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从陆克文挑战失败看澳洲政体
作者:田地  发布日期:2012-02-28 02:00:00  浏览次数:2966
分享到:
      上周五,陆克文在美国高调辞去澳洲外长职务,踌躇满志地返回澳洲,准备挑战他曾经的副手现在的总理吉拉德。陆克文此举似乎很得民心,因为大多数选民都不看好甚至不喜欢吉拉德;所以陆克文一下飞机,就在他的大本营昆士兰受到英雄般——不,明星般的欢迎。然而,炎热的周末一过,明星般的陆克文就在工党冷漠的党内投票中以31票对71票的大比数悲壮地败给吉拉德。
       要知道,在此前的所有民调中,陆克文的支持率都是远远超过吉拉德的。
       一直受选民拥戴的陆克文却当不上总理,岂不是咄咄怪事!
       好,让我们把历史往前推到2007年的联邦大选,那一年,选民们因为喜新厌旧而把当了十几年总理的何华德赶下台,把年轻而且有着明星风采的陆克文送上总理宝座;然而,陆克文总理的任期还没做完,甚至总理的座椅还没坐热呢,就被工党内部的政变搞了下去,换了吉拉德。这让选民们很不服气,我们选的是陆克文,怎么你们工党说换就换啊?
       这就要说到澳洲政体的漏洞了。澳洲的政体,基本上是照抄英国,唯一不同的是我们没有女皇,但是我们有名义上是代表女皇的总督。澳洲现行的政体有两大漏洞,都和总理这个位置有关:
       一,名义上是代表英女皇其实是由澳洲总理提名也几乎没有任何实权的总督,唯独有权撤换民选总理!前工党强人惠特拉姆就是这一漏洞的牺牲品;
       二,澳洲各大政党党魁的更换,也会影响到澳洲总理的人选。
       实际上,准确地说,澳洲的总理不是民选的。那每次联邦大选我们选的是什么呢?我们选的只是参众两院的议席,也就是说,我们选的只是哪个政党执政,并没有选总理。澳洲的选举法是这样规定的,任何一个政党如果赢得众议院超过一半的议席,那么这个政党就是执政党。注意,后面还有一句话:执政党的党魁自动成为澳洲总理。
       这样的选举法就意味着,你选民不是选择我们工党执政了吗?好,谁当总理就是我们的事了。于是就有了当年的基廷挑战霍克,并顺利当上总理;于是就有了发生在20个月前的,吉拉德把陆克文拉下马的政变;于是又有了刚刚发生的陆克文挑战吉拉德不果。
        如此强奸民意的选举法是不是该改改了呢?



评论专区

安妮2014-11-20发表
新西兰的体制与澳洲差不多,执政党内讧换人就得换总理。总督没有什么权利,还得听执政党的。
tiandi2014-11-20发表
与读者**商榷,总统是需要议会的制约,不过,有参议员制约就足够了,如果总统代表的政党在参众两院都是少数,他这总统还这么当啊?
读者**2014-11-20发表
回田地,民主制度也许没有最好的,美国的制衡机制正是美国人引以为傲的,这让总统和国会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以达成一件事,没能力的断不能为。试想多数派的国会加多数派的总统,少数派的意见将被视为无物。刘瑜在民主的细节里描述了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就是你牵着我的头发,我踩着你的脚,这样避免了多数派多少数派的专政。再加法治和监督机制等等,避免了像文革那样的无序的毁灭性的民主吧。
比读者**少一颗*2014-11-20发表
什么是民主?简而言之,就是少数服从多数。但是,为了保护少数人的利益,也是为了阻止多数人的胡作非为,于是又有了制约。但这种制约,从制度上说,只能从限制总统(或总理)的权力着手,与选举并无直接联系。还拿克林顿做例子,如果克林顿和他的民主党本事大,不仅他当了总统,他的民主党也在参众两院赢得多数,你怎么制约?但我赞成读者**的这一说法:民主制度也许没有最好的,美国的制衡机制正是美国人引以为傲的...
