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姐姐
作者:翁友芳  发布日期:2010-09-24 02:00:00  浏览次数:2375
分享到:
      姐姐大我两岁, 已是儿孙绕膝, 我的女儿却还在上中学,姐姐的福气不错吧。还不懂得爱情为何物时却嫁为人妻, 本来是上海姑娘的姐姐却成了一个道地的农村大嫂。我不知应该庆幸姐姐的福气还是叹其不幸的命运。
   记得小时候的姐姐,活泼好动,调皮的有点男孩气。正值大跃进年代,大人们加班加点卫星上天,根本无遐照顾孩子,我们这些还未到入学年龄的小娃娃们脖子上挂着钥匙,兜里揣着饭票(在食堂买饭吃)成天价的在外面疯。六岁的姐姐是孩子头,领着一群三四岁的娃娃,可神气了,办家家、捉迷藏、跳蹦蹦,玩得不亦乐乎。有一次,姐姐突发奇想,居然带着一帮娃娃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南京路,逛起了大马路! 还没长心眼的我,只顾看花花绿绿的橱窗,不小心撞到了电线杆上,破了额头流了血,我大哭起来,一群孩子围着我也吓坏了,后来还是警察叔叔把我们送回了家。当然姐姐少不了挨了一顿骂,奇怪的是父母倒没有责任,那是一个错位的年代。。
  姐姐还大大咧咧的,那年考中学,竟然为找厕所而迟到进不了考场,耽误了一年。结果毕业赶上“最高指示”发表,“一片红”全部到“广阔天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姐姐胆小,父母也担心,不舍得才不满17 岁的姐姐去遥远的边疆农村,可又不能不去,老家农村的表哥想办法让姐姐“回乡插队”,其实所谓的办法是“投亲落户”,而我家没有直系亲属,就找了人家。当年那些农村小伙子可是艳福临门,许多上海姑娘主动投怀送抱。姐姐下乡不到两年,实在熬不下去就结婚了,可怜的姐姐从未尝过爱情果的滋味,就不得以嫁为人妻。那时我自以为是有理想有抱负的革命青年,不赞同姐姐过早的结婚,觉得她是在逃避艰苦,我写了封充满豪情壮志的信,批评并劝姐姐要做新时代的青年,要为理想奋斗,还自豪的告诉她我马上就要去黑龙江插队落户。为了表明立场,我表示坚决不参加姐姐的婚礼(至今我仍深感歉疚和遗憾)。当然,姐姐还是结了婚,父母把我留在了杭州姨母家,去了乡下为姐姐办了婚礼。后来我得知,姐姐捧着我的信哭了,可她毕竟还是屈服于命运。那年头,又有谁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呢?自以为前途无量的我,不也在黑土地滚爬了整整九年,何曾实现过远大理想?
   婚后的姐姐依然要下地干活,可毕竟不孤苦伶仃了。姐夫是个老实本份的农村青年,不善言辞,对姐姐很好,凡事都听姐姐的。姐姐生了两个儿子,要挣工分,又要照顾孩子,年轻的姐姐真的好辛苦。好在婆婆帮忙带孩子,农村人实在,觉得一个城里姑娘嫁到农村受委屈了,要好好相待。姐姐还是幸运的,婚姻谈不上幸福美满,却也祥和平淡。姐姐还被选为妇女队长,当过赤脚医生,可姐姐总是留恋上海父母家,经常带着孩子一住就是好几个月,不愿回农村的家。妈妈常说我比姐姐不容易,在黑龙江九年,仅回家探亲两次。
   年轻人渴望爱情,姐姐也有心动的时候。姐姐当赤脚医生时和一个中医学院毕业回乡的青年医生在一起工作,也许都是天涯沦落人,彼此都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姐姐似乎又焕发了青春朝气,感觉生活有了色彩。然而当他们意识到命运无法选择,彼此都不能违心抛弃家庭,只能发乎于情,止乎于礼。这是姐姐的秘密,她只告诉了我,我还和那位医生通过信,也感受到了他对姐姐的感情。但那时,只能无可奈何花落去,谁敢跨出这一步呢?
   其实,姐姐也有机会回上海,可善良的姐姐放弃了。那年知青大批回城,父亲正好退休可由一名子女顶替。虽然结婚的子女不符合条件,但许多人搞离婚或假离婚想尽办法回到城里。姐姐却没这么做,拿父母的话说,做人要有良心,好端端的家不能拆散。失去了这最后一次机会姐姐一辈子永远留在了乡下。有时候我会情不自禁的想如果姐姐回了上海,又会是怎样呢?也许她会有一份好工作,那家呢,还会完整吗?我不知道姐姐有否后悔,只是那阵她很少回上海了,也不和以前的同学来往了,姐姐变得沉默了。
   姐姐现在的生活不富裕,却平实。大儿子成家立业,小日子过得还挺滋润的。小儿子按政策回了上海,中学毕业后在船厂工作,年逾三十,还没谈对象,是姐姐的心病。姐夫一辈子老老实实,从未欺负过姐姐,也从来没有说过让姐姐心醉的话。姐姐的一辈子就是这么过来的,姐姐有过幸福吗?

上一篇:君子兰花开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