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点击率和粉丝
作者:潘学峰  发布日期:2018-11-18 23:51:13  浏览次数:1997
分享到:

搞科学的人追求一种“孤独”,不期待自己的“观点”和“学说”与人家的“雷同”或“相似”。对错先放一边,科学(不是技术)追求“无人知晓”的一种知识或一种规律,只要是客观存在的,不强求人们喜欢。科学家习惯追求一种“优先”和“与众不同”,因此,真正的科学家不愿意哗众取宠,不希望自己的观点也好,学说也好毫无新意到成了北方冬季的大白菜! 

与此不同,搞文学的人则往往需要听众或观众,期望自己的艺术有人欣赏,期望自己的作品有人阅读。因此,文学人需要从众,需要一群热热闹闹的读者群或曰“粉丝”(fans)。

所谓“粉丝”乃英文“fans"的音译。对应中文的词汇应该是“热衷者”或“崇拜者”之类,文学人需要被人“热衷”,有尽可能多的“崇拜者”,而科学家却从心底不希望这些。

科学追求人所不知的知识。所以如果一位“科学家”所知道的都是一些“无人不知”的知识,这应该是毫无建树的“科学家”,是最失败的一位“科学家”,所以科学家本应该“孤独”,极少或至少在一段时间内难觅知音。文学人则不然,如果一位搞文学的人写出的“作品”无人愿意读,没有人喜欢,那么这样的文学人是失败的。

我的主业是科学(尽管我到现在用技术“救活”了多家公司,但我真的算不上是一位技术专家,所以我常和人开玩笑,怀疑自己是一位技术天才,呵呵)。基于上述认识和自我定位,我经年养成的习惯是“求异”,常以“求同”为耻辱。当然,这里的“异”也不是天方夜谭之无稽之谈,更不是聊斋志异类鬼话连篇! 而是基于事实和证据的认知方面的与众不同的“异”。试想一位科学家,每每提出“观点”和“学说”都会是人所不知,并最终让人感佩其观点之新颖,之出乎自己之意料,长此以往,该人必被当作科学权威。 而文学人如果也是如此,写出的作品不能很快为人接受,那么这样的文人肯定会如“孔乙己”一般落魄。

很不幸的是,我也喜欢为文,先前并不刻意去做,只是孩时父母培育的种子随着岁月萌芽,到了今天看上去已经有了“苗头”,不可无视。我也写了几百首诗歌和散文,有些据说还算得上是“经典”(文学作品都是一眼看高一眼看低,正像看一位姑娘,往往要看赏读者自己的情趣和水平,同样一位姑娘,比如说我老婆年轻的时候,我岳母曾问我她女儿是否和“黛玉”有些相像,而我至今也看不出我自己的老婆哪一点有人家林黛玉的美丽!)

闲言少续,书归正传,谈谈“博客”之“粉丝”多寡问题。我在中国的《科学时报》社网站有一个“实名博客”,在中国的新浪网也有一个实名博客(实名认证)。最初,对于新浪博客是有一搭无一搭的对待,而把业余时间放到科学网博客比较多。

在科学网博客,我常见同类们为自己的博客点击率很高而若狂般惊喜,奔走相告,看得出这些同类很在乎“点击率”和“粉丝”数目。有些甚至为此用了什么特殊的技巧给自己增加点击率,也加上一些并不很是存在的用户名,以壮观自己的“粉丝”...

对此,我虽觉好玩,可笑,却也并没有刻意去思考这种现象背后的“短长”。只是到了最近,我把注意力稍稍移到新浪博客,发了一些诗歌和杂论,看的人多了,点击率也有提升,结果招来很多很多“加粉”的,就是“卖粉丝”者。

开始,我深恶痛绝,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把这些人发给我的“纸条”删除,并拉黑他们。后来,他们其中的有些人甚至直接给我的“粉丝”名单中加粉丝,根本不再知会我本人,即使如此,我还是把他们加上的粉丝移除,并把这些人加入“黑名单”...经历过一番博弈之后,慢慢地让我好奇新浪博客很多文化人,诗人和作家们的“粉丝”何其多也! 千万,上亿的粉丝,看上去黑压压的一片...集团军一般的威壮!

我以科学家的习惯研究这些人粉丝的特点,希望求证是否很多是和我一样的遭遇,粉丝是给人为添加上去的,或买,或也同我一样给人强加! 因了我很熟悉那些卖粉丝的特征,我发现甚至包括“席慕容”等人的粉丝也有无数是这类商业操作的结果。当然我无从知道这些行为博客的主人是否知情,因此姑且不深入讨论。

我不知道,为什么要给自己捣鼓那么多“粉丝”?看上去好看?显得自己有人脉?受人喜欢?

我想这都是面子上的事情而已! 这改变了我对某些中国人的观感,原先我总以为社会底层的人好面子的居多,没想到文化圈子的人也如此。果如是,也应了那句话,国人还是特好面子的一族,好面子的德行一点也没改变。

2015年7月23日临屏写于悉尼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