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潇潇雨歇现彩虹---访悉尼大学萧虹博士
作者:景亮  发布日期:2020-11-25 22:18:22  浏览次数:2444
分享到:

1606307593971024082.jpg认识萧虹博士,已经是多年前的事了。那是因为当时的刘渭平教授从悉尼大学退休后,到了星岛日报担任主笔,撰写社论。而笔者当时也在编辑部当记者,常常聆听刘教授谈起悉尼大学的事情,自然也就听到了陈顺妍(Mable Lee )博士和萧虹博士的名字了。陈顺妍博士后来因为翻译了高行健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灵山》而闻名,而萧虹博士,则以研究女性文学而著称。刘渭平教授本人,则是研究澳洲华人史的翘楚。

       记者之后与萧虹博士的进一步了解和交往,则是因为“南溟出版基金会”的缘故:这个基金会专门扶持澳华文学创作,每年资助澳洲和新西兰华文作家出版著作,已经持续多年了。而基金会创办及执行人正是萧虹博士。由于新闻采访的关系,与萧虹博士之间的交往和接触也多起来了,逐渐也成为了亦师亦友的朋友了。

        日前,相约了去拜访萧虹博士,记者在她家里,采访了这位悉尼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聆听她娓娓道来的人生精彩历程:

著作等身

       作为澳大利亚著名华裔学者,萧虹博士曾任教于悉尼大学中文系。她获新加坡南洋大学学士,美国亚特兰大大学硕士,悉尼大学博士。著作等身,是从事中国妇女问题研究较早的学者,故累积的作品在质和量方面都有一定分量。

     她的英文著述 "Virtue of Yin"(《阴之德》)和 "Women of the Long March"(《长征妇女的归宿》,合著)及主编的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hinese Women"(《中国妇女传记辞典》)在这一领域内,颇具影响力。

四海为家

       萧虹告诉记者,她1939年出生于江西永县城萧家祠内。父母给她取名灵暎,小名鸿子。后改名叫“虹”,昵称“虹子”。

      她10岁时随父母到了香港,她还在读小学,五年后,已经是初中生的她因为父母被邀到马来西亚教书,又跟随去了,并在那里读了高中。之后,又去了新加坡南洋大学读大学。四年之后,则去了美国留学,攻读图书馆专业硕士学位。毕业后留在了美国结婚。新婚不久,随夫去了香港,并在香港大学图书馆开始了工作。直到1971年,中国文革之风已经开始蔓延到了香港,大规模的串连和街上经常发生的炸弹事件,让港人感到了不安,并引发了一股“移民潮”。萧虹一家“移民”澳洲倒不是为了这个原因。这时她们已经有两个孩子,目睹香港填鸭式教育,希望找到一个地方,能够任由孩子自由轻松成长。

       萧虹博士一生萍踪浮迹,中国大陆、香港、南洋、美国、澳大利亚都居住过,但最长的时间还是在澳洲悉尼,一住就是近50年。

妇女专家

        作为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且是著名学者和妇女问题研究专家。

        她在谈话中,也介绍了自己的部分著作:

        萧虹表示,1994年她出版了第一本研究妇女的论文集《阴之德》,2000年译成中文本在中国大陆出版,广获好评。

        另一部研究妇女的的著作是1999年出版的传记体的《长征妇女的归宿》。该书以贺子珍、王泉媛、康克清三个人物为主线,包括了长征中从江西出发的30名妇女,记录了这些坚强的女性。

       随后的《中国妇女传记辞典》,这是四卷总名,首先用英语出版,作为总主编的萧虹博士,她邀请了六十五位学者撰写传记,他们来自世界各地,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包括香港与台湾),荷兰,东南亚,英国及美国。

        从上古神话时期到20世纪,全书共分四卷,出书不按历史时间顺序。清代卷先成,已于1998年出版;20世纪卷于2003年出版;上古到隋代卷于2007年出版;最后唐代到明代卷也于2014出版了。之后,她就致力于该词典的中文版的工作。已经出版了两卷,其余两卷也在陆续翻译出版中。

