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鐸聲里仁篇
十一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土惠德刑性不同,小人親利勢如洪。
懷刑愛德盡君子,水入油盆永不融。
十二
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
庶人勞動望薪酬,過日無錢只得愁。
困境成因將在利,民安國泰要綢繆。
十三
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
法規定孔古今同,處事唯賢萬事通。
紀律全無生動亂,施行禮讓世興隆。
十四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志向功成路漫長,青雲苦讀十年窗。
難求理想高薪位,前景看來幾渺茫。
十五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推敲事理何容易。解剖真情要客觀。
一貫先師忠恕道,須知字意實行難。
十六
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於利。
英雄君子多行義,好利人家號小人。
試看物流生互利,合乎義利事相親。
十七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時常視察身邊事,三省吾身是孔行。
學習賢師修養道,不賢對照益分明。
十八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上奉高堂視過寬,事違九諫慮而歡。
祈求福壽康寧至,孝子賢孫竭力難。
十九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游必有方。
父母康寧天有靈,近身照顧不他行。
冀增福壽年年喜,快樂人生祇此程。
二十
子曰: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雙親教誨實難忘,泣血三年不算長。
孝道還須常細酌,嘉言片刻記心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