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读者语录
[2025-03-31 16:40:35]
作者对87版《红楼梦》电视剧的批评深入细
[2025-03-25 01:25:53]
金山石化是我曾经到访的地方,那也是近四十
[2025-03-05 17:01:59]
谢谢编者和读者对我的支持和帮助,鞭策我努
[2025-03-05 07:27:26]
这篇散文以四季轮回为隐喻,将气候变迁与人
[2025-01-07 07:02:27]
难得的独处,一次逛街,短短数日,快枪快手
[2024-10-17 09:59:35]
跟随作者"以诗人或艺术家的眼光去审视周围
[2024-10-08 07:42:13]
进生兄用《巨流河》评点民国那段 真是深刻
[2024-10-08 07:36:53]
潘老师是我仰慕的學者 在這個平臺火花激射
[2024-09-28 06:48:36]
英语诗比中文更加规范得体。也不必用古英语
[2024-09-28 06:36:43]
瑞门的杂论彰显其丰富学识和可贵的独立思考

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诗歌胡说
作者:艾斯 发布日期:2011-05-24 02:00:00 浏览次数:3192
分享到:

现在中国某些流行的诗歌,你根本无法看,因为你什么都看不到。诗人们一个个老谋深算的样子,硬是要变出花样来说些谁也不懂的、他自己心中的小九九,让你猜谜语。比如,我随手在某个诗人的大作里挑一首(注,本人决不想打架,只是以此例来胡说我自己的观点而已):
..........................
门框上蛛网微微颤栗:疼痛。
..........................
够了,这就是国内似乎非常流行的诗歌。但什么是诗歌呢?我仅以中国至今为人喜爱的唐诗为例(你总不能说唐诗都不是诗歌吧),首先形式上要诗歌的形式,而决 不会是一个个句子摆在哪里,或是硬生生地将一句话分开,句子不会是蚯蚓,不会分开了就能复生,要不,那可以称作散文或是别的形式,台湾有个武侠小说家叫古 龙的,似乎很擅长这样写,是不是想多挣版税我就不知道,但古龙体肯定不是诗歌,因为诗歌决不会是这种形式;其次,诗歌至少要有韵,否则,何以称诗歌的歌 呢?如果没有韵,那至少要有内在的节奏吧;最后,诗歌的读者性问题。如果连读者都没有,正如产品没有市场,当然你硬要说曲高和寡,或是孤芳自赏,那就不谈 诗歌了,就此打住,免得浪费时间。既然这样,那还谈奢谈什么诗歌的衰败呢?这几乎可以说是不战而屈己之兵吧。
唐朝诗人白居易就希望自己的诗歌连老妇都能听懂,遗憾的是,当今中国的很多诗人们,是偏偏不想让读者弄懂,当然让读者弄懂了,就体现不出自己的高深了。所以, 他们将自己的得意放在理性的高度,将自己的哲理放在一个个只有自己能够意会的意象里,胡乱编织罗网,但他们连蜘蛛都比不上,至少蜘蛛不会被自己的网困住。
国内的有些诗人们,动不动就提国外的什么诗人写什么现代派,意象派,或是什么新潮,就象国内的所谓现代派画家们,自己基本画功不好,就胡乱涂抹,再搬出国外的什么凡高或是别的大家,其实,我到国外这么多年,大多数画家们都还是画人画树画风景画场面,没有多少人画那种精神错乱的所谓艺术;当然画的也有,挂在角落 里与蜘蛛一起作伴,如同守株待兔,等待哪天哪位有钱人做一个恶做剧而已。这也让我想起国内的集邮,听说集邮的很多人都发了,但当你真正需要钱用的时候,你 的邮票恐怕不容易变现了。呵呵,扯远了。这里的诗歌呢?我好象也没有看到国内某些“著名诗人”们吹嘘的那样,都写印象或是性交或是精神变态,就象《阿Q正传》 里假洋鬼子所说的,“洪哥,咱们动手吧!”鬼才知道洪哥在哪?至于请回国去的某些所谓大师们,在他们的本国都活得象龟孙子,跑到中国去,一下子就大师了。 正如很多在国内的外教,其实在国外只是流浪汉,讨了一点钱,跑到中国去,骗钱骗色——对了,我不是说国内的所谓诗人们,虽然他们也想干这种勾当——其实干 就干了,坏了诗歌名声的,又不是哪一个诗人!