        听着萧虹博士谈起了自己多年来的研究写作成果时,她如数家珍般的滔滔不絕,不难看到,这是一位学者在分享自己一生付出所收获的硕果,就像是一位母亲,看到了自己孩子的健康成长的那种喜悦,记者也被深深地感动了。

       萧虹博士表示,中文版《中国妇女传记辞典二十世纪卷》,是基于2003年主编出版的英语版。这本书的跨度是1912年到2000年,资料则停留在2000年。

       但是,近二十年内发生的事太多了,至少很多2003年还活着的人目前已经去世了,为了填补生卒年我们就要检索很多资料,不可避免地,我们也找到很多重要的信息,既然找到,不用岂不是可惜,因此,我们尽可能更新和填补了这本书的资料。

        萧虹博士指出,这是继《中国妇女传记辞典清代卷》后,记述二十世纪的中国妇女的传记辞典,涵盖了309位的人生历程,很多是我们同时代熟知的杰出女性以及她们的生平与成就,更是一幅壮阔而细致的百女图。

       值得一提的是,英语版四卷是由美国一个出版社出版的,而中文已出版的两本是由悉尼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均未受南溟基金资助。

南溟基金

         在谈到书籍出版时,萧虹博士又给记者分享了南溟出版基金会的创办和运作情况。

        萧虹博士坦然地表示,2004年前自己从悉尼大学退休后,有感于周围热爱文学的人坚持华文写作,所以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帮助他们的作品出版,让更多人了解。

        萧虹博士称,澳大利亚有这么多人坚持用中文写作,又有这么多人支持中文写作,这是好事。

       于是,萧虹博士成立了基金会,拨出经费扶植澳华文学创作,每年资助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华文作家出版著作,至今已持续17年,受资助作家达到30人。

        南溟出版基金是萧虹博士为纪念父亲萧宗谋先生而设。萧先生生前曾任世界书局总经理多年,在任内曾经主持出版了一部《四库荟要》的丛书,此书乃是从《四库全书》中精选出来的精华,据考证当时是专门编撰给乾隆皇帝看的“御书”,十分难得,这对台湾出版界贡献良多。

       萧虹博士表示,基金定名为南溟出版基金,取庄子《逍遥遊》中“鹏之徙於南溟” 句子之意。

     萧虹博士感慨地说,为什么在海外还有那么多的作者在坚持用华文来写作呢?这不能不引起文学界的深思:海外华人的根在哪里?

      我觉得,他们把思乡的情怀,浓淡的乡愁,都化成了笔下的文字。这就是有话想说,有话要说。这样的一种情感,真切和自然的流露,这就是文学啊。

     “我自己也是文人和学者,我只是做了自己想做而又能够做,应该做的事而已。”听着萧博士云淡风轻的话语,记者的内心还是被震撼了:这就是文人的风骨和品格啊。

      现在,南溟出版基金会已经成为了澳洲和新西兰华文作家著书立说,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面旗帜。

家学渊博

        萧虹博士谈到了她的母亲龙仪,称她是“五四”后的知识分子,并与记者分享了民国时期的一件趣逸事:当时,永新县城庆祝“三·八”妇女节,萧虹和其他学生排队到中山堂听讲演,没想到在台上讲演的竟是自己的母亲。母亲在台上大讲男女平等、妇女独立。

       直到多年之后,萧虹博士把学术研究的重点,放到了中国妇女的身上,这大概也会是受到母亲影响的原因吧。

       萧虹博士还谈到了自己对家乡的那种浓浓的“乡情”:2004年,萧虹回到了家乡永新。祖父萧辉锦是禾川中学创始人之一,她在征得校方同意后出资为祖父立了一座铜像,并且每年捐资两万元以奖励优秀学生。