读者**2014-11-20发表
错了一字:避免了多数派对少数派的专政
读者2014-11-20发表
吉拉德只是个傀儡,任人摆布的傀儡。很想问问吉拉德,当这个傀儡有意思吗?好玩吗?
gu2014-11-20发表
谁当总理都是那么回事,我们就不操心了
tiandi2014-11-20发表
美国要改也容易,选举人制不变,但决不能一个州一个州地数,要全国一盘棋,就看哪个候选人在全国赢得多数选举人票数,谁多谁当选。
水性杨花2014-11-20发表
都吃饱了撑的,讨论这个有啥用啊?
跪求2014-11-20发表
西方其他国家的总理或总统是怎么选出来的?比如美国。谁能指点一二?
楼主2014-11-20发表
美国也有美国的问题。美国的总统和参众两院是分开选的。于是问题来了,比如克林顿,他以其个人的魅力高票当选总统,但他所领导的民主党却不甚成功,在参众两院都是少数。我们知道,这样的情况,算是克林顿领导的民主党执政。但克林顿这个总统当的很不爽,处处受制约。相比之下,我还是觉得澳洲的选举制度好一些,只不过要修改一条,执政党不可以随心所欲地更换党魁;又或者,如果执政党由于某种原因,不得不更换党魁,将会自动失去执政权,或者是重新大选。
老财老财老老财2014-11-20发表
好主意,顺便提醒下老财兄,千万别推荐一红或二红当副手,千波也不行,只要是女的,都不行!小心她们在党内搞政变!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的教训...吃一堑长一智...
老财2014-11-20发表
套用习近平的那句话:“人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选举也是。
读者**2014-11-20发表
看来俺只需点个头,这简单。老财不选她们也不行啊,谁让老财还是党代表,替老财悲哀!
tiandi2014-11-20发表
说句心里话,我是真的不大喜欢美国的选举方式,太复杂了,而且也有不合理之处。就说美国总统的选举吧,首先,他选的是选举人(注意:不是议员,议员要另选),然后再根据候选人赢得的选举人票数定输赢——这是其复杂。那么,哪里不合理呢?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说有两个候选人A和B,再比如说W州被分得7个选举人,而A赢得3个选举人,B赢得4个选举人,你们知道会是什么结果吗?W州这7张选举人就都算B的了。所以你看美国选总统时,都是一个州一个州地统计。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我真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统计。
读者一2014-11-20发表
建议把乌坎的选举制度借鉴到澳洲来。
gu2014-11-20发表
谁当总理都是那么回事,我们就不操心了
tiandi2014-11-20发表
与读者**商榷,总统是需要议会的制约,不过,有参议员制约就足够了,如果总统代表的政党在参众两院都是少数,他这总统还这么当啊?
党代表2014-11-20发表
子胡的意见可以考虑,筹建黄军。其实这也不是什么难事,只要二星司令点个头,我就去把旗帜涂成黄色——这是不是就叫做易帜了?
读者**2014-11-20发表
回一颗星,美国的中期选举决定参众两院的议席,这些议员的背后是本洲选民,他们确实为本州选民争取了不少利益。如果国会和总统都被多数派拿下,这也是美国民众的意愿,说明美国此刻需要这个党的执政理念。另外还有高院,地位与国会和总统平行。九位大法官是总统提名终身制,高院中的势力平衡并不轻易随总统选举改变。当年的国父们设计了这个制度,并非绝顶高明,也有很多缺陷,只是考虑到很多弊端,并最大限度的遏制它们。中国人可以想出更高明的制度,中国特色,但是核心只有一个,就是你不能强加给人民,要人民参与,人民监督,否则你连批评民主制度的资格都没有。
读者2014-11-20发表
吉拉德只是个傀儡,任人摆布的傀儡。很想问问吉拉德,当这个傀儡有意思吗?好玩吗?
