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曾凡小说《麻将岛》
一
曾凡2005年离开澳洲,说要在中国大陆住一段时间。第二年3月,我到澳门参加世界华文作家协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非常高兴又见到她。她也参加大会,而且就近从珠海过来,不像我们千里迢迢。她告诉我说她现在除了相夫教子之外,就是潜心写作。我知道,曾凡去年很荣幸地获得澳洲艺术委员会一笔基金,赞助她的小说创作。她要完成任务。
曾凡会上送了我一本去年出版的她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在悉尼的四个夏天》。我过后在悉尼给她发了个电邮,说:回来后就看你的书。写得很不错,结构好,特别文字很老练(有些出乎我意料之外)。曾凡马上回我说:非常感谢您的鼓励。她说她现在正写的小说感觉很费劲,所以听到些鼓励的话很高兴。她现在总觉得写不出来,自己都有点搞不懂上两部书是怎么写出来的了。“是不是写作的人都会有这样的阶段?有时候我想,等我写完这部,再也不写了。烦死了。”
看她这样焦虑的样子,我出个点子,告诉她或者先把这部放下来,过一段时间再写。这段时间回想一下前两部是怎么写的。例如:写作中是怎么改变全书结构的(她那两部长篇开始写时并不是成书后那样的结构),文字是如何成为现在这样的,这些年看什么书经历什么事……等等,等等,总结总结。但她不能照办,因为她写的这篇小说是有时间限制的,不能放下。她说这可能也是让她烦躁的原因。
幸好,她终于完成任务了(虽然赶任务并不好受)。前几个星期,她把整本大作传来给我,近四万五千字,书名叫《麻将岛》。
二
“这是在麻将岛,在2020年。”
“麻将岛”是一个虚拟的所在;2020年发生的事件当然只能是一种推测——这是一部未来小说,寓言小说,写得好的确有一定难度。
曾凡找到这部小说的最初构思早在2005年初,就像她提交给澳洲艺术委员会的申请表上所言。那时她一个人带着孩子在悉尼,有一些朋友从中国来旅游,在与他们的聊天中,她有所感触。这些朋友都是在商场上滚了二十来年的人,经历过大起大落,仿佛天生有种乐观和不服输的精神。他们最喜欢的娱乐是打麻将。曾凡联想到打麻将与中国人的生活态度有一些相似。麻将与桥牌不同,更多依赖于运气,打法也很独特,四个人,一个对付三个,每个独自为战,也有暂时的联合,而且总能换牌,总有机会,总可以投机取巧。真类似中国人的处世哲学。从这些朋友身上,曾凡联想到更大的范围,想到前两年非典流行时的状况。当碰到有关生死的重大问题时,人们是怎么处理的呢?这就是这本小说企图触及和探讨的。
曾凡觉得,其实也是大同小异。大家更多地依赖命运。起初有些害怕和反思,但后来就不怕了。人那么多,死亡不见得会轮到自己,很有侥幸心理,如果说是一种“乐观”精神,则是相当畸形的。当非典过去,人们又很健忘,又不关心保护环境了,又在得快乐时且快乐……
主题很明确。这是一部警世寓言。
曾凡采用了象征的手法,虚拟了一个麻将岛,将这几方面综合在一起。麻将象征人们普遍的生活态度。我以为曾凡这样处理是聪明的。
小说一开头就是一句警告:
二月春风似剪刀,剪断了某种DNA组合,蒲公英一样的病毒漂荡在空气中,谁也不知道。
“蒲公英一样的病毒”,“漂荡在空气中”,这些字眼,全书前后出现达十几二十次之多。我懂得作者的用心。不断重复,层层推进,显现了一个实在的处境,突出了一种氛围,表达了一个焦虑——置人于死命的病毒无所不在,和人类的活动一起活动,可是,“谁也不知道”,“谁也没在意”。读的人读着读着,似乎也受感染了,也担心起来了。
最令人震撼的是,小说结尾时,小说一开头那句警告又一次出现,并变成这样:
夜色温柔,包容了一切,另一种像花儿一样美丽的病毒漂浮在空气中,谁也不知道。
“夜色温柔,包容了一切”。人们大灾难之后,依然故我,灯红酒绿,尔虞我诈,浑浑沌沌,不思改悔。病毒又无所不在地繁殖滋生了,又一次,而且是“另一种”,可能更为可怕!但,一如既往,谁也不知道,谁也不关心。书到此时结束,但故事还在继续。每一个读者都会掩书叹息:人,怎么如此冥顽不灵!?
三
《麻将岛》全书分为“一局麻将”、“夜宴”、“寂静”、“回忆”、“找寻”、“漂流”、“得救”、“狂欢”等八章,整体的情节设置主要利用巧合,代表命运的捉弄。一些细节采用报纸上一些轰动的报道,引发人的联想。也许是得益于学理工科的训练,曾凡写小说也不拖泥带水。她以前出版的两部长篇篇幅相对都比较短。《麻将岛》的题材足以构成一部长篇小说,但现在只是中篇的篇幅,就像每章的标题一样,写得简洁明快(当然,另一面,便不够淋漓尽致)。
作为寓言小说,《麻将岛》中的人物,并不是具体的,而是某一类人的代表,不免有赖于夸张,漫画脸谱化。“总督大人”代表那些有进取心但不无过失的一类,“才子”代表比较出世的虚无主义,“娜娜小姐”代表世俗的爱和以爱的名义不择手段的一类……还有其它一些角色,都有寓意。作者显然受安徒生童话的启发,写的“小人鱼”,虽然着墨不多,但描写得很动感情。她象征纯洁的爱和牺牲,最后以自己的生命挽救了麻将岛。
夸张、讽刺,是寓言小说的惯用手法,曾凡在《麻将岛》中也有出色的表现。
麻将岛上至总督大人,下到各色蚁民,打麻将是最中心的活动,而且标榜民主自由平等开放,基于这个荒谬的境况,夸张讽刺自然就贯穿全书,行文用字,大小描画,无不或明或暗地透露出来。
如上文所引这句:“夜色温柔,包容了一切,另一种像花儿一样美丽的病毒漂浮在空气中……”,“美”“毒”相连,包容一切的“温柔”导致毁灭一切的杀机,却“谁也不知道”!