博士论文

        谈到萧虹博士的著作,当然离不开她的《世说新语整体研究》,这萧虹在悉尼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的学位论文,曾在台湾学术期刊上发表过个别章节。

    《世说新语整体研究》使用的主要是社会历史的批评方法,其中还包含有许多考证,如作者问题、作品原据及编撰方法等问题。

      萧虹从鲁迅的假设出发,用大量的材料对《世说新语》的作者加以求证。她不但排列出刘义庆年谱,指明这个活得并不长的政治人物所能从事文学活动的时间,而且分析了他所罗致的四个主要文士袁淑、陆展、何长瑜和鲍照的文风与《世说新语》的异同,进而给出了自己的结论。

     在第四、第五章,萧虹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对《世说新语》进行了探讨,细致地分析了魏晋时期玄学思想和清谈之风兴起的原因以及当时社会风尚的各种表现,同时揭示出《世说新语》历史研究中的地位与价值。

      《世说新语整体研究》的确如书名所说,是《世说新语》的整体研究,涉及了各个方面,包括:作者问题的商榷,书源及编纂方式与成书经过,世说新语反映的社会风尚,《世说新语》的历史价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有学者指出,萧虹的《世说新语整体研究》,材料丰富,论述平实,但思路开阔,能启人思考。

      在谈到自己攻读博士学位时的经历时,萧虹感慨地表示,多亏了先生的全力支持和澳洲大学的灵活教育体系,让我能够有机会用八年的时间去完成这个博士学位。

      因为,萧虹博士除了作为一个学者之外,更是一位养育了四个孩子的母亲,她是在兼顾平衡事业,家庭等方面种种因素下,才戴上了自己人生中的“博士帽”:这是精神,勇气和坚持的体现。    

杰出贡献

         2015年11月28日,萧虹博士获得“澳华文化界杰出贡献奖”。

       主办机构表示,鉴于她在学术成就及对澳华文化界的贡献,特颁发这一殊荣给萧虹博士。

      mmexport1606308356942__01.jpg 萧虹博士退休后,“退而不休”,继续她的著作编写,不断推出新作,包括与丈夫合著的游记《银发结伴游天下》和最新出炉的《南溟•北极》。为《中国妇女传记辞典》的 中文版做翻译及修订的工作,并继续有其他研究论文在多种中外学术刊物发表。

慈善为怀

       退休后的萧虹博士,不但继续研究学问,著书立说,更是积极投身到慈善事业之中,并且言 传身教,影响到儿女。

       萧虹博士向记者讲起了一则往事:2003年,因为工作关系与中国社科院的一位藏族专家去青海考察,邀请方考虑到高原反应的因素,建议她带上女儿方便照顾。于是,刚大学毕业的小女儿随母亲第一次踏入了青海。

     对藏族文化十分感兴趣的小女儿,在青海的日子里,了解到了当地人居住偏远,如果生病了,或者女人要到医院生孩子,只能骑马或坐摩托车,不但费时,还十分危險,急需一辆医疗救护车。于是,她回澳洲悉尼之后,就马上用自己爬山的义举筹款。结果,为青海当地筹款添置了两辆医疗救护车,造福了当地藏民。

        此外,萧虹博士和丈夫李先生,还先后为山东多所中学和河南多所中学,分别捐赠了电脑教室的所有设备。

         提起这些慈善捐赠,萧虹博士总是轻描淡写,一笑而过:“我觉得能够帮助到别人,自己又能够做到,我就会去做了。”

      也许正是这种乐善好施的善举,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女儿。她的女儿们每年一直坚持在基督教会和澳洲扶轮社参加公益和慈善活动,慈善已经成为了她们生活中不可分开的一部分了。

        听萧虹博士分享她的人生经历,娓娓道来,亲切感人。笔者完全沉浸在她的故事之中,忘却了时间:面对这样一位著作等身的博士学者,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仅以一联赠萧虹博士,以表敬意:

萧秋风雨骤歇,
茫茫碧空现彩


下一篇:能人全国玉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