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热血映照冷风景
作者:吴其盛  发布日期:2012-07-06 02:00:00  浏览次数:2187
分享到:
  --叶庆瑞诗集《都市冷风景》评略  
  
       艺术是在独立的生命体认及张扬中确立自己的价值和尊严的,古往今来,凡能被时间所认可的作品,无不在血气舒张中透现着个性神采、蓬勃着生命活力。读叶庆瑞最新出版的诗集《都市冷风景》,毫不怀疑地就相信其应该属于这一类。
        “一种生命情态的美学展示,一部直面现实的现代诗力作。”——诗集腰封上这两句题言,集中概括了全集124首作品所提供的审读价值。现代诗发展到今天,能否站在生命美学的立场上,对现实的社会生活给予足够的关注,并自主、拒俗地对其进行诗意的批判和架构——这看来已不单是一个意识定位问题,更是一个人格精神问题、诗学底蕴问题。只要认真浏览一下叶庆瑞这部集子中的作品,就不难发现,他在这方面确实已经迈出了非常自信又非常成功的步伐:他针砭并透视都市灯红酒绿下的阴影;他凝视并思索底层百姓艰难困苦的生活;他让“诗美人”不仅有艳丽的风姿还有健康的骨骼;他把心底的激情和冲动切换成人间正气的风云雷电……这些,作为诗的醒目亮点,都体现出了作者由强烈的生命意识规定着的为人骨气和为文底气,加上诗歌形象、意蕴、语言、节奏诸方面充分审美化的策动和观照,这部作品集便真实拥有了非比一般的思想力度、精神厚度和艺术高度。
        我们处在社会大变革、大激荡的年代,经济霸权产生的巨大整合作用,改变了许多固有的观念和秩序,面对价值位移、道德失范等一系列突出的社会问题,诗歌原本就不该一味地信守缄默。叶庆瑞是一个勤于思索且有着坚定人文立场的诗人,他在现代诗纷纷以消极的态度退居安乐和虚荣之所的大势面前,在有些诗人不惜以牺牲诗歌高贵的精神品性换取时尚乃至世俗签证的情况下,深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平民意识,执拗地走向红尘、逆风而歌,营造出既具人间烟火味又富含入世情怀和个人生命特质的诗歌美学空间。“远离了大自然 / 也远离了诗意 / 生活变得无滋无味 / 用‘放心水’/ 泡一杯茶喝吧 / 一反胃 / 却呕出一股 / 广告味”《我们无水喝》);“都说路在脚下 / 而大大小小的路 / 却不认她那双过时的鞋”《下岗的最初几天》)——在这些诗中,诗人不仅以诗的名义签署了自己的社会认知、自己的平民情感,而且融会了根生于现实生活的深刻生命体验,良知、正义、使命、责任,这些被现代许多诗人所疏离的艺术乃至精神养料,被他积极地注人诗歌,这样,在以批判的眼光打量都市冷风景的时候,他就获得了较充分的创造权和话语权,而以此为根基产生的诗歌作品,也就散发出了更多耐人寻味的生命光彩!
现代都市生活华彩万千,叶庆瑞何以独独聚焦于“冷风景”?这在道学先生们看来可能是一种忤逆,其实它正体现着诗人独立高蹈,与眼前风行的积习流弊相区别、相抗衡的精神和艺术操守。因为那些冷风景表面风光堂皇,实际乃百姓心中的块垒;因为诗歌的良心、诗歌的品性不允许诗人熟视无睹;还因为诗人内心始终跌宕着一腔奔腾激荡的热血,而这,正是诗歌生命勃发生动的基因。
       《都市冷风景》是在热血的映照下显其丰厚的诗意内涵的。“冷”与“热”在整部集子中始终相互照亮、互为背景,这一点,我们在每一首诗中几乎都能感受到,尤其是在《都市呕吐物》、《焦点访谈黑镜头》、《八大山人:〈鹰图〉》、《〈元杂剧〉中的窦娥》等篇什中,那些鞭辟入里的挞伐、那些正邪互见的剖解,无不让人想到云涛、想到雷电,想到诗歌艺术那顽强不灭的精神火炬。这就是热血的显影,是它的人本和风骨图谱。诗歌精神永远的风景是由热血构织的,热血让诗歌鲜活,让诗歌挺拔,让诗歌拥有生命不变的精彩!
         或许正因为如此,《都市冷风景》才值得引起我们的特别关注。作为曾荣获首届金陵文学奖、首届南京文学艺术奖、首届江苏紫金山文学奖的实力型诗人,叶庆瑞近年来的诗歌创作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势头,他的《爱的化石》、《人生第五季》诸诗集此前就常为诗界所称道,这次奉献的《都市冷风景》无疑是在过去成就基础上又一新的突破和提高。优质的诗歌乃养育性灵、大化心境的极品艺术,它除了需要持续性的诗情体验外,还需要纯正、高贵、硬朗的人文精神支撑,而这种人文精神又绝对是以诗人内在的血热度为条件;以他们是否对人的现实生存课题和生命状态真诚关怀为条件的。叶庆瑞之所以能以常新的创作业绩呈报于诗坛,根本原因恐怕就在于他坚持了亘久不变的平民意识、忧患意识、生命意识和热血情怀;在于他对诗歌精神矢志不渝的忠贞和对自我不断超越的追求。在这个意义上说,《都市冷风景》值得我们认真品读,因为它言说了一种不为世俗所染的诗质;见证了一种万古长青的诗精神,对于倍遭冷落的诗坛来说,此书足可引为骄傲。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