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巴士阿叔選特首
作者:孫嘉瑞  发布日期:2012-02-28 02:00:00  浏览次数:2328
分享到:

        唐英年与梁振英参選特首,本來就是一齣未開幕已知大結局的諧劇,「巴士阿叔」陳乙東日前在网上宣佈參加特首選舉,并到灣仔選舉事務處索取表格,更為這台戲平添幾分笑料。
這位因在巴士上与年輕人爭執而一夕走紅的普通市民,揀這個時機出來攪局,非嘩眾取寵也,而是深刻折射出廣大民眾對所謂特首選舉以及參選人的失望与嘲諷。
       在揾食之弦緊繃的香港人日常生活中,往往會有許多調侃幽默和諷刺,有時就反映在深入千家萬户的電視劇和流行歌曲中,社會時尚的用語里,流露出的機智、辛辣,有時真令人叫絕。這些平民式幽默有時較百萬字雄文更具効力,寥寥數語,談笑间剝去虛假偽善的外衣。巴士阿叔參選特首就是這個平民幽默的傑作
       楊艾文、高礼文两位學者曾出過一書《香港特首選舉》,試圖通過對特首選舉的研究,探討二零一七年普選,如何实現符合宪法、人權標準的政制改革,使特首的產生真正體現廣大選民之民意選擇。两位旁徵博引,偉論滔滔,但書生氣十足,脫離香港已回歸大陸這一現實,遠不及巴士阿叔参選這一招擊中要害。
       香港回歸後特首取代了港督,先是蕫建華,曾蔭權繼之。董建華任內被罵得體無完膚,終因「二十三條」辭職,董特首雖為紅頂商人,庸材一個但氣節尚在。到了曾蔭權,不僅學會见中央領導時拿著小本本正襟危坐,畢恭畢敬做筆記,還識得在廉署鼻子底下搞腐敗,坐富商飞機游艇出行,縱警毆打學生、限制言論自由,令香港的核心價值受到深層傷害。
       現在想坐特首這個位的唐英年,連在家中僭建一個酒窖地庫都不敢面對,居然要「賣妻求荣」。而梁振英也是半斤八两,身陷西九事件醜聞,竟然要中聯辦出面游說六名「挺唐」功能界別議員,使有關議案流產保其過關。
       曾蔭權、唐英年、梁振英這些所謂「精英」,連作為一個公務員基本的誠信都值得怀疑,還有討論及檢測他們治理香港的政綱与能力的必要嗎?
        之所以讓這些連基本誠信都未達標的人,得以覬覦特首之位,關鍵在於缺乏民意基礎与公開透明監督的選舉制度。
        香港特首是由一千二百人組成的特首選舉委員會選舉產生的,而這個選委會又由二十四個有競逐界別分組選舉產生。在二十三萬七千名合格選民中,只有六萬五千五百人投票,總投票率僅達百分之二十七。
        不民主的選舉如何在一個相對自由的社會里運作呢?這樣缺乏民意產生的特首,又如何獲得社會各階層的支持執政為民呢?  從董建華到曾蔭權,再到唐梁二人,似乎是一蟹不如一蟹。至於誰能當上,又由誰來決定,香港人心里是明白的。所以才出來一位「巴士阿叔」,在双英争霸中加入一位不知甚麼东东的林乙东,林乙东宣佈他若當選,一定讓七百萬香港人變成最幸福的人,因為他會派給每人四十萬大利市。雖說是幽他一默,却也帶淚,發人深省。




评论专区

读者2014-11-20发表
好一个黄特首!可惜只有if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特首的理想。
黃平2014-11-20发表
最后我光榮隱退,臨退前把特首之稱改為香港總統并規定由人民一人一票選舉產生,又立法規定上任前要書寫保證書-----保證一切以香港市民為依歸,保證絕對堅決不聽北京擺佈
读者2014-11-20发表
好一个黄特首!可惜只有if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特首的理想。
黃平2014-11-20发表
再然后把香港盈余全部分給中產以下香港居民
读者一2014-11-20发表
傀儡之选而已,哪里有民意基础和公开透明的监督的选举制度,即使有,也是过场。
黃平2014-11-20发表
再然后把香港盈余全部分給中產以下香港居民
黃平2014-11-20发表
第四任香港特首将在1200人的小圈子里选举产生。闹剧当正剧,假戏真做。330多万香港选民望票兴叹,被迫看“盗版光盘”。但愿这是最后一张。
黃平2014-11-20发表
然后再向有錢佬征百分之五百的重稅,同吋送一夽半山傍海別墅給所有貧困家庭
黃平2014-11-20发表
第四任香港特首将在1200人的小圈子里选举产生。闹剧当正剧,假戏真做。330多万香港选民望票兴叹,被迫看“盗版光盘”。但愿这是最后一张。
黃平2014-11-20发表
然后再向有錢佬征百分之五百的重稅,同吋送一夽半山傍海別墅給所有貧困家庭
黃平2014-11-20发表
最后我光榮隱退,臨退前把特首之稱改為香港總統并規定由人民一人一票選舉產生,又立法規定上任前要書寫保證書-----保證一切以香港市民為依歸,保證絕對堅決不聽北京擺佈
黃平2014-11-20发表
要是我當上香港特首,首先宣佈香港獨立----政治獨立.司法獨立
读者一2014-11-20发表
傀儡之选而已,哪里有民意基础和公开透明的监督的选举制度,即使有,也是过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