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关说”和“说情”的同与异
作者:林别卓  发布日期:2013-09-18 02:00:00  浏览次数:3402
分享到:
       台湾政坛千奇百怪,无奇不有,然而并非一无是处,有些事儿对大陆是极具参考价值的。
       2013年9月6日,台湾发生了“关说”案,在海内外掀起了轩然大波。台湾检查部门的特侦组对媒体公开揭露:法务部门前负责人曾勇夫在任内涉嫌接受“立法院”院长王金平的“关说”,指示属下检察官对“立法院”中的民进党党团总召集人柯建铭所涉案件的判决不要再提起上诉,让其无罪脱身。王金平因此而丑闻缠身,但他在台湾地盘人脉甚广,威望甚高,曾与马英九竞争过国民党主席一职,两人有过节,结下了粱子。9月8日,马英九召开记者会严厉批评王金平涉嫌“关说”,“是侵犯司法独立最严重的一件事”;9月11日,马英九又表示王金平已不适合续任“立法院长”,并当机立断通过“考纪会”撤销了王金平的党籍。王金平就“关说案”向公众作了道歉,而马英九的民意满意度却降至新低11%。此事扑朔迷离,还会没完没了地闹腾下去。
       认识“关说”这个词儿本身的起源和演变有助于对“关说”案的观察与分析。大陆人包括本人在内恐怕在听到“关说”这个词儿的第一时间尚不知道是啥意思。好在大陆媒体立即解释“关说”是“说情”的意思。有些人便觉得台湾就是怪,故意不说“说情”而说“关说”,搞得半文不白、神秘兮兮的。此言差矣!
“关”字的本义为门闩,所谓“拔关而出”就是拔门闩而出。后来,“关”字渐渐地被引伸为关口、要塞、阻碍、机器的转捩处、事件的转折关头、中医切脉部位、牵连、涉及、进入、通达、贯穿、符合等意思。比如:“一夫当关”就是一人把住关口;“关心”就是牵连着心;“万曲不关心,一曲动情多”就是一万首曲都打动不了人的心,而仅仅一首曲就激发起了风情万种;“息息相关”就是每一次呼吸都与切脉部位相关联;“虽禽兽之声,犹悉关于律”就是虽然是禽兽的叫声也还是符合音律的。
       古代学者司马贞说:“关,通也。”故关是通关之意。“关说”就是代人陈说或从中给人说情以打通某种关节和关系的意思。“关说”一词最早出自司马迁的<史记. 佞幸列传序>:“此两人(指籍孺、闳孺),徒以婉佞贵幸,与上卧起,公卿皆因关说。”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这两个人专以圆滑和奸佞的手法取得尊贵和宠幸,与皇上同居同住,朝廷里的高官都因此而托人传话说情。
      “关说”与“说情”意思大抵相近,但并不完全等同,比如只要代人陈说就是“关说”,不一定要说情才是。马英九为什么那么迅雷不及掩耳地整肃王金平,而不需任何司法程序呢?就是因为王金平“代人陈说”已是确定无疑的,已经是利用职权干扰正常的执法活动,已经构成了“关说”,并不需要等到确定他“给人说情”才算是。“关说”的语义比“说情”要宽泛得多了。所以,“说情”不能完全取代“关说”。虽然在口语上人们习惯于说“说情”而不说“关说”,但是在法律上必须以“关说”取代“说情”。
        在中国大陆的字典辞典上都可以看到“关说”一词的解释,只是少有实际上的应用。台湾应用了这个词,说明台湾反腐败的某些法律条文要比大陆严格得多,管你说情不说情,你一旦代人传话就是关说;也说明台湾的语文研究与教学具有保持传统的独特之处。最近大陆有些地区引进了台湾的小学语文教材,这不是偶然的。
 
2013年9月17日

上一篇:智慧魄力人品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