代,那个所谓的“模式”的内囊就大抵显出真形了。而那些个头面人物吹鼓手,现在大抵一如黄市长,纷纷拿出早就秘密准备好的“黑材料”,向党交心,表明其实自己一直有不同于“薄”的意见的。此种景象,宛如时间倒转到三,四十年前,人求苦尽甘来不易啊!
黃平2014-11-20发表
薄今天下臺,說不定明天天當總理,這就是中國的官塲
薄熙来2014-11-20发表
我心里明白 嘴上不能说白了
安妮2014-11-20发表
发现很多错别字,没法编辑,遗憾。对不起了,各位凑合读吧。
薄熙来2014-11-20发表
我心里明白 嘴上不能说白了
进生2014-11-20发表
王立军事件使官场的污糟又象当年文革时给人大开眼界般,催人醒来。可惜,时隔45年,1966年生的婴儿有幸竟能补上如此的一课。今年生的新中国公民,45年后,就不要如此幸运了吧?那时是2012加45,等于2057年。
安妮2014-11-20发表
发现很多错别字,没法编辑,遗憾。对不起了,各位凑合读吧。
yin2014-11-20发表
顺民啊,一旦给点机会立马又会变刁民。哪里才是病根?!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