女人是老虎2014-11-20发表
没啥用,专为消食。
爆料2014-11-20发表
最后投票之前吉拉德对陆克文的民调比例约是60对40。
楼主2014-11-20发表
美国也有美国的问题。美国的总统和参众两院是分开选的。于是问题来了,比如克林顿,他以其个人的魅力高票当选总统,但他所领导的民主党却不甚成功,在参众两院都是少数。我们知道,这样的情况,算是克林顿领导的民主党执政。但克林顿这个总统当的很不爽,处处受制约。相比之下,我还是觉得澳洲的选举制度好一些,只不过要修改一条,执政党不可以随心所欲地更换党魁;又或者,如果执政党由于某种原因,不得不更换党魁,将会自动失去执政权,或者是重新大选。
子胡2014-11-20发表
直接選都未必能選出好人來,何況間接選。非常同意黨代表的意見,現在的這種選舉模式是應當考慮改改了。估計此時此刻的老陸或許也有這様的想法。很多人都以為自己是在選人當老大,結果搞成你是在選黨。如此說來普通百姓手中的選票其實也就是張二等票,自然持票人也就是個二等票持有者,哪怕他是那麽熱衷投票,非常嚮往民主呢。可憐的人儿,其實他只做了一半的主。
读者**2014-11-20发表
这种制度较美国的选举制度让人不习惯罢了,本来让你选的就是执政党党,不是总理,或许说不上哪个好哪个坏。
读者**2014-11-20发表
错了一字:避免了多数派对少数派的专政
子胡2014-11-20发表
司令和黨代表異位而同心,這就好辦了。建議二位由此建立黃軍(居中,別於黃色淫亂之意)滿員之後,就可申請議院席位。一改老是去推舉別人來管,替自己做主的局面,自當老大去為大眾服務(管理眾人)
军座2014-11-20发表
美国为什么不改呢?因为美国太大了,改起来不容易。就说美国的计量单位吧,现在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在用公制(米,公里;克,公斤,吨;毫升,公升),因为它合理,全部是10进制或1000进制;可美国就是不改,偏用英尺,磅,加伦。这也许正是他牛X的地方。
党代表2014-11-20发表
子胡说的对,选民只做了一半的主。
读者**2014-11-20发表
这种制度较美国的选举制度让人不习惯罢了,本来让你选的就是执政党党,不是总理,或许说不上哪个好哪个坏。
读者**2014-11-20发表
总统受制于国会这恐怕是美国民主制约机制的一项。或许越是大国越需要制约,虽然效率低,却避免无可挽回的大错。小国事情简单,或许可以集中一点,高效一点。澳洲这种制度确实让人感觉不爽。
读者**2014-11-20发表
我们不习惯,对于与英国一脉相承的澳洲人可能没什么,因为他们选择了呆在英联邦,如果今后投票改成共和制怕是要改这个选举制度了。
读者一2014-11-20发表
建议把乌坎的选举制度借鉴到澳洲来。
党代表2014-11-20发表
子胡的意见可以考虑,筹建黄军。其实这也不是什么难事,只要二星司令点个头,我就去把旗帜涂成黄色——这是不是就叫做易帜了?
比读者**少一颗*2014-11-20发表
什么是民主?简而言之,就是少数服从多数。但是,为了保护少数人的利益,也是为了阻止多数人的胡作非为,于是又有了制约。但这种制约,从制度上说,只能从限制总统(或总理)的权力着手,与选举并无直接联系。还拿克林顿做例子,如果克林顿和他的民主党本事大,不仅他当了总统,他的民主党也在参众两院赢得多数,你怎么制约?但我赞成读者**的这一说法:民主制度也许没有最好的,美国的制衡机制正是美国人引以为傲的...
老财老财老老财2014-11-20发表
好主意,顺便提醒下老财兄,千万别推荐一红或二红当副手,千波也不行,只要是女的,都不行!小心她们在党内搞政变!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的教训...吃一堑长一智...
