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31日,在吉隆坡召开的国际奥委会全会上,经投票决定:2022年第24届冬奥会在中国的北京-张家口举行。这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4年南京青奥会后,砸在华夏大地上的第三块“奥运大馅饼”。难怪国内舆论一片亢奋,我也一样。
我有幸参观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最后一次现场彩排。在彰显中华民族智慧和文化的“活字印刷”表演中,鸟巢中间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画轴,画轴上出现一个活字印刷版,两边是万里长城的雄伟之姿——这是我的战友,北京画院著名画家小雷的作品。他绘制的水墨长城作为艺术元素在开幕式的表演中呈现出来。
随着鸟巢场地中间那幅独出心裁大画轴的开合,我被其精美、独特的设计所震撼。
四大发明、丝绸之路、京剧昆曲、书法太极……
崇山、峻岭、瀚海、大漠……
没人否认,那渐开渐闭的大画轴是奥运开幕式最为画龙点睛的一笔;没人否认,或隐或现的大画轴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
有人问我:你怎么看待这个神奇的大画轴?
“图穷匕首见”,我说。因为硕大的画轴让我想起四十多年前当兵的驻地——河北省定县(现定州市)清风店。
清风店是中国华北一个小镇,但“清风店战役”让这个小镇闻名于世。1947年,聂荣臻将军领导的华北野战军在清风店地区全歼了国民党第3军1.7万人,活捉了军长罗历戎,击落击伤敌机各一架,取得了空前的胜利,也使傅作义彻底断了“死守北平”的“念想”。为了纪念这次战役,人们在清风店战役的中心区——西南合村建造了“清风店战役烈士陵园”。当年,114师341团的农场就在西南合村附近。农忙时,战士们就住在西南合、南支合等村子中的老乡家里。那时,村中房子的墙壁上还能够看到累累的弹痕,门楣窗棂尚存战火的硝烟,可见当年鏖战斗之惨烈。为了缅怀先烈的功绩,我们连队团支部决定在“清风店战役烈士陵园”搞一次主题团日活动。当我们顶着寒风,列队走到陵园门口时,发现一把大锁锁住陵园的铁栅栏门。原因是上级通知不让人们看陵园中的那块石碑,据说碑文与一个名叫“荆轲”的人有点关联。
我趴在铁栅栏向里望去,陵园中有个碑亭,碑亭里有一个石碑,石碑上书写四字—“燕赵遗风”。我当年只有16岁,想当然地认为,“燕赵”肯定是指华北当地,“遗风”一定是指打清风店战役时刮着大风。
后来才知道,陵园关门真正的原因,是当时的中央领导人发动了批林批孔,扬法家,批儒家的运动,秦(始皇)老焚书坑儒,属于法家之列,而靳(轲)爷非要杀秦老,演绎了“图穷匕首见”的故事,使得“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怆诗句,流传千年。尽管历史学家对“荆轲刺秦”的评价,是“大义凛然”还是“以卵击石”莫衷一是,众说纷纭,但民间主流“意见”认为荆轲真“勇”而非“傻”。如果那时选“人大代表”,荆爷最次应该是个候选人。因为他的行为,提升了当年北方人民的自豪感。不是吗?荆爷画轴藏刀,勇刺秦王,赢得人们高歌:“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用现在的话说,荆爷的影响力大了去了。参加清风店战役的战士们,面对强敌,不畏牺牲,他们的身上遗传着为理想、为信念而奋斗的“精神基因”,他们的勇敢和智慧绝非荆轲之辈所能比拟。
此后,我脱去军装,离开部队,再也没有走进“清风店战役烈士陵园”,再没有机会去拜揭那块“燕赵遗风”碑。但从此感受到的中华民族视死如归的“燕赵遗风”,和人们军队“慷慨悲歌”的豪迈气概一直激励着我的人生之路。
据说,清风店战役20天后,石家庄被攻克,时间不长,党中央、毛主席进驻西柏坡。从此,中国人看到了黎明的曙光。在某种意义上讲,清风店战役,以及人民军队为建立新中国打下的无数战役,为今天五光十色的奥运会开幕式和国家繁荣昌盛奠定了坚实基础。
清风店战役过去六十多年了,祖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看着奥运会开幕式上少女们的微笑,听着孩子们稚嫩的歌声,特别是“我和你,在一起,同住地球村……”的优美旋律升起时,我真的希望坐在大画轴对面看台上的国外政要们,在欣赏大画轴上轻歌曼舞时,还知道中国汉语中有个“图穷匕首见”的传奇典故。
“图穷匕首见”,老外可能不懂,但咱们自己别也不懂。枕戈待旦,居安思危,才是国家安全,人民幸福之本。“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千万别把“四大发明”的活字印刷表演当成“麻艺(麻将)展示”。
当开幕式表演的大画轴徐徐展开时,我祈祷:爱好和平的北京人用美丽大画轴欢迎四海宾朋,别在意,“图穷匕首见”只是一个古老传说。
当开幕式表演的大画轴缓缓收敛时,我祝愿:远方的来宾吃好喝好,咱是东道主,待人要厚道。
而今,北京奥运会过去7年了。中国人的强国梦想犹如奥运开幕式的大画轴,色彩斑斓,气韵非凡,充满活力。无论这个世界对中国人的梦想投来怎样的眼光,无论奥运开幕式坐在大画轴对面的各国政要们喜欢还是不喜欢中国人的梦想,中国人的强国梦想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一步一步走近现实,中国人的梦想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影响着世界
没人能阻挡中国人实现梦想的步伐。中国不仅是醒狮,还是利剑!
图穷匕首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