以上胡说,当然不想挑起是非。我久居海外,孤陋寡闻,知道自己的文字早已落伍了,这里的话,我自己标题就定了性:胡说而已。
上一篇:贵族还是囚徒
下一篇:纪念澳华经济学家杨小凯教授
评论专区
- 艾斯2014-11-20发表
- 进生先生关于拙作的提法,是很有道理的。只是我自己发表之后就无法在此网上修改。文首的“现在中国的大多数诗歌”应该改为“现在中国某些流行的诗歌”,虽然这种流行处于主导地位。其实诗歌的思想并非一定要某种特定 的形式才能达到,如同古诗与现代诗同样能表达爱情或是人生或是人生哲理一样。但现在某些占主导地位的流行诗歌形式将我关在了门外。实际上,作为海外的文学爱好者,因为懒惰与养家的原因,我无法多读。但找到的诗歌网 站或是杂志都让我无法读下去。进生先生的话让我思考文学表达的严谨问题,即使我想用“胡说”来掩盖自己的匆忙。谢谢
- 艾斯2014-11-20发表
- 感谢各位。进生先生关于拙作的提法,是很有道理的。只是我自己发表之后就无法修改。文首的“现在中国的大多数诗歌”应该改为“现在中国某些流行的诗歌”。
- linanfang2014-11-20发表
- 有的文章在“讲道理”中胡说,有的文章在“胡说”中讲了道理!此文属于后者! 李南方
- linbiezhuo2014-11-20发表
- 此文好,好得很。不久前在这个网上有几个人还用诗句来打麻将,玩得不亦乐乎。这说明了中国诗歌确实已经腐败透顶,需要革命性的变革。此文好就好在革命。 林别卓 2011年5月25日
- 进生2014-11-20发表
- 先生诚恳,且我已经读过先生的《狂生谈海外华文学》,知道先生执笔,向有认真意,并非善有托词的那位容易“狂生”。若先生尚记得此“狂生”君有关“主流华文之创作”的见解,或竟能设法“钓”出此君的心腹明论,传播传播,至少我,会觉得对“海外华文文学”极有裨益的。再次谢谢先生诚恳。进生。02/06/2011于悉尼。
- linanfang2014-11-20发表
- 有的文章在“讲道理”中胡说,有的文章在“胡说”中讲了道理!此文属于后者! 李南方
- 艾斯2014-11-20发表
- 感谢各位。进生先生关于拙作的提法,是很有道理的。只是我自己发表之后就无法修改。文首的“现在中国的大多数诗歌”应该改为“现在中国某些流行的诗歌”。
- Jiangxin2014-11-20发表
- 诗本就是讲究韵律的艺术形式,是用来朗读吟诵的,如不讲韵律,任何文章都可以切断成“诗”。退一万步说,即使有人因无法掌握韵律而弃诗之形式不用,在诗的内容上总要讲一些意境吧。写诗往往是有感而发,抒怀言志,你不能保证自己的诗都能引起读诗人的共鸣,但至少要让人看懂你究竟抒什么怀,言什么志。如果你无感强发,或你自己觉得激情满怀而读的人觉得你不知所云,而你的诗又没有诗的形式,最好还是把它留在自己的电脑里。
- Jiangxin2014-11-20发表
- 诗本就是讲究韵律的艺术形式,是用来朗读吟诵的,如不讲韵律,任何文章都可以切断成“诗”。退一万步说,即使有人因无法掌握韵律而弃诗之形式不用,在诗的内容上总要讲一些意境吧。写诗往往是有感而发,抒怀言志,你不能保证自己的诗都能引起读诗人的共鸣,但至少要让人看懂你究竟抒什么怀,言什么志。如果你无感强发,或你自己觉得激情满怀而读的人觉得你不知所云,而你的诗又没有诗的形式,最好还是把它留在自己的电脑里。
- linbiezhuo2014-11-20发表
- 此文好,好得很。不久前在这个网上有几个人还用诗句来打麻将,玩得不亦乐乎。这说明了中国诗歌确实已经腐败透顶,需要革命性的变革。此文好就好在革命。 林别卓 2011年5月25日
- 进生2014-11-20发表
- 先生诚恳,且我已经读过先生的《狂生谈海外华文学》,知道先生执笔,向有认真意,并非善有托词的那位容易“狂生”。若先生尚记得此“狂生”君有关“主流华文之创作”的见解,或竟能设法“钓”出此君的心腹明论,传播传播,至少我,会觉得对“海外华文文学”极有裨益的。再次谢谢先生诚恳。进生。02/06/2011于悉尼。
- 艾斯2014-11-20发表
- 进生先生关于拙作的提法,是很有道理的。只是我自己发表之后就无法在此网上修改。文首的“现在中国的大多数诗歌”应该改为“现在中国某些流行的诗歌”,虽然这种流行处于主导地位。其实诗歌的思想并非一定要某种特定 的形式才能达到,如同古诗与现代诗同样能表达爱情或是人生或是人生哲理一样。但现在某些占主导地位的流行诗歌形式将我关在了门外。实际上,作为海外的文学爱好者,因为懒惰与养家的原因,我无法多读。但找到的诗歌网 站或是杂志都让我无法读下去。进生先生的话让我思考文学表达的严谨问题,即使我想用“胡说”来掩盖自己的匆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