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历史小说的境界
作者:严锋  发布日期:2016-09-02 12:00:34  浏览次数:3073
分享到:

平生最喜欢读历史小说,却总是在哀叹好的历史小说难觅,恐怕正是因为历史小说特别难写的缘 故吧。我觉得历史小说有三种境界。第一等尽得历史真髓,彻底打通历史的关节 ,时空的隔膜,让读者进入一种不知今夕何年的庄生梦蝶的境界。这等境界的作品,我简直就举不出几部来。个人的印象 里, 克微支的《你往何处去》应该可以算一部。如果把《战争与和 平》当历史小说的话,马马虎虎也可以算一部。 第二等 的作者史 事精通,史识过人,驾驭各种历史材料游刃有余,能把过去的时代活灵现地拉近到我们的眼鼻之下,让我们痛痛快快把玩个够。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也已经着实不易,是毫无疑问的精品。 第三等 的作品,也还是能够建立在基本史实的基础上,给读者一个 大致的历史框架,可惜这个大框架里填的内容,要么翻翻历史书就可以找到,要么苍白干瘪,缺乏生气灌注的细节,读是能读下去,但总觉让人觉得不够“味道”。坦率地说,我以为我们大部分的历史小说都属于这第三类。

最近一鼓作气读了三部篇幅浩瀚的历史大作,一是高阳的《红楼梦断》,我毫不犹豫地把它列入上面说的第二类。二是《李自成》的第四第五卷。看这两卷的时候,我不断地在回想我当年看过的第一卷,不断地在回味当年的那种心情,那些闭着眼睛就能想起来的细节,那一次次的心跳和激动。所有这一切记忆支撑着我,让我终于把最后两卷看完了。我不能相信这最后两卷真的是出自姚雪垠先生之手。为了证实这种感觉,我把第一卷又看了一遍。没错,第一卷还是第一卷,我几乎愿意把它列入第一境界的历史小说,雪垠先生在那时候是真正的大手笔,可是第四第五卷该归入哪一境界呢?我不愿意想下去了。再一部就是唐浩明先生的《张之洞》,这是一部材料丰富,写得非常用力的历史小说,但我掩卷之余,还是觉得心有不足。

yanfeng.jpg

写晚清,有高阳的几十部作品在前头,要论史料的圆熟,细节的丰富,人情世态的生动微妙,大陆作家是万万拼不过高阳的。好在我们手中也有利器,那就是所谓的历史意识,宏大开阔的视野,对历史的痛切反思等等,这些东西是在高阳那里连影子也看不到的。那么这些深刻的历史思想是不是把我们的历史小说救活了呢?按说选取张之洞这个人做主角,绝对是非常有眼光的,这个人正好在半新不旧之间,在方生未死之际,在传统与未来的冲撞之下,在历史风云际会的最前沿,在他身上可以发掘出非常丰富的东西。作者正是努力去那样做的,从张之洞作为清流坻柱,出任山西巡抚,禁毁烟田,中法战争中危难受命,镇南关大捷,到建汉阳铁厂,积极推动洋务运动,张之洞一生的每一重大阶段都浓笔重彩地出现在小说中,而这每一阶段都和中国近代史的重大事件密切关联。作者努力表现特定历史氛围和情境中特定人物的性格矛盾和命运悲剧,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最后留在我们脑子里的张之洞,还是一些概念性的东西:清廉,爱国,忠君,既讲传统的道德,又有开放的心态,学识过人,不拘小节。作者想写出人物的复杂性,可我们最终得到的还是一个简单化了的形象,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细节!这是历史小说最困难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我甚至设想,一部历史小说,是不是只要有了丰富生动的细节,可以其他的什么都不要,高阳又是一个可以参考的例子。《张之洞》里的一些细节就让人觉得比较嫩弱浮浅。小说里有一段写同样是晚清名臣的张之万与张之洞密谈时吐露心腹之语,告诉后者一条官场进身的诀窍。是什么呢?“这诀窍就在于要寻找一个有力的靠山。”听到这个诀窍,“入仕已经近二十年了”的张之洞受到“如同佛手摩顶一般”的震动。这就未免有点太看不起读者了,像做官要有靠山这等稀松平常的道理,不要说张之洞了,地球人都知道哇,有必要在小说里那么郑重其事地强调吗?

历史小说要讲究虚实相间,虚实互补。《张之洞》的“实”的一面应该是过硬的,大的环节都忠实于历史。问题就出在“虚”的一面。这个虚的的一面最是微妙,它是由细节、韵味、笔力、文字功夫等等因素综合而成。它是虚构,但不是无中生有,而是虚中有实。这个虚的方面玩不好,再精当的历史选材,再深刻的历史意识也是徒然,只能成为概念的牺牲品。在读《张之洞》的时候,我们特别难以认同一些用现代的思维方式和句式构造出来的对话,历史场景,和人物心境。比如说,为了突出张之洞忧国忧民的感性的一面,就把他写得特别容易心潮澎湃,每每“激动得两眼闪动着泪花”,“激动地握着桑治平的手说”,“两双滚烫的大手紧紧地握着”,“凝重的目光遥望着窗外”,“人生难得最是情。是的,情难得!”……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腐朽的晚清官场上滚爬了几十年位置不倒的封疆大吏的风范。这种描写中恐怕折射出的还是我们的作家难以摆脱的急于以古注今、借古喻今的心态,丧失的则是历史小说应有的苍茫沉郁的独特韵味。借历史小说对当代文化进行反思,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再评价,对中国现代化的过程进行再思考,这些当然可以成为创作的题中之之义,但历史小说首先应该是小说,我们的历史小说作家可曾把这句话一直放在心上?



上一篇:武侠的风行


评论专区

悉尼读者2016-09-08发表
当年也看过姚的《李自成》,大抵第一卷的前小半部尚可,之后,李的“义军”像是以解放军为楷模了,就新中国的一向肯定农民起义,所以这也就能依托为忠于历史了,说够得上小说怕是低估了现实对历史约束的硬度。我那时读,却认为小说是够得上的,但历史,怕是不见得有历史了。之后,就不关心下面还会有。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