再请看这段描写:一个机器人向总督大人报告大街上到处是亡灵。总督大人一看,才发现死亡毁灭了那么多,屏幕上白白的身影成群结队地流过大街小巷,便急急地打电话质问民政部长是如何安排死去的人的后事的。
“没有办法啊,我的总督大人,奈何桥塌了。”
“那不是前两年新修的吗?”
“说的是啊,可是那混凝土里没放钢筋。”
总督大人紧急命令建设部长在三天内建好奈何桥,建设部长说那来不及绑钢筋了。总督大人说那也只好先这样了。
“总督大人说那也只好先这样了”——真是画龙点睛。许多“豆腐渣”工程不就是在领导默许之下进行的吗?
再如书中描写:娜娜小姐发明了一种镀膜玻璃,透过这样的玻璃,浑黄色能变成蔚蓝色,而其他的颜色一点也不失真。总督府的玻璃窗换上后,看出去大海一片蔚蓝,真的很美。娜娜小姐还有许多新发明,新点子,比如,将皱皱巴巴的生姜用硫磺熏一熏,就会变得鲜嫩光滑,饱满诱人;将火腿肉用敌敌畏浸泡,就能肉质鲜红,加倍新鲜……真是“化学多么奇妙”!今天中国大陆许多大小老板正是这样都成了无所不为、生财有道的“化学家”。
所谓朋友有五“铁”:一起扛过枪,一起下过乡,一起同过窗,一起分过赃,一起嫖过娼。麻将岛的大员们狼狈为奸,腐化堕落,比比皆是。例如财政部长。他最后和外交大臣所推荐的妓女性交之后双双死去。
还有:大灾过后,总督大人要整治麻将岛,但转个弯还是:“首要的问题还是发展经济,所以说发展是硬道理,先发展后治理。”才子的提议是要走一条有麻将岛特色的道路,以麻将促经济。具体做法有几个方面。首先要大力宣传麻将文化……
四
曾凡自幼喜爱文学,看了很多书。考大学时,本想学文学,但考虑到还是应该有一门能养活自己的技术,所以学了建筑,是中国第一名校清华大学的高材生,1989年毕业后从事建筑设计工作。从1998年开始,因为生养孩子和移民澳洲,就一直辞职在家,有了一些空闲时间,这时候,她的文学梦又浮了出来。
这样,曾凡闯进了澳华文坛。聚会的时候,文友们会看到一位小个女人,形体瘦弱,淡雅简朴的穿着,带着个小男孩,斯斯文文,不声不响地坐着,可能生性腼腆,内向,几乎从来不发言,和人交谈也不多。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女人,突然让大家吓了一跳。她不声不响(又是“不声不响”)写了一部十二万字的东西,径自寄给一间毫无关系一点也不熟悉的出版社,编辑阅稿满意就排版付印出版上市了,曾凡不花一分钱还获得稿费。这就是《一切随风》这部长篇小说,2003年7月由北京知识出版社出版。两年之后,又是7月,曾凡以同样的方式,让大连出版社又出版了另一部长篇小说,二十万字的《在悉尼的四个夏天》。
《一切随风》是一个从网上聊天开始的婚外恋的故事。曾凡想以这个网恋故事记录她们这一代中国大学生的一些生活经历和社会观念的变化。全书共分十一章,每章的前半部分是情人的自述,后半部分是太太的自述。每部分都用第一人称,达到一种对比的效果。《在悉尼的四个夏天》写一个北京女孩,在悉尼留学,住了四个夏天,遇见了三个男人。她与这三个男人的交往和爱情是全书的主线,内中穿插了另一对华人夫妇的情感纠纷以及其它几个女孩的留学经历。两部作品本来都是想按时间顺序写的,写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像是灵感来了,一个改用对比的结构,一个是时间跳跃了,只写夏天。曾凡回忆,有了个满意的结构,写起来很顺也很快,写成之后也比较满意。
《一切随风》写的是中国,《在悉尼的四个夏天》写的是澳洲,不管中国或是澳洲,都是曾凡经历、熟悉的生活,可以说是她这么多年来看的书和经历的事的一个自然的生成。可是《麻将岛》这部就不同了,是关于未来的寓言小说。一些细节要借助报纸上的报道,难免粗直,缺乏亲历亲感的细腻和微妙。难怪曾凡写时总觉得写不出来,烦躁到甚至说“再也不写了。烦死了。”
“是不是写作的人都会有这样的阶段?”应该说绝大多数都会,特别当处理新的题材、试验新的写法的时候。《麻将岛》的写作正是这种状况。但这个磨练是必经的、值得的。写作《麻将岛》,意味曾凡小说创作道路上新的尝试,新的突破。曾凡是一个进取心很强的人(她曾向我透露她还想在澳洲大学再补学一下文学的愿望),我绝对相信她肯定会写下去,而且会越来越好。
发表于《澳洲新报.澳华新文苑》第24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