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澳大利亚的中国人老有一种意愿, 就是融入主流社会。这样的讨论曾经铺天盖地,至今还连绵不断,非常地“此恨绵绵无绝期”。无绝期的原因不是别的,正是因为没有融进去。
这使我想起王小波的杂文<智慧与国学>。他说,在内蒙插队的朋友告诉他,草原上绝不能有驴,假如有了的话,所有的马群都要“炸”掉。
原因是这样的:那个来自内地的,长耳朵的善良动物来到了草原上,看到了马群,以为见到了表亲,快乐地奔了过去;而草原上的马没见过这种东西,以为来了魔鬼,被吓得一哄而散。于是一方急于认表亲,一方急于躲鬼,都要跑到累死了才算。
我对这个生动的比喻印象非常深刻。我觉得在澳中国人就好像是这善良的,长耳朵的驴,我们急着奔过去找主流社会的马,可是马却不认识驴,老躲着。因此我们就像万里长征似的,跑呀跑,直到累死。
这当然不是驴和马的错,也不是草原的错。只是累死不是办法,我们总得想点别的主意。有些驴比较聪明,悄悄地走过去,与马混熟了;有的驴干脆与马杂交,生下骡子;也有一些驴老也找不着自己的位置,跑累了也就“荷戟独彷徨”起来。
结果是,大家都在草原上扎下根来,时间一久,各喝各的水,各吃各的草,倒也相安无事。说到底,不管驴和马,我们都交一样的吃草税呀。
只是选举的时候比较麻烦,选马的多,选驴的少,而且驴也不选驴而去选马,以为马能把驴管好。当然这是题外话,可能以后会慢慢地有所改进。撇去这个问题不说,我觉得,我们大可不必庸人自扰,被一些抽象的,时髦的概念吓住。
融入主流社会确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作为概念,它有存在的价值,并且可以永远形而上学地讨论下去。可是作为行为准则来实施,却有很多困难。
首先,究竟哪儿才是主流社会?是悉尼的Oxford 大街,还是CBD地区的高楼大厦,抑或是东区Double Bay的贵价物资?是一定要与马杂交,还是可以保持驴的本性?是不是一定要得到马的承认与表扬?这口号都没有交代清楚,让我们这些一心想挤进马群的驴很是 彷徨。
其次,融入主流社会有什么标志?是不是能像打防疫针似的,打完了发个证书或贴个标签,这样可以识别有多少人已经融进去了,有多少还没融进去,以使这工作有一个具体的对象和目标。
我觉得警察应该担起这一使命,在街上抄违章车牌的同时,也兼带检查行人的“融入证”,没有的一律课以罚款,这样融入的人就会多起来。
最后,融入主流社会有什么好处?人是自私的动物,这点倒是和驴以及马没啥区别,没有好处的事很难说服人去做。因此融入运动要想取得显著成绩,必须多从益处设想,不然谁会去做这又累又没有好处的事。
所以我建议为那些融入的人加薪升职,对没有工作却有融入热情的人也要多发放救济金,或曰“融入费”。而对那些固步自封,拒不融入的人减薪降职并减少救济金以示赏罚分明。
可问题是,谁能有资格判断谁融入了?谁没融入?判断的标准是什么?这就又回到了前面的两个问题中去,就像[二十二条军规]一样,循环往复,以至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的新的黑色幽默。
驴一旦来到草原上,就不可避免地要与马打交道,不管双方是否情愿,这场驴与马的恋爱还会进行下去,就像[长恨歌]中所言,“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直到大家都面目模糊,进入非驴非马的境界。
也许你会说,那些倔强的马和顽固的驴是很难达到这样的境界了,但是,别着急,我们的下一代是很有希望的。我敢保证, 他们既非驴亦非马,自身面目秉性模糊,但是,咱们也别为他们操心。而且说不定他们面目模糊之后,会寻根寻到我们头上,无限怀念他们的祖先,我们这些具有鲜 明个性的驴子。
这使我想起王小波的杂文<智慧与国学>。他说,在内蒙插队的朋友告诉他,草原上绝不能有驴,假如有了的话,所有的马群都要“炸”掉。
原因是这样的:那个来自内地的,长耳朵的善良动物来到了草原上,看到了马群,以为见到了表亲,快乐地奔了过去;而草原上的马没见过这种东西,以为来了魔鬼,被吓得一哄而散。于是一方急于认表亲,一方急于躲鬼,都要跑到累死了才算。
我对这个生动的比喻印象非常深刻。我觉得在澳中国人就好像是这善良的,长耳朵的驴,我们急着奔过去找主流社会的马,可是马却不认识驴,老躲着。因此我们就像万里长征似的,跑呀跑,直到累死。
这当然不是驴和马的错,也不是草原的错。只是累死不是办法,我们总得想点别的主意。有些驴比较聪明,悄悄地走过去,与马混熟了;有的驴干脆与马杂交,生下骡子;也有一些驴老也找不着自己的位置,跑累了也就“荷戟独彷徨”起来。
结果是,大家都在草原上扎下根来,时间一久,各喝各的水,各吃各的草,倒也相安无事。说到底,不管驴和马,我们都交一样的吃草税呀。
只是选举的时候比较麻烦,选马的多,选驴的少,而且驴也不选驴而去选马,以为马能把驴管好。当然这是题外话,可能以后会慢慢地有所改进。撇去这个问题不说,我觉得,我们大可不必庸人自扰,被一些抽象的,时髦的概念吓住。
融入主流社会确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作为概念,它有存在的价值,并且可以永远形而上学地讨论下去。可是作为行为准则来实施,却有很多困难。
首先,究竟哪儿才是主流社会?是悉尼的Oxford 大街,还是CBD地区的高楼大厦,抑或是东区Double Bay的贵价物资?是一定要与马杂交,还是可以保持驴的本性?是不是一定要得到马的承认与表扬?这口号都没有交代清楚,让我们这些一心想挤进马群的驴很是 彷徨。
其次,融入主流社会有什么标志?是不是能像打防疫针似的,打完了发个证书或贴个标签,这样可以识别有多少人已经融进去了,有多少还没融进去,以使这工作有一个具体的对象和目标。
我觉得警察应该担起这一使命,在街上抄违章车牌的同时,也兼带检查行人的“融入证”,没有的一律课以罚款,这样融入的人就会多起来。
最后,融入主流社会有什么好处?人是自私的动物,这点倒是和驴以及马没啥区别,没有好处的事很难说服人去做。因此融入运动要想取得显著成绩,必须多从益处设想,不然谁会去做这又累又没有好处的事。
所以我建议为那些融入的人加薪升职,对没有工作却有融入热情的人也要多发放救济金,或曰“融入费”。而对那些固步自封,拒不融入的人减薪降职并减少救济金以示赏罚分明。
可问题是,谁能有资格判断谁融入了?谁没融入?判断的标准是什么?这就又回到了前面的两个问题中去,就像[二十二条军规]一样,循环往复,以至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的新的黑色幽默。
驴一旦来到草原上,就不可避免地要与马打交道,不管双方是否情愿,这场驴与马的恋爱还会进行下去,就像[长恨歌]中所言,“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直到大家都面目模糊,进入非驴非马的境界。
也许你会说,那些倔强的马和顽固的驴是很难达到这样的境界了,但是,别着急,我们的下一代是很有希望的。我敢保证, 他们既非驴亦非马,自身面目秉性模糊,但是,咱们也别为他们操心。而且说不定他们面目模糊之后,会寻根寻到我们头上,无限怀念他们的祖先,我们这些具有鲜 明个性的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