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短篇中篇

短篇中篇

父親的心願
作者:許均銓  发布日期:2010-06-19 02:00:00  浏览次数:2174
分享到:

父亲节

      鄺瑋銘,二十五歲,一位剛工作的靑年。他此時坐在曼谷機場候機室,等待轉飛仰光的班機。他要去緬甸,去一個與自己有相當淵源卻又完全陌生的國家,他要去完成父親多年未了的心願。

  鄺瑋銘從小就知道緬甸,並知道仰光市有一條叫“魯北行街”的街道,住着不少粵僑,只要會講廣東四邑話就可以在這條街上生活。因為父親鄺緬生就在這條街出生,長大。父親讀書不多,華文小學沒讀完就去學木工,憑父親的吃苦耐勞,要謀生不是難題。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正當父親出師不久,緬甸局勢動盪,父親離開居住國緬甸回到祖籍國,分配到華僑農場,成了一名農業工人。

    從動盪的居住國回到正値文化大革命運動的祖籍國,鄺緬生看到的是另一個亂了套的國度,原本讀書不多的父親更是無所適從。父親在農場的生活是:下田勞動、下班是開會、學習、鬥爭,這種日子過了幾年。

    全國荒廢幾年時間的初中生、高中生在沒有就業的情況下,上山下鄕到廣大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敎育,華僑農場也是接受再敎育的地方之一,一批知識靑年揷隊到華僑農場。鄺緬生與一名接受再敎育的女知靑結婚了,就是鄺瑋銘的母親。在鄺瑋銘三歲時,妹妹鄺小娟出世。五歲那年,全家四口獲批准到小城定居,這是父親的第二次“遷徙”。從原來的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到拖家帶眷移居小城,父親的壓力之大可以想像。

    機場一陣騷動,仰光的班機已到,打亂了鄺瑋銘的思路。一年前鄺瑋銘本科畢業,拿着畢業證書回到小城,很快找到一份敎師的工作,小學沒畢業的父親培養出一個大學生,這在華僑移民中是普遍的現象。鄺瑋銘九月正式上班,年老多病的父親和已屬亞健康的母親像是鬆了一口氣。

    “你出來工作好!我完成一個做父親的責任。等你工作有錢,我想帶你回緬甸去拜拜你祖父、祖母,幾十年我都沒回去掃墓。也到‘魯北行街’走走,這是我多年的心願。”

    “老竇,這是很簡單的事!”鄺瑋銘信心十足的答應下來,被生活擔子壓得喘不過氣的父親,臉上出現少見的笑容。

    一個月後,父親在上夜班時,心臟病發,在工作室結束了奔波的一生。他沒有看到兒子上班,賺錢,也沒有回到緬甸掃墓,回到出生的“魯北行街”走走,這是一個很小的心願,鄺瑋銘原以為是很簡易的事,對父親來說就是永遠未了的心願,他每想到此就心痛,這已是一年前的事了。

    鄺瑋銘跟着排隊的人龍登上飛往仰光的班機,很快可以見到叔叔、姑姑,還有多個堂兄弟姐姐、表兄弟姐妹,他們在仰光機場接他。這是一年來他用書信聯絡上的。鄺瑋銘也知道“魯北行街”是因為有一個粵僑社團“魯北行”之故,早年到緬甸謀生的粵僑不懂緬語,用社團名來給街道命名,在粵僑中可通用。這條街叫“只荷坦街”,只有在仰光的粵僑才叫“魯北行街”。

    飛機離開曼谷機場,飛向仰光。鄺瑋銘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他很快就到仰光,要完成父親一個多年的心願,還要到會講廣東四邑話就能生活的“魯北行街”。

https://www.macaodaily.com/html/2009-04/24/content_310249.htm  原刊澳門日報


上一篇:又到頒獎時
下一篇:情陷维拉坞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