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举头望明月
作者:蔡成  发布日期:2011-08-02 02:00:00  浏览次数:1914
分享到:
赏月,一人可,两人最佳,三人有点多了。现在,我站在33层高楼的楼顶,赏月,独自一人。
我很清楚,我头顶的这一轮满月,照过秦砖汉瓦,照过唐诗宋词,照过亿万年的春夏秋冬赵钱孙李,此时此刻,它全心全意地,将如水月光洒满我虚胖的身躯。
我赏月的过程,其实是两个连贯的动作:举头,望明月。
这是李白的诗句,接下来的那句,你该记得,我也记得:低头思故乡。坦白说,我举头起劲地望明月,但没有低头思故乡。我望的是明月,思的还是明月。有首童谣,我还会唱,“初一初二看不见,初三初四一条线,初五初六鹅毛月,过了初八月半边,半边月儿日日添,十五十六团了圆。”唱的,即是遥远天边的月亮。童谣到十五十六月儿圆滚滚之后就没了下文,其实“故事”远没结束,接下来,月亮开始日渐消瘦,最后,又只剩下一条线,再至“看不见”了。短短的30天,月缺月圆,是交替,是轮回,是用一种别开生面的方式向人类演示生命的潮涨潮落。
望,真的是个动作,但对于一个赏月的人而言,绝非简单的动作。李白观望天边的明月时,肯定充满了无限的激情,否则,给他千字千元的稿费,他也未必能写出“床前明月光”这样美妙的诗句。其实,任何的“望”,唯有添加了内心的激情与怀思,才能轻易发现眼前躺着的一大把金灿灿的“麦穗”——孔夫子站在岸边望河水浩浩荡荡,大发感叹:“逝者如斯夫,不分昼夜。”牛顿望着手上那只从树上落下砸了他脑门的苹果,而有了万有引力定律;佛祖坐在菩提树下,望如盖的菩提,觉悟出人生般若;毛泽东望倍受揉蘖的大好河山,发出“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呐喊……
这些伟大人物的“望”,不是眼睛在某个物体上作短暂的停留,以求获得感官上的快感,而是用最通澈的目光,越过空寂、辽远、空阔的世界,抵达灵魂的深深处——那是自己的灵魂。
今夜今时,我也满怀激情望明月,可我没产生丝毫的哲思妙想,也没产生灭鬼神济苍生的壮志豪情。我不是伟大人物,我静悄悄赏月的目的极其明确而平常,仅仅是,独享一轮明月,希望用如水的月华擦拭我日渐蒙尘的心。
我是十足的凡夫俗子,和千千万万拥挤在高楼大厦里的城市人一模一样,内心里塞满了对金钱的欲望,对权势的渴求,对美色的垂涎……唯独,没余下哪怕一块细细的角落,摆放宁静的月光。那些无边无际的,有始无终蜂拥而来的五花八门的私心杂念,不知不觉地遮盖了我的整个心灵,严严实实的,使我完全忘却了儿时在乡间曾一再凝望的那轮明月。从童年到成年,从乡村到城市,明月始终追随着我,我却早将它忘得一干二净。今夜,是突如其来的醒悟,使疲惫不堪的我忽然想起,从今往后,我要用哪怕一支烟的时间,经常的,默默遥望明月,就象一个游子辗转千里翻然悔悟后回到故园,认认真真看顾久违的娘亲。
夜已深,月在中天。我的目光抵达了明月,明月抵达了我的心。



评论专区

读者12014-11-20发表
好感动好感动
读者12014-11-20发表
好感动好感动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