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始于事亲,终于事亲
作者:张镭  发布日期:2017-11-29 10:42:48  浏览次数:2049
分享到:

人都是要老的,谁会永远年轻呢?老是自然规律,抗拒不得。

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老无所依。

老无所依,就是年纪大时,身边无人陪伴。

陪伴的人去哪里了?翅膀硬了,飞走了!

老无所依,在解放前后,好像都不是个问题。什么时候成了问题的呢?中国人富起来之后。富起来之后,大约也就是改革开放那个时段。

这就奇了怪了。人变富了,老人们怎么就老无所依了呢?

我想了想,想到了闭关锁国。这大约是其唯一的好处,也可以理解为,是贫穷的唯一好处。

闭关锁国时,贫穷时,中国人哪里也去不了,一家老小都待在家里,过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这生活虽然让今人见笑,可一家人却能其乐融融,一个也不少。

国门洞开,改革开放,农村人往城里跑,小城市的人往大城市跑,欠发达城市的人往发达城市跑,有了钱之后又往国外跑。跑有两个结果:一是跑了和尚跑不了庙,无论跑多远,无论跑多久,还会回来。二,跑了之后,娶妻置业,从此做异乡人、异国人。这就意味着他要彻底地不回来了!

不回来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要丢下他的爹和他的娘了。

丢就丢吧,翅膀硬了,总要飞的。

中国人大都知道,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中国农村最先出现的问题,便是留守儿童问题。后来又有了留守妇女问题。这几年,人们才注意到另一个问题:留守老人问题。

留守老人,实际就是遗落在农村的一群无人陪伴、无人照顾的老人。

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后来都逐一解决了。只有留守老人,还看不到希望。

可能是由于农村的“三留”现象比较普遍、比较严重、比较突出的缘故吧,我们从未想过城市,从未想过城市也有留守问题。实际上,城市里的留守问题,现在已不亚于农村。可奇怪的是,不但无人关注,甚至连提及的人也不曾有。好像城市里生活着的不是人,都是神仙似的。

没错,城市有养老机构,但中国的养老机构,实在不敢恭维。如果中国的幼儿园存在着虐童(媒体不时有此报道,令人揪心),那中国的养老机构则存在着虐老。

乡村的养老机构,则只安排无儿无女户入住。也就是说,无后的人,才得以进入。

就中国现有的养老政策来看,我们的国家尚没有做到善待老人。

国家兴许认为,中国社会几千年来都是“养儿防老”,养老是儿子们的事。

国家的态度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可这点道理其实已经讲不通了。因为,我们实行了三十多年的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国策,只允许生一个孩子,谁能保证着一个孩子就是个儿子?

我并无偏见。诚然,女儿也是孩子,女儿也是后,她们同儿子一样担负着养老的重任,但她们若是远嫁他乡,甚至远嫁他国,这老怎么养?

儿子也一样。为了生活,他们四处奔波,有人在他乡长年不能回家,有人在他乡再也不回家。这老如何养?

 

老去的人们越来越多,老无所依的人们无以数计。他们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可以视而不见,但你无法忘掉他们那眼神,那渴望沟通、渴望交流的眼神,近乎于哀怜。

他们痛苦、艰辛地活着。所谓活着,就是煎熬余下的时日。

他们不属于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好像不属于他们。

以前我会跟人说说孝,但现在我不说了。不是因为我不孝,而是我没有资格说孝。

中国人对孝的理解,真是愈来愈简单了,我甚至感觉,中国人很少思考孝。

孝是什么呢?大多数人所理解的孝,不过是:父母饿不着。以为这便是孝。这是不是孝呢?不能说这不是孝,可也不能说这就是孝。

这一代老人,大都有养老钱,他们吃不着、用不着自己子女的。你拿什么孝呢?你谈什么孝呢?

我不敢谈孝,是因为我父母活着时没有养老钱,因此,我认为,只要保证二老有钱花,这便是孝。

直到有一天,我母亲对我说:“别给我钱了,你陪我说说话吧!”我才知道,自己并不懂得孝。

孝是什么?孝是陪伴,这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陪伴,何等容易的事啊!可于国人而言,陪伴,却是何等艰难!

艰难什么呢?

艰难在每个人都有要紧的事忙着,谁有清闲陪伴父母?

什么事叫要紧的事?什么事对他们来说,那么要紧?工作!这是第一位的。其次便是自己的小家。小家里,老婆要陪,孩子要陪;工作上,领导要陪,酒场要陪。这个世界是如此地离不开他(也包括她)啊!好像缺了他,地球便要停止运行似的。

哪有时间陪父母呢?

在这些人的眼里,在这些人的心目中,工作高于父母,领导高于父母!

近日,一篇《像对待领导一样对待父母》的文章在网络上火得不像话。我读了又读,也未搞懂这篇文章好在哪,我甚至很纳闷:这篇文章究竟是什么意思?

这篇文章的大意是,一个人的父亲要从乡下给他送白菜,这个人听后很不高兴,“几颗白菜能值几个钱?”

他的妻子倒挺理解,她对丈夫说,这是父亲的一片心意啊!什么时候你能拿出一半对待领导那劲头来待父亲,那该多好呀!

这个人想了一想,觉得妻子的话在理。平素,他对待领导就像对待皇上一样,倒茶、点烟、提包,那都不算事。在领导面前谨小慎微,毕恭毕敬,大气都不敢出。领导有一点不高兴,就能把自己吓个半死。而父亲呢?父亲会像领导这样对待我吗?我又何曾这样敬过父亲呢?父亲怎么能跟领导比呢?

