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春天的故事
作者:刘放  发布日期:2010-10-05 02:00:00  浏览次数:41039
分享到:

  人们都隐隐记得,在那一年“春晚”,青春军人歌手董文华唱了首《春天的故事》: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歌颂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创建深圳特区。
    三十年过去,中国发生的变化天翻地覆,有目共睹。而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仍裹足不前,仍是敏感话题。中国政治体制还要不要改?该如何改?体制内外的人们吵来吵去,也不是一年两年了。但说得多了,也已了无新意。中国人都有点“改革疲劳”了。
改革也是老话题,老得可以当我们的曾曾祖父了――从晚清张之洞、李鸿章的师夷之长以制夷,到康、梁主张的变法维新,再到新时期邓小平的改革开放,都一百多年了。中国还在谈改革。改革之路长又长啊。
如今,又一个老人,总理温家宝,在深圳特区成立三十周年前夕,来到深圳视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呼吁推行政治体制改革。这是他出任总理以来,第八次考察深圳特区。他说,“只有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国家才有光明前途”,“不仅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会得而复失”,“违背人民的意志,最终只会是死路一条”。这一番激昂言论,已引起海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
的确,这样的话让人耳目一新。一些主张坚持改革开放的人奔走相告,为之振奋。如新华社前社长、《炎黄春秋》杂志总编辑杜导正,就将这次温家宝总理的讲话比作“第二次南巡讲话”(第一次南巡讲话指1993年邓小平视察深圳特区时的重要讲话。这次讲话掀起了新的改革开放热潮,被认为具划时代意义)。海内外舆论一般都认为温总理的讲话非比寻常,意义重大。
    也是在最近,中国体制内一些有识之士也发表了类似讲话,呼吁推行政治体制改革。如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空政学院政委刘亚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大胆谈及政治体制改革,并预言十年之内,一场由威权政治向民主政治转型不可避免。他直言不讳地批判说,一个制度若不能让公民自由呼吸、不能把代表人民的人放在领导岗位将“必然灭亡”,其大胆言论令中外舆论为之哗然,引发多方猜测,评论如潮。
温总理和刘亚洲将军所言的政治改革,当然可以作不同解读,但毫无疑问都指向普世的价值观念。
人们于是希望这又是一个《春天的故事》:又有一个老人,在南海边划了一个圈,搞一个政治改革特区……但显然,这春天已不是那个春天,这老人也已不是那个老人了。在如今这样一个多极多元的世界,各种思潮、观点都有其背景,都有一定市场。这已经是个复杂、微妙的社会。这个老人也不再具备那个老人的绝对权威。简言之,在邓小平时代,改革几乎是全国上下的共识,如今却不是那么回事了。有人想改革,有人不想改革(保留现状),还有人反对改革(走回头路)。
如中国《求是》杂志和多家媒体连续发表了不少讨伐“普世价值”的批判文章,反对政治改革。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胡联合与胡鞍钢更是联名在人民日报刊文,反对政治制度改革。今年6月初,中国互联网上流传的一 份原中央政策研究室局长,左派代表人物张勤德的公开信,猛烈攻击温家宝总理的改革路线。以上这些人反对改革,是为了保持现状。
另一种反对声音来自传统“左派”。如《乌有之乡》网站,即发表了一系列批判文章,对温家宝总理的讲话进行了猛烈攻击。这些“左派”们明目张胆鼓吹要回到毛时代,要再来一次文革,公开声言要为“四人帮”平反。

这样的春天,已经不再是“东风吹过满眼春”的季节(这是1993年邓小平南巡时《深圳特区报》社论标题),而是东南西北乱吹风了。但既然是春天,百花就会开放。这样一种多极多元多维的世界,正是正常社会的形态,也是政治改革的希望所在。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