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悉尼耄耋老人赵大钝、黄庆辉印象记
作者:赵立江  发布日期:2011-11-13 02:00:00  浏览次数:4002
分享到:
        在悉尼华人社区里,有许多令我景仰的文化长者,年已九旬的赵大钝和黄庆辉两位老先生就是其中的两位。
      先说说今年刚好迈入九十岁高龄的黄庆辉老先生。这些年在悉尼文化界的活动中,经常可以看到干练清癯、慈眉善目的黄老先生。他说起话来不温不火,低声细语、和蔼可亲,走起路来不快不慢,却劲头十足。那时以为他也就是七十多岁,过后才知道已经步入耄耋之年了。第一次去黄老的家是2008年夏季的一天,我为了采访电影明星龚雪,来到了黄老的寓所,因为龚雪在悉尼逗留期间就住在黄老的家里。那天黄老还兴致勃勃地陪同龚雪夫妇一起浏览了悉尼情人港,我看到黄老一天走下来仍然是精神抖擞。黄老的寓所窗明净几,来自海内外的文化人经常在这里驻足雅聚。今年春节前中国驻悉尼总领事胡山特地赶到黄老的寓所给黄老拜年。今年六月的一天,我邀请黄庆辉老先生和另一位九旬侨领郑嘉乐老先生一起到电台接受采访。两位老先生侃侃而谈,一口气和听众聊了将近两个小时。下面就介绍一下黄老的“人生风采”。
       也许来自上海的老年朋友都知道民国时的上海有一个“源城食品铺”吧,可别小看这个铺子,它创业于1917年,专门生产广东潮州式的糕点。黄庆辉就是“源城食品铺”的少东家。祖籍潮州生于上海的黄庆辉在四十年代接手经营管理起了这个家业。从此他为了这个企业的发展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年华。由于选料考究、物美价廉,产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他又采用最先进的材料,对糕点的贮存、包装进行了改革,使源城的食品名气更响。可能不少人都吃过 “老婆饼”,其实这“老婆饼“就是黄庆辉创立并命名的名牌,远销香港及东南亚各地。1949年中秋节,这天正好是源诚饼食店32周年店庆,迎来了祝贺的各界名流嘉宾。著名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赠以茶食泰斗之匾;著名书法家沈尹默挥毫题赠香酥可口、制作精良条幅;音乐家陈灵犀作诗赞曰:甘留齿颊芬,食府出奇军,却喜嘉名锡,正堪遗细君,一时传为佳话。
        后来这个食品厂和黄老的遭遇这里就不表了,反正是经历了一次次政治运动的洗礼和磨练吧。下面说说黄老退休移居澳洲后的经历,他从一个企业家变成了海外华人“社会活动家”。话说1994年,年已七旬多的黄庆辉老先生冒着炎炎烈日,四处奔波。他不会开车,或步行,或坐公共汽车,或乘火车,或搭朋友的汽车。原来,他在为大型活动“澳洲华裔迎春联欢晚会”而辛劳奔波。这是一次在澳洲华界从未有过的创举,他联合了澳洲一百多个不同背景的华人团体,出钱出资出力,并通过多方渠道邀请到了来自中国第一流的艺术家前来澳洲慰问演出,包括了当时被华人所熟知并喜爱的影星刘晓庆、歌星朱明瑛,相声大师马季、刘伟,舞后周洁等人。“澳洲华裔迎新春晚会”先后在墨尔本和悉尼的娱乐中心隆重举行,参加演出的人员达342人。火爆的场面,激动人心的场景,精彩的演出,雷鸣的掌声,欢歌笑语,一派节日的喜庆的气氛。而此时,作为这次盛大活动“组织委员会”主席的黄庆辉老先生却静静地坐在观众席上,疲倦的面容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半年多的时间,他克服了无数的困难,多方奔走,促成了华人社团的团结协作。除了时间和精力的付出,他还搭进了自己的金钱以弥补资金的不足。刘晓庆和马季等明星向他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文学大师梁羽生观后题联盛赞晚会:“春回大地,共把金樽举;域外相逢乐何极,都是中华儿女。观赏羽衣霓裳,更看玉座珠帘,回视澳中友好,多元文化宣扬。”
       这次活动,让人们了解认识了这位默默无闻的老人,看到了他的拳拳爱国之心和热心公益和文化事业的热忱。到今天,已经九十岁的他,仍然担任悉尼诗词协会顾问一职。黄老先生可是认识负责,既“顾”也“问”,凡是诗词协会的活动以及其他悉尼华人文化界的活动,他都是积极参加。黄老还时常挥毫泼墨,去年在悉尼书画家王耀悦的书画展上,我还看到了黄老的大幅书法作品。