党代表2014-11-20发表
子胡说的对,选民只做了一半的主。
安妮2014-11-20发表
新西兰的体制与澳洲差不多,执政党内讧换人就得换总理。总督没有什么权利,还得听执政党的。
军座2014-11-20发表
美国为什么不改呢?因为美国太大了,改起来不容易。就说美国的计量单位吧,现在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在用公制(米,公里;克,公斤,吨;毫升,公升),因为它合理,全部是10进制或1000进制;可美国就是不改,偏用英尺,磅,加伦。这也许正是他牛X的地方。
跪求2014-11-20发表
西方其他国家的总理或总统是怎么选出来的?比如美国。谁能指点一二?
女人是老虎2014-11-20发表
没啥用,专为消食。
读者**2014-11-20发表
子胡的建议不错,推荐老财当党首,子胡财政部长。
爆料2014-11-20发表
最后投票之前吉拉德对陆克文的民调比例约是60对40。
读者**2014-11-20发表
回一颗星,美国的中期选举决定参众两院的议席,这些议员的背后是本洲选民,他们确实为本州选民争取了不少利益。如果国会和总统都被多数派拿下,这也是美国民众的意愿,说明美国此刻需要这个党的执政理念。另外还有高院,地位与国会和总统平行。九位大法官是总统提名终身制,高院中的势力平衡并不轻易随总统选举改变。当年的国父们设计了这个制度,并非绝顶高明,也有很多缺陷,只是考虑到很多弊端,并最大限度的遏制它们。中国人可以想出更高明的制度,中国特色,但是核心只有一个,就是你不能强加给人民,要人民参与,人民监督,否则你连批评民主制度的资格都没有。
gu2014-11-20发表
本人无意对吉拉不尊重,但caucus再次把她推上台,不知是无奈还是另有深意?难怪2GB中有人表示,如果她和艾伯特对擂,自由党连广告公司都不用请了。
子胡2014-11-20发表
司令和黨代表異位而同心,這就好辦了。建議二位由此建立黃軍(居中,別於黃色淫亂之意)滿員之後,就可申請議院席位。一改老是去推舉別人來管,替自己做主的局面,自當老大去為大眾服務(管理眾人)
gu2014-11-20发表
本人无意对吉拉不尊重,但caucus再次把她推上台,不知是无奈还是另有深意?难怪2GB中有人表示,如果她和艾伯特对擂,自由党连广告公司都不用请了。
读者**2014-11-20发表
看来俺只需点个头,这简单。老财不选她们也不行啊,谁让老财还是党代表,替老财悲哀!
Nicky2014-11-20发表
是呀,分析得很对,这种选举确实是在强奸民意。奇怪的是为什么澳洲人让它延续了那么久。
Nicky2014-11-20发表
是呀,分析得很对,这种选举确实是在强奸民意。奇怪的是为什么澳洲人让它延续了那么久。
tiandi2014-11-20发表
美国要改也容易,选举人制不变,但决不能一个州一个州地数,要全国一盘棋,就看哪个候选人在全国赢得多数选举人票数,谁多谁当选。
水性杨花2014-11-20发表
都吃饱了撑的,讨论这个有啥用啊?
子胡2014-11-20发表
直接選都未必能選出好人來,何況間接選。非常同意黨代表的意見,現在的這種選舉模式是應當考慮改改了。估計此時此刻的老陸或許也有這様的想法。很多人都以為自己是在選人當老大,結果搞成你是在選黨。如此說來普通百姓手中的選票其實也就是張二等票,自然持票人也就是個二等票持有者,哪怕他是那麽熱衷投票,非常嚮往民主呢。可憐的人儿,其實他只做了一半的主。
读者**2014-11-20发表
总统受制于国会这恐怕是美国民主制约机制的一项。或许越是大国越需要制约,虽然效率低,却避免无可挽回的大错。小国事情简单,或许可以集中一点,高效一点。澳洲这种制度确实让人感觉不爽。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