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读西贝诗集《静守百年》兼英译探索(3-1)
作者:进生  发布日期:2016-11-03 20:00:24  浏览次数:2038
分享到:

                玻璃中的女子

                玻璃中的女子

                修长 身着华丽时装

                优雅的手势

                占据显著的位置

                一个纤细的指尖折断了

                露出石膏的白骨

                玻璃中的女子

                目光停在伤口上

                她漠然的眼睛

                因此 有了忧郁的光芒

1994年2 月

 这是澳大利亚华裔诗人西贝女士的《静守百年》诗集里的第三首,一遍读过后,还是象前两首那样,不往下翻看诗集,一如考试,没有选择题,反倒心里没有了无谓的翻腾。用句中南海的行话:倒逼。什么时候气奈了,也会去寻找“露出石膏的白骨”,这并非女性专用。

“玻璃中的女子”诗里点出了女性的“华丽时装“与”优雅的手势”,想联想,却恨不得眼面前陡然出现个活物能参照一下,看看悟出些捷径,便于深入那趣味深处。这念头,很俗气有趣味是吧?我还真是立马如此想的,容易。一如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昨天與國民黨主席洪秀柱進行「習洪會」谈讓老百姓都能過好生活,一定要做到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水準--習他说--「當然我們不是要去爭什麼諾貝爾和平獎」。此地联想有趣味但高尚,習近平对诺先生和平奖的印象深刻,大约是如我的对女性的“华丽时装“与”优雅的手势” 有困惑一样,陡然调出个活物参照后理解那奖的难度是很大的。对吧?

   该诗的诠释,我只能转向那玻璃墙。看不见摸不着,舞弊容易。这玻璃,它让观者视线可以极致地直达,又能让被观赏者的外在华丽与姿态不受风吹草动的干扰,魅力长存。可真要长久地维持,需要纳入实生活里讲究的一种欲拒还引的技巧,这是要营造间隔、也就是要保持一种距离,玻璃墙便因运而生,它的最好的内涵。

   可即便有了这层保护,意外依然能够发生。一个纤细的指尖折断了/露出石膏的白骨/于是/玻璃中的女子/目光停在伤口上/

她漠然的眼睛/因此 有了忧郁的光芒/。“于是”, 是我加的解读

我是想在诗中嵌入一个时点,让玻璃中的女子的遭遇有个清晰的过渡,生命展现层次。纤细的指尖原来一定没有折断,优雅的手势占据显著的位置也是自然的,而她目光也一定是停在显著的位置,那时,这玻璃里女郎的眼睛,是晴空般湛蓝深邃,有宝石般的璀璨光芒。她不会喜欢这伤残。这是后来发生的不幸。有了玻璃墙,人们便有了冷漠的理由,由她去单独面对,让她留在这个精心策划要的空间;于是,在那个时点之后,人们透过玻璃,看到:她漠然的眼睛、因此 有了忧郁的光芒。诗中说“因此”,是诗人西贝在点拨读者,并非生命开始便设计成如此。

   我找群活物来具体解说,一个优雅的女士能如何真实地佐证悉尼诗人西贝的这首玻璃中的女子的诗意。明白落在这种永恒的玻璃护卫中的女性,眼里的光芒是如何消失的,忧郁的光芒射向哪里?

     2016年的香港,十一国庆67周年?升旗、奏国歌。忽然下雨。

   一名解放军军官率先在雨中收伞。站在旁边的中联办主任,跟着收伞。香港特首梁即刻也收伞。雨继续下着。

那个女子/修长 身着华丽时装/优雅的手势/占据显著的位置-----她是香港特首夫人, 也收伞了。女性脸上还有脂粉。目光虽然看不到自己的伤口,可漠然的眼睛/因此 有了忧郁的光芒.

玻璃外的观赏者看见了,  香港首席大法官马道立,轻轻把自己的伞挪过几寸,护住这位“伤残”了的女子。

政务司司长林郑、财政司司长曾俊华,依然撑伞。  

该送一本西贝的《静守百年》给香港特首夫人。

该移掉玻璃,恢复她没有伤残的那个优雅。这是来自澳大利亚对她的关爱。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