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视点

新闻视点

汪应果“家国情怀与文学之思”讲座及签名赠书活动在浙江大学举行
作者:网站总编  发布日期:2015-06-13 21:23:24  浏览次数:4403
分享到:

6月10日下午三点,澳华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原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汪应果先生在

wang.jpg 浙江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报告厅为广大师生作了一场题为“家国情怀与文学之思——自传体小说《烽火中的水晶球》创作过程”的讲座。讲座由人文与传媒学院赵江滨教授主持,全校各专业近200名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了这次活动。

讲座内容分“创作动机:家国情怀”、“创作经过:往事与怀旧”和“感想与思考”三部分。汪应果教授从当下的抗战“神剧”有悖于史实的现象切入,指出抗战岁月的亲身经历是激励他创作这部小说的最初动机。当年的无名英雄唤醒了这段记忆,而汪教授本人也一直秉持着“活到老、写到老”的理念。这些内心冲动铸成了这部“南京版的《城南旧事》”。谈到书中描写到的正直、善良、爱国的文老师时,汪应果先生感慨地指出人的成长需要三个条件:一个好的家庭教育,遇到好的老师,以及大量的阅读。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古往今来就是两个,一是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二是要引导学生产生对大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求知欲望。

讲座过程中,汪先生旁征博引、幽默风趣,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来阐释什么是价值观。他指出,价值观是一个值得用生命去交换的人生目标,就他个人而言,就是为文化事业奉献终身。在提问环节,同学们热情高涨,提出了许多富于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汪教授表示非常欣慰,并一一予以解答。讲座中,汪教授向同学们建议:多读书,为了求知欲而学习,眼界就会越来越大;懂得越多,就会觉得世界与人生越美好。最后,汪应果先生签名向部分同学赠送了自己的新作。

汪应果教授的自传体小说《烽火中的水晶球》2014年获澳大利亚南溟出版基金赞助。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