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對蘇軾赤壁二賦哲學寓意的領悟
作者:萧虹  发布日期:2023-04-19 22:21:55  浏览次数:990
分享到:

大約十一歲的時侯,爸爸閒居與在香港的鑽石山,有時給我和表姐們講古文,他講到蘇軾的赤壁賦裡面的Ä自其不變者而觀之那一段,說Ö這就是Ä相對論了Ä。那是1951年吧——當時相對論才開始為普通中國人所知,我當然不懂什麼是相對論。七十多年以後的今天,我想起這句話覺得似乎還有道理。 

近來我因臨蘇軾的書法而重溫了這兩篇賦,似乎對其中的哲學寓意有所領悟。蘇軾雖然是科舉出身,又做過官,照理應是以儒家學說為依歸,但素來對他的研究都提到他對道家和佛家的傾向。我以為只須從這兩篇賦就可以領悟到他的哲學思想的傾向。蘇軾的賦除了清絕的文筆以外,很懂得跌宕起伏的原理,每篇作品都不是平鋪直敘的,而總是要經過幾個轉折,總會發一些奇想,還少不了包含一些形而上的思想內涵。

從文學的角度來說,要寫兩篇遊同一個地方的遊記不是易事,必須避免重複。然而這當然難不倒天才橫溢的蘇學士。雖然這兩篇的文字有很多相同的元素:月,天,水,風,詠歌,泛舟等,但這些相同的元素卻並不令人有重複之感。而且他對這些東西的描寫都如此精確,又如此簡練,似是張口就來。後世的文人都一再盜用而不自覺。這些語句都成了經典,我們會誤以為是成語俗語。比如《赤壁賦》的““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水光接天”,“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滄海之一粟”,“杯盤狼藉”;《後赤壁賦》的“月白風清”,“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山鳴谷應”,“風起水(雲)湧,等等。 

兩篇賦的結構也有相同之處。都是從文章開頭的愉快氣氛,一轉而為樂極生悲的情境,再轉為曠達的自我安慰而結束全文。前賦比較長,內容比較豐富,蘇軾先描寫當時清爽宜人的景色,而後寫放舟於江中的遠離塵囂出世之感。筆鋒一轉,從赤壁想到赤壁之戰和當時的風雲人物周瑜和曹操。又因對歷史的感懷而感嘆人生的無常,為了不讓文章以悲傷的調子結束,最後才以達觀思想營造一個轉悲為喜的結局。而後賦是後續之作,很多可說的似乎都已說過,就更接地氣一點,說說為了不辜負美景,怎樣設法弄到有酒有魚,痛快地吃喝了一餐。其中還引出了賢惠的蘇夫人,這是古代士大夫文章中很少見的。最後,借一隻橫空飛過的鳥,來一個不落窠臼的奇幻的結尾。 

綜觀二賦,蘇軾的風格樸素,不作難解之語,不用華麗的辭藻,而又思想靈動,不照常理出牌,總有出人意料之外的地方。這與他平時涉獵頗雜很有關係。讀起來妙趣橫生,有時不禁要作會心的微笑。 

至於兩賦中涵蘊的哲學意味,以《前赤壁賦》而言,他說:

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這明顯在想像進入道家最高的理想,脫離塵世的羈絆,遨遊於宇宙之間的境界。這正是上至莊子,下至嵇康等道家思想家常常描繪的境界。但以他的生花妙筆寫起來,就更能把讀者帶入這種妙趣橫生的境界。

然而,轉念一想,他又從赤壁之戰轟轟烈烈的場面,感悟到人生之無常,故而悲從中來。思想再一轉,蘇軾想要開解這種悲觀的氣氛,開始抒發他的“相對論”: 

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

水雖然流去,但並沒有走掉,月雖然有滿有缺,可是並沒有真的多了或少了一點。所以,從變的角度看,天地都不過是一瞬間的事,而從不變的角度看,萬物和我都是無窮的。這難道不是相對論的看法嗎—— 這也與莊子的齊物論是同一道理的 。

再說後赤壁賦,比起前赤壁賦,它是比較短小而單純的一篇。然而蘇軾沒放過加入奇想的機會。他在夢中見到的羽衣翩遷的道士,竟是遊赤壁時飛鳴而過的孤鶴。這個似夢似真的故事,固然雖是東坡的滑稽伎倆,但未始不是莊周夢蝶的另一版本啊。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