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来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强国所发动的战争之所以战无不胜所向披靡,全都是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多胜少,老太太吃柿子---拣软的捏。仗打得这么顺畅,胜利这么轻而易取,当然越打越上瘾,这不,利比亚的事刚完,叙利亚和伊朗就被瞄上了。真是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发动战争,得有个合法性和合理性。能取得联合国授权当然好,没有也不要紧。动武前问问联合国,那是尊重,不是申请。打伊拉克时没得到授权吧,用“多国部队”的名义,不是照打不误?合理性就更好办。打阿富汗,是因为塔利班支持基地恐怖组织;打伊拉克,是因为萨达姆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打利比亚,是因为卡扎菲武力镇压武装平民。欲加之罪,何患无词,狼要吃羊,总能找到借口。
既然轮到了叙利亚和伊朗了,就来看看谁会首当其冲。
叙利亚岌岌可危,因为它跟利比亚一样,有太多挨打的因素:1、叙利亚背后没有与之利益攸关的大国;2、叙利亚也是家族独裁统治;3、阿萨德政权逐渐失去民心;4、叙利亚国内已被扶植起一个平民武装的“全国委员会”;5、叙利亚政府军力量弱,还有军队倒戈;6、阿萨德在阿拉伯世界不怎么待见;7、美国已公开号召叙利亚平民不要放下武器;8、叙利亚是法国势力范围,法国很积极动武,法国一动,北约就会动起来;9、阿萨德政权镇压武装平民的借口现成。其实,打叙利亚就是打利比亚的翻版:先设立“禁飞区”取得制空权,再从空中遏制消灭阿萨德的重装部队,然后保证反对派平民武装的地面军事优势,最后支援他们摧毁阿萨德政权。尽管联合国安理会制裁叙利亚的决议被中国和俄罗斯否决了,但西方强国非要打,谁奈何得了。
然而,打伊朗却不那么简单了,虽然可以套用打伊拉克的模式,但是,除了因伊朗正企图生产核武器所以打它没商量这个借口相似外,在很多方面,伊朗不能与萨达姆的伊拉克相提并论。
首先,伊朗不存在独裁政权。伊朗虽是个宗教神权国家,但它的精神领袖不是世袭的,而是选举产生的。跟西方政治一样,伊朗总统也是靠竞选执政并有任职期限的。这就使西方强国对伊朗动武打击的对象不是个别的独裁者,而是伊朗整个的国家和民族,这样,伊朗人民奋起反抗也就不是为了某人或某政治集团,而是为国家、民族和宗教信仰而战。
其次,伊朗国内的反对派还不成气候,至少还未强大到能够拿起武器反对政府,更没有什么委员会可以取代政府。因此,西方强国就不可能象在利比亚那样在伊朗打一场代理人战争,仅靠空中打击是摧毁不了伊朗政权的。
第三,这几年伊朗吸取了伊拉克和利比亚亡国的教训,没有自废武功,如果西方强国派地面部队入侵,面对武艺越练越强的伊朗的抗击,能否承受得起人员伤亡,那就另说了。何况,弱国抵抗外来侵略,拼的不是武备,拼的是意志和时间。西方强国好发动战争,往往是打得起可拖不起。再者,双方对战争胜利的定义不一样,对侵略国来说,打得对方政权垮台才算胜利,而对反侵略国来说,只要坚持拖到对方撤军就是胜利。
第四,伊朗是阿拉伯世界反美反以色列的旗帜,一旦动武,又会引发阿拉伯世界反美反以色列反西方的浪潮。
第五,伊朗扼守着霍尔木兹海峡石油通道,战争一旦爆发,必然引发世界性的石油危机。
第六,伊朗的存亡还关系到中国和俄罗斯两个大国的重大利益,西方强国如果不顾中俄的反对而强行对伊朗动武,中俄联手支持伊朗也不是不可能的,要是那样,事情就更加复杂。
第七,无论是政治的考虑还是战略的部署,都应该是先打叙利亚后打伊朗。
显而易见,叙利亚是个软柿子,在劫难逃,阿萨德如果死不就范,下场不会比卡扎菲好多少。伊朗却是块硬骨头,西方强国若一定要啃,也要准备被崩掉几颗牙。再顾及到开战后的石油危机,西方强国也会投鼠忌器,多少会权衡利弊三思而行。虽然伊朗可能免不了要受到西方国家其他方面的制裁,核设施也有可能被攻击,但还不致于国破政亡。
尽管现在西方阵营正陷入经济债务危机,但是,有两个道理它们的领导人是明白的:一是不富民也要富军备;二是只有进行胜利的战争或时刻处于战争状态才能救西方。因此,被它们列入动武名单的国家也应该学懂这两个道理:再穷也不能穷军备;只有进行胜利的抵抗并不断地宣示抵抗的意志和决心才能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