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郭永秀老师 ---- 爱讲故事的诗人
作者:心水  发布日期:2015-09-09 11:00:18  浏览次数:3134
分享到:

三十年前应邀出席新加坡作协主办的文学研讨会,有幸认识了诗人郭永秀,这位比我年轻七岁、祖籍潮州澄海的新加坡诗人;在往后无数次交往中,似乎我们从没有用潮语交谈?这位文质彬彬仿若古代秀才的书生,开腔讲话时声音颇低,不知当他站在讲堂面对学生们,是否也如此?

那次开会期间、内子的眼镜不小心跌破了,人生地不热、也真不知如何去找眼镜店?待人以诚的郭永秀热心的拿了破镜框,午后就将安装了新镜片的眼镜交给婉冰,这件小事对内子来讲,却是大事;因为没了眼镜、接下来的会议无法阅读外,也将寸步难行呢。令我们感激和庆幸有这么一位热心肠的新知。

第二次再莅新加坡,是和黄惠元兄同行,应邀出席“世华作协”第二届年会;邀请函声明作家们要自行到酒店报到,也就是说大会无法安排接机。记得当我们步出机场闸门时,竟然见到永秀兄在等候,那份高兴真非笔墨所能形容哟。其实我们乘计程车去酒店,不外乎多花点费用,但总比不上有当地亲友接机来得安心。

由于三儿明哲从东京调职到新加坡,每次有外游时、不论是观光、探亲或开会,也不论是去欧洲或两岸三地,几乎都要乘新航班机,自然都会在过境时逗留几天深望儿孙。也因此、认识新华作协的作家、诗人们就特别多,因为每次到了新加坡,总要和文朋诗友们相聚话旧。

只要永秀兄获悉我到了新加坡,必然通知文友们,相约茶聚或晚宴言欢;也不论我们是住酒店或后来住在儿子家;几乎都是由他负责接送,有一次、由于我的大意,回到住处后,竟忘了相机留在车上?永秀兄回家后发现,即时专程将相机送回来,令我愧疚难安,耿耿于怀至今呢。

认识这样一位新朋友时,只知有缘人是新加坡著名诗人;当然诗人再有名,也不能靠作诗为生?知道他是教学的老师,没有探问竟以为是教中文或教小学的教员?二零一一年五月前往三藩市、过境欢聚时获赠「郭永秀自选集」,在飞机上翻阅,从作者简介上才知道,这位老朋友竟不是一般的老师,而是“工艺教育学院”电子与电脑的讲师。真没想到啊,充满书生气质的诗人,竟是电脑科及电子学专家。

两年前、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选上了永秀兄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品「纸飞机」,请画家将这首诗绘成画作品,变成视觉艺术装置作品之一,在新加坡东海岸公园展出,展期长达两年,至今年底为止。有这份殊荣足证诗人的作品备受重视。同时、他的诗作品「筷子的故事」曾荣获新加坡书籍节诗歌组高度表扬奖。

诗人作为「五月诗社」现任社长,业余除了写诗外,还负责五月诗刊的主编,在该刊自然少不了发表老朽的诗作品。最近、停刊八年的“五月诗刊”冬眠醒来、于去岁复刊,出版了第四十期诗刊「再生缘」。

诗人还是“新加坡作家协会”理事、也是“锡山文艺中心理事”,这些团体都与文学有关,不足为奇嘛。可是、他居然是<影艺协会及彩色摄影协会”会员?

那年愚夫妇出席新加坡主办的会议,永秀兄专为与会的作家们拍摄个人照片;冲印赠送给作家们,当拿出相片观看,始知老朋友竟是摄影家呢。不然、该国<联合早报>岂会发表他一百余帧艺术摄影作品呢?

上文千来字介绍郭永秀老师,读者经已知道这是一位传奇人物了;是电子及电脑专家,一位著名诗人与作家、更是一位摄影家。这四类专家的头衔、普通人穷毕生之时光,也许只能成为一种「专家」而已。

可是、还有更令人惊讶的是,郭永秀在二零零三年荣获<新加坡词曲作家版权协会>颁发“卓越才艺奖”;以表扬他在音乐方面杰出的表现、以及对新加坡乐坛的贡献。这位成功的传奇人物,竟然还是一位大指挥家、作曲家呢。

他两度荣获「我们的歌」歌曲创作比赛优胜奖,音乐创作包括器乐独奏、合奏、舞曲、舞剧以及合唱、独唱曲等。曾任“掘新管弦乐团”、“红十字会华乐团”、” “国家剧场华乐团”指挥等职二十年。难怪永秀兄还是:“作曲家协会”副会长、“华乐协会”副会长、“新加坡国际电台音乐节目”主持。

当初相识,只知郭永秀君是一位诗人,因他从不在朋友前介绍自己的成就?可说是深藏不露的高手啊。以诗会友,老朽幸运万分,结交到诗人郭永秀,如假包换的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现代秀才、是集诗

人、作家、电子专家、摄影家、指挥家及作曲家于一身的大才子。

郭永秀早岁毕业于新加坡理工学院,文学作品散见于东南亚各国、美国、澳洲、台湾及中国等地报刊杂志,多类作品入选中国及海外的文学选集及诗歌词典。着有诗集<掌纹>、<筷子的故事、<月光小夜曲>,散文集<壁虎之恋>及音乐评论集<余韵>等。诗人爱将故事融入诗作品,成为其诗作品的特色。

五年前于墨尔本创会的「世界华文作家交流协会」、由于郭君在华文诗坛、文坛有目共睹的成就 guo.jpg 、获该会敦聘为<副秘书长>之职、作为该世界性文学团体在新加坡的全权代表。

成功的男人,背后必定有位出色的贤内助,郭夫人贤能淑德,与夫君极为相似相配,言语不多,谈话也是轻声细语,大方得体而有礼。与内子婉冰自是一见如故,彼此投缘不在话下。

拙文定题目时,颇为踌躇难决,若用诗人、指挥家、作曲家、摄影家或作家,这些专衔名词,通常要在姓名前。为了突出这位传奇人物,最后敲定为现题,而且、纵然是老朋友,以他洋溢之才华而为吾师,实在当之无愧啊!

二零一五年九月四日初春於墨爾本。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