这个人想完了之后,觉得自己好惭愧。于是,当父亲来到他家时,他便像对待领导一样给他父亲倒茶、点烟。

他就做了这么一点小事,可他的父亲却感动得要死!

回到老家后,父亲反复地给老伴讲,儿子是怎样给他点烟的,又是怎样给他沏茶的。

如何对待父亲?在父亲与领导这二者之间,谁才是我们要毕恭毕敬的人?我不是文章里的那个人,我从来只敬我的父亲,至于领导,如果你无意往上爬,压根不需要在他面前做狗。

好的领导值得尊敬,但尊敬不是要你做狗。不要否认,中国这官场,值得尊敬的领导没有那么多。拿他们跟自己父亲比,是对自己的侮辱,更是对自己父亲的侮辱。

不过,这篇文章也给我提了个醒,让我明白:中国人为何没时间陪父母,为何不孝敬自己的父母?原来,他们把心思,把孝心都用到别的地儿去了,用到领导那儿去了!

这种风气,一定独中国所有。

这种风气,是一股歪风,一股邪气。

但这股歪风邪气却很有市场。

在这种风气里成长起来的官员,他有孝心吗?他会把陪领导的时间抽出来陪他父母吗?陪领导有升迁的可能,陪父母他有什么?

因此,单就这一阶层而言,他们的父母绝无幸福可言,即便他给了父母用不尽的钱财。

中国有《孝经》,我熟读它是近几年的事。

近几年,我的人生沉静了下来,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孝了。

当然,熟读《孝经》,也与当下这时代有关。

当下的时代,是怎样的时代?

我不想直接回答这个问题。我只知道,在当下的时代,孝道正在式微。

何以见得?老无所依!

读《孝经》,发现我们的孝,先天不足,早早地就埋下了祸根。

《孝经》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指出孝是诸德之本,认为“人之行,莫大于孝”。国君以孝治国,臣民以孝立身理家。

《孝经》主张把“孝”贯穿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孝之始;“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是孝之终。它把维护宗法等级关系与为君主服务联系起来,认为“孝”要“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孝经》在有唐一代被尊为经书,南宋以后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在中国漫长的社会历史进程中,它被看作是“孔子述作,垂范将来”的经典,对传播和维护社会伦理、社会秩序起了很大作用。

《孝经》对中国古代影响很大,历代王朝无不标榜“以孝治天下”,唐玄宗甚至亲自为《孝经》作注。

先天不足于何处呢?

还是来看一段原文吧,我直接用白话文,节省大家时间——

孔子在家里闲坐,他的学生曾子侍坐在旁。

孔子说:“先代的帝王有其至高无上的品行和最重要的道德,以其使天下人心归顺,人民和睦相处。人们无论是尊贵还是卑贱,上上下下都没有怨恨不满。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曾子站起身,离开自己的座位,回答说:“学生我不够聪敏,哪里会知道呢?”

孔子说:“这就是孝。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你回原位坐下,我来告诉你。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予的,不可以损毁伤残,这是孝的开始。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显扬名声于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孝的终极目标。所谓孝,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效力于国君,最终建功立业,功成名就。《诗经•大雅•文王》篇中说过:‘怎么能不思念你的先祖呢?要称述修行先祖的美德啊!’”

第一次读《孝经》,开篇的这段文字,竟令我很受感动。觉得孔子无愧于大儒这个称号,活生生把个人之孝升华至国家之孝,实在了不起!

但后来再读,觉得这种升华值得商榷。——同孔圣人商榷,我可能资格太浅,就连曾子都说他“不够聪敏”。

那就不商榷。活人跟死人,一个说人话,一个说鬼话,确实商榷不起来。

说点我的想法吧。

所谓孝,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这没有疑问。但接下来说孝的终极目标是: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显扬名声于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我觉得这就有问题了。

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那是必须的。有所建树,也是每个人都渴望的。但显名声于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我看不是每个人都需要这样的,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的。

只能说,这是极个别人持有的想法。即便如此,我也不认为“显名声于后世”,就是孝。

事实上,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所谓有所建树,所谓显名声于后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做了官,做了多大的官。

官做得愈大,好像建树愈大,显名声于后世也愈大。

这,难道就是孝?

古代官场比今日官场险恶多了。为了做官,为了做大官,各种手段都使得上,谈何仁义道德?

效力于国君,国君代表谁?国君代表国家吗?那国是谁的国?百姓的国,还是国君一人之国?倘他一人之国,一家之江山,效力于国君,意味着什么?家奴一个?

给这样的人效力,又能建什么功,立什么业,成什么名?

给这样的人效力,谈什么孝父母?

 

《孝经》,有其阶级局限性。

难怪,今日中国无人读《孝经》。

即使有人读,也总觉得有些过时。

我还读《孝经》,也读其他的经。这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不能随便扔。要扔也可以,得等你创造出新的之后。你创造得了吗?

至少,像我这样“不够聪敏”的人,是创造不出来的,但我可以稍作修改。

怎么个修改?

“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不妨改作:“始于事亲,中于事民,终于事亲。”

由“事君”变“事民”,这个民,当然是人民、民众、大众。

“终于事亲”,一如“始于事亲”,这叫有始有终。

“终于事亲”,就是你养我小,我养你老。

“终于事亲”,并不影响“终于立身”。依我看,事亲乃最好立身。

如此,中国的老人们是否从此便老有所依了呢?还不敢轻率下结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样的孝文化,定能培养出真正孝道的孝子和孝女。

老无所依,折射出的不正是这个时代,有着太多的不孝之子和不孝之女吗?


上一篇:老人与生活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