        黄老多次被国务院侨办邀请回国观光,88岁还登上了黄山、九华山。今年九月中旬的一天,黄老来电话说,他马上要回国参加国庆观礼。九十岁了,还能坐飞机而不疲不倦,身体还是那么硬朗。我曾问他高寿的秘诀,他说:“不管今天发生多大的事,多么不愉快的事,我睡觉前就忘掉它,明天再解决”。
       还有一位比黄庆辉岁数更大的文化长者,他就是今年九十四高龄的赵大钝老先生。赵大钝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诗人和本地古典诗词的开拓者,深得文化人的尊敬与爱戴。在悉尼北区的中华文化中心正厅中间赫然挂着一幅对联:中华史迈五千载,文化根敷七大洲,内容气势恢宏,字体苍古有力,这正是赵大钝先生撰书的佳作。
       去年十二月的一天,黄庆辉坐我的车带我去采访赵老。赵老居住在西区卡市。步入赵老简朴洁净的客厅,我和黄老没有去打搅正坐在书桌前的赵老,我们静静地坐在沙发上观望着赵老和坐在赵老斜对面的一位女牧师。原来赵老在信仰上已皈依耶稣,女牧师定期前来布道。赵老是那么一副虔诚、认真的神态,让我肃然起敬。约二十分钟后,布道结束,赵老和女牧师告别后,和我们热情地寒暄起来。赵老身材高大,腰杆挺直,行动利落,语调深缓,神态端详凝重,像是在沉思的哲人。赵老谈起他在越南、香港从事教育的经历,如今他的学生遍布世界各地。他也感慨地谈起了当年因越南内战西贡易帜而被迫投奔怒海,曾在美國、台灣、香港等地顛沛流離的经历。他签名送给我一本诗集《聽雨樓詩草》。这是趙老一生所寫、而又尚未散失的几百首近體詩的結集。跨度从一九四三年到二零零八年。经历了抗日战争到越南战争数十年的动乱以及投奔怒海和流离失所,读后为之慨然、叹然。我问赵老诗集为什么叫“听雨楼”?有何寓意?赵老缓缓道来。原来,听雨楼是赵老先人留下的一间小楼,曾屡毁屡建。虽然流离他乡,这楼仍在他在心中所存。特别是小楼所经历的风雨不尽,即便今日“风雨仍然不定,晴明不知何时。说到这里,赵老又踱回到书案前,挥毫书写了《诗集》中的一首诗相送:“风雨山河六十年,尽多危苦却安然,垂垂老矣吾楼在,依旧听风听雨眠”。原来,这风雨,是人世间的风雨,是国家存亡之风雨,是民族危难之风雨,是人民疾苦之风雨。这风雨声,点点滴滴,仿佛击打在作者和读者的心头。
         临近中午,赵老穿戴好衣帽,步履结实地一个人走下楼梯,由女儿开车前去卡市的稻香大酒楼和诗友饮茶会面,我和黄老也随行而去。在酒楼里,早有几位诗友正在等候。在饮茶的同时,几位中年诗友纷纷拿出自己的诗作呈给赵老,恭请赵老斧正。赵老仔细审视,吟哦,沉思,然后拿起笔来在诗稿上圈划修改起来。诗友躬身上前,赵老或就诗的平仄,或就诗的遣词造句娓娓道来,让听者如沐春风。
      赵大钝,黄庆辉,两位可敬的文化老人,一位九十四,一位九十岁,他们的生日都是十一月初。悉尼的文友们准备为二老庆寿,晚学特写此文以祝,并期颐之寿!
 
发表于 2011115日《澳洲新报》“新文苑”版 

上一篇:光棍节的联想


评论专区

怡红2014-11-20发表
立江兄,在这儿遇见您了,别来无恙啊?!
安红2014-11-20发表
经凡夫引荐,得见两位老人,衷心的祝愿两位长者智者经风历雨者健康长寿!
立江2014-11-20发表
谢谢安红、无恙、Yin、怡红。
立江2014-11-20发表
谢谢安红、无恙、Yin、怡红。
立江2014-11-20发表
谢谢怡红,别来无恙,一切顺利。
无恙2014-11-20发表
却原来怡红姐也认识立江啊,怎么不早说?
立江2014-11-20发表
谢谢怡红,别来无恙,一切顺利。
无恙2014-11-20发表
却原来怡红姐也认识立江啊,怎么不早说?
安红2014-11-20发表
经凡夫引荐,得见两位老人,衷心的祝愿两位长者智者经风历雨者健康长寿!
yin2014-11-20发表
又一同
怡红2014-11-20发表
立江兄,在这儿遇见您了,别来无恙啊?!
yin2014-11-20发表
又一同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