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澳洲华文文学的现实遭遇与发展可能
作者:庄伟杰  发布日期:2013-03-12 02:00:00  浏览次数:3042
分享到:

澳美欧华文文学有一个共同点,即其发生发展的历史不太长,或者可以说很短暂,甚至无从查考。譬如只有两百余年历史的澳大利亚,因为年轻,本身积淀的文化显得单薄和稚嫩,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澳洲华文文学便可想而知。尽管澳华文学的形成轨迹,同样走过一段曲曲折折的、来之不易而令人难忘的里程,但真正属于澳华文学时代的到来,那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的事实,即大批中国留学生/新移民涌入澳洲之后,因逐渐意识到生活在不同文明的夹缝中有一种不中不西的生存尴尬。在这种独特的历史境遇中,澳洲的华文文学才开始真正热闹起来,从混沌初开到无序单薄到初具形态,逐步形成自身的格局闪烁于南十字星空下。应该说,它刚刚浮出水面,刚刚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期待。诚然,作为海外华文文学大潮中的一脉激流或一道景观,澳华文学正积蓄着自己的生命活泉向新的世纪奔涌。有学者认为,这是文化认同危机的关切使然。
       笔者曾以《寻梦与镜像》为题作为博士论文,就澳华文学在多元语境中所展示的“寻梦”流程和精神回廊中的“镜像&”进行一番描述式的探析和解说。如果这能使更多的人从澳华文学所创生的“第三文化”空间更好地审视现状,洞察未来,去寻找出澳华文学的真实形态和文本形态的现代性进程,并清醒地意识到澳华文学存在着一个宽阔的处于中西文化交叉的边缘地带,从中去发掘和探索新思路新视角,也许会给澳华文学带来新的展开契机和可能。尽管澳华文学本身真正起飞的历程相当短暂,还处在不断完善和自觉运行的过程中,其深化和发展还有赖于澳华诗人作家们共同营造,也有赖于澳洲多元文化社会的有力支持,当然,更与当地华文报刊杂志等传媒的长足进展相依赖。对此,刘登翰先生在《澳洲华文文学丛书 总序》一文中从横向比较的角度一针见血地指出:
       然而话说回来,东南亚华人经济的强势,使华人文化以华文教育和华文报刊为载体,得以延承和传播;而历来华人精英最为集中的北美地区,也使华人文化成为不可忽视的存在。相比之下,以新移民为主体的澳大利亚华人文化,缺乏这样的优势。这使澳大利亚华文文学的存在和发展,面临重重困难。一个最简单的事实是,缺乏财团支持的澳大利亚华文报刊,不仅少,而且时常难以为继。发表园地的严重缺乏,不仅缩小了华文文学的社会影响,也可能挫折作家的创作积极性。这是澳大利亚华文文学后续发展不得不面对的尖锐现实。
        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尽管澳洲的华文报刊不算太少,单日报就四份,而且集中在悉尼,其他的周报周刊在艰难的挺进中总处于一种“变数”的状态,一家夭折了一家又拔起了,遗憾的是真正让位给文学的阵地实在有限,这与社会高度商业化的运作机制有关。如果当地华文报刊能腾出更多的版位刊登文学作品和评介文章,不仅体现了对自身文化的真正重视,也能体现和尊重作家的追求与创造价值。如是,有了发表的园地,加上澳华文坛潜在着一支阵容可观、质素颇高的创作队伍,澳华作家的作品就会不断面世,甚至有可能出现精品,从而引起海内外文坛的高度关注。
        当然,如果仅从外部环境和条件去分析还欠缺足够的说服力。对澳华文学的未来书写与趋势进行前瞻,还必须意识到澳华文学自身内部机制的运作如何更有力地展开。因为,我们没有理由不把今天作为再出发的起点,文学需要而且必须发展。因此,作为写作主体的澳华作家,必须重新对自身生存境遇进行审视和反思,然后蓄势待发,以一种自觉意识参与澳华文学的“革命性”进程,方能给澳华文文学带来根本性的变化和发展机遇。
        首先,澳华文学应寻求突破创作中的瓶颈。这个瓶颈包括在生活意识形态、思维方式、价值判断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状态。说严重点,如何摆脱匠气和封闭性,是澳华文学创作中面临的瓶颈;如何因生活感性而漠视全球化时代下多元文化的丰富性所导致的价值取向的判断,是澳华文学创作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的瓶颈。这些致命状均在不同程度上制约澳华文学的整体力量与独特性的深入和形成。
       其次,澳华文学必须呼唤和重建原创性。真正的文学作品无一例外地具有原创性。因为诉诸思想与情感的诗文,其本质和灵魂,唯有独创,方能独领风骚,傲视同群。如果作品铺天盖地,精品寥寥无几,那充其量是一种量变,对于澳华文学难以有一个质变的更新飞跃。边缘地带的宽阔,孤旅历程的独特题材,无疑有着许多空白或处女地等待作家们去填补或拓展。当然掌握世界的思维方式和艺术方式,依然需要根据作家自身的禀赋和气质择善而从,才能创造性地去拥有未知的世界,把原创性从形而下世界提升到形而上的精神向度上去。
        再者,不断思考如何更好探求新路子新方式。这不仅是对写作和释意方式的重新探求,而是对自身生命意义的更深切追寻。这包括如何寻求大视野新角度,如何摆脱传统手法的数路进行文学的现代性综合创造,如何寻求文化身份和新认知,如何探索写什么和怎样写去建构一种新的叙事话语方式。意识到和未意识到这些面临的状况大不一样。置身其中能洞察其中,方能更自觉地超越自我超越一切局限和桎梏,既不重复别人也不至于重复自己,并对澳华文学的品质提升和未来发展起到真正而切实的推动作用,在朝向现代汉语的磨练和开掘中,真正参与并推进世界华文文学的发展进程。
       由于全球化和移民现象的大幅度加速,再加上大众传媒技术的迅猛进展,包括本土中国文学大量写作在内的所有海外华文文学的地位和作用将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明显。“移民性的澳大利亚,在移民潮中生存发展;移民性的澳洲华文文学,也在移民潮中生存延续。&”(张奥列语)是的,仅仅迈出一段不算太长步伐的澳华文学,既充满美丽的痛苦、也满怀艰难的梦想,过去的足音只能成为我们的追忆,未来的跫音将在远行中的游子脚下不断延伸。因为,它所走过的短暂而难忘的路程,不仅对于了解、关怀和思索海外华人的生活、现状和文化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而且对于海外华文文学乃至全球华文文学的了解、关怀和思索同样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评论专区

博雅.wolaxiao2014-11-20发表
伟杰好友:1998年3月,在海南三亚的第四届国际华文诗人笔会上见面后,一别已是十五年,甚念!我现长住北京,手机13021077083,宅电010-80257764,如你有机会来京,欢迎你到寒舍作客。 肖渥拉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