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三令五申,不允许有关部门节日期间送礼,特别是现金和购物卡。其实这一项规定早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里有详实的规范,现在提及就是泛泛而谈了。你说,收贿和受贿哪一点我们的老宪法里没有考虑周到呢?
时代进步了,腐败的花样也有了新的创新。譬如雅贿,譬如色贿,譬如房贿,譬如旅游贿,譬如出国留学贿,譬如等价交换贿,譬如意识形态贿,譬如隔河搭桥贿,譬如穿针引线贿,譬如暗度陈仓贿,譬如暗送秋波贿,譬如困难帮扶贿,譬如老乡贿,譬如亲朋好友贿,譬如拉帮结派贿,譬如黑白贿,譬如官宦影射贿,譬如生死八字贿,譬如利益共享贿……凡此种种,不胜枚举。随着社会的发展,腐败的花样也会越来越蹊跷,越来越严密,越来越具有独创性,越来越兼具理论和实践的创新。
不管到什么时代,只要人类还存在,腐败就不会彻底地根除,因为人总归有自私的一面存在着。
大体总结起来,所有的腐败都逃脱不了这么几个简单而深刻的事项:人财物。具体解读起来就是人的腐败,财的腐败,物的腐败。有时候各种腐败互相纠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卿卿我我。真的应了一句话:难死公安,气死法院。其实这点事明眼人一眼望穿:利益共同体,一根线上的蚂蚱,谁又能脱得了干系?只不过是到谁为止的问题,明察秋毫的中纪委不会不明白。
说了这么一套,没有扯到正题上。那就是现阶段我们的腐败现象很大程度上与一张小小的卡片有点干系。
不管是万达的,还是银座的、贵和的、利群的、联华的;不管是美容的,还是洗浴的、留学的、旅游的、装修的、购车的。在这里,请原谅在下的孤陋寡闻和见识短浅,那些巧立名目的,以一张名不见经传的小小卡片走通天下的神物实在是有它的神奇之处。君不见卡片翻飞物欲横流,人心变得黑如胶漆;君不见人情淡薄,无卡怎能认祖归宗?……事已至此,凭一己之力又能奈何?
平民百姓含辛茹苦,不会舍得去抛弃几个银元去趋炎附势,因为他们知道钱的来之不易。因此恶性循环,只能苦力再做,很难有大的突破。钻营之士见缝插针,钱生钱,蛋生蛋,恶生恶,戾气生戾气,嚣张气焰一时承上启下,好似能耐通天,没有摆不平的事,没有办不了的案,社会地位水涨船高,愈演愈烈,不知道德法律在哪里端居,更不会体谅劳苦大众的悲愤之心,长此以往,心傲不仁,名利不让,还能有什么好事能做得出来吗?
针对购物卡的种种腐败现象也曾经出台过相应的应对措施,限购制、实名制等等措施都被层出不穷的腐败高招箭折陈地,没有能有效地阻止住购物卡的不正常流通。在这一方面,不能不使人感觉到我们应对购物卡腐败的黔驴技穷。难道说,这也是中华优秀传统之人之常情吗?
试问每一位中国公民,谁一年没有几次购物卡无奈流通的经历?个人有,单位也存在这种现象。少则三五百元,多则上万元或者几十万元(当然,那送几万元或者几十万元的肯定是有特殊的要求),这难道不是现阶段我们办理正常事务心照不宣的潜规则所在吗?从远古的历史上可以查到中国一向是一个注重礼尚往来的国度,凡事喜欢意思意思,不意思就不够意思了。这方面的例证在古籍中比比皆是,到了清末愈演愈烈。大的不说,现在有些村委选举,不是有些财大气粗的所谓“有能力的人”挨家挨户发卡送钱吗?如果不是昧着良心,你想想,这样的选举是不是在你的身边经常出现啊?是不是有些党员糊糊涂涂地收了人家的购物卡或者堵嘴钱出卖了自己的选举权啊?有时候,我们的权利和义务在不知不觉中被几个小钱粗暴地践踏和强奸了,这一点,难道上一级政府不知道吗?知道了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是什么作派啊?有些时候,对于某些人不仅仅是洗澡的问题,更不仅仅是刮骨疗伤的问题。我看,是应该下定决心换换骨髓了,不然,不长时间就要要命了。
听说送卡送钱也是有学问的,不是任何人都能办得了的事。小卡办小事,大卡办大事。送的时候要有艺术,接受者没有一丝一毫的尴尬这是一种大艺术,这是要动一动脑子的,不是说你能读个本科或者硕士博士就能轻易学得来的。你扛着一麻袋老人头兴师动众地去敲人家的门,那还不把人家吓坏啊?猫眼里一瞅就心里嘀咕:这小子安什么心啊?是不是带着纪委来搞我啊?你说这事办的,不老成,不地道。什么样的事得要多少钱一般是有分寸的,一般来说,农村孩子要进城里小学上学,就是不咋样的学校,也要送一千元的卡,听说有的人送了五百元的卡,人家办事的连说不好办,不好办啊!这你就应该明白了,肯定是人家嫌少了,加码啊!你说连学校都这么不清不白的,反腐的复杂性和全面性该是多么的艰巨啊!至于职务升迁、人事调动,这里面的道道该有多少,水该有多深,你懂得。
购物卡的不正常流通有一定的隐蔽性。送者得实惠不言,收者为人办事不语,这样就很难发觉。有些事情暴露了的大多是收礼者没有给人家办称心,送礼者觉得礼亏,就一股脑吐露出来了,这也该着那收礼者倒霉,那就是没有办法的一门子事了。
可见反腐是一件多么细致揪心的活道。它既是一件技术活,又是一件比拼耐力的马拉松长跑。如果有了这种心理,再去查一查购物卡的流通方向难道还很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