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時分接文友电話,告知「薄熙來下臺了」!打開電腦這麼一看,就過去了幾個小時,待寫這篇小文章時,已近凌晨了。望著窗外一片如銀月色,心里很有了些疑惑,从空間上講紐西蘭与中國天各一方,从時間上講去國亦三十餘年矣,為甚麼對報國仍如此念玆在兹,實在是筆墨所難描摹。一向愛藝術、遠政治,筆鋒偶而觸及時弊、歷史的話題,抒發的也是胸臆直抒的感性雜談,而非經世濟人的時評政論。如龍應台所言﹕「我們只是指出問題,至於如何解決那是政治家的事。」
薄熙來下臺是預料中事,唯一令我感到驚訝的是,宣佈他下臺的時機似乎因某種緣故突然提前了。
薄熙來進入權力核心圈子不過短短四年多,除了當商務部長,入主重慶後整出很大動靜,提出建設「宜居重慶」、「暢通重慶」、「森林重慶」、「平安重慶」、「健康重慶」五個重慶,另一方面開展「唱讀講傳」、「打黑」、大下訪与「三進三同」。於是乎有了「重慶模式」,於是乎有了他「十八大入常」的預言。
雖然薄熙來在十七歲就参加「聯動」,成為京畿最凶殘的紅衛兵,但如果因此認定他提倡「唱紅」有复辟文革的居心,未免過於牽強。但我認為他提倡﹝唱讀講傳」所謂紅色經典,同他自年少巳有之的老子英雄兒好漢「血统論」觀點,深入骨髓的太子黨特權等級思想以及高幹子女對黨政軍內部權術游戲的瞭解很有關係。他選擇「唱紅」是針對中國社會亂象樹立的一具精神圖騰。他很清楚無人敢於挑戰与撼動黨國的法統地位与歷史定位,你可以質疑毛澤東,但不可以質疑共產黨,你可以否定「唱紅」,目為它可能導致文革复辟,但你不可以否定革命經典的紅色本質,盡管它充滿暴力、反人性。
薄熙來心里明白,隨著黨國元勛以及前朝重臣一一老去歸西,統領文化精英、經濟精英与政治精英的最後力量,仍會歸於「紅色江山紅色後代坐」這一大格局。以「唱紅」坐實這一格局,鞏固這一勢力。他的政治風險最小,入常機會最大。
這一精神圖騰如果確立,所有的事情就好辦了。因為目下中國領導人面臨的是思想混亂、缺乏理論,過時老舊是拋棄了,却始終未能建立新的而又完整的思想體系。在經濟改革上可以大膽採用西方理論并實踐之,但當權貴利益集團形成并汲納了經濟改革的成果,任何引進西方民主的政治改革嘗試,都可能導致這個大國的民心激蕩思想踫撞甚至動蕩,權貴利益集團也可能失去擁有的權力与財富,這也是中國政治改革之门一直無法開啟的根本原因。
正如一篇文章指出的「薄之所以高舉毛澤東這面有不少污穢的破旗,一是因其理論資源匱乏,二是現今的政權繼承的是毛的政治合法性,毛的政治遺產和經過謊言包裝的形象可以用來作為政治權争的武器。」薄熙來的「唱紅」似乎找到了另一條通道,所以九常委中一度有七人聽他「唱紅」。
新左派更以重慶為陣地,向薄熙來靠攏,尊他為「薄澤东」,企圖通過鼓吹「重慶模式」,重塑意識形態并構建新模式。其實這種公開自己觀念、呼籲尋求支持、重新分配資源的做法,也是現代政治一大特徵」本身并無不妥,它也是从毛澤東獨裁、鄧小平有權專權到集體領導體制的主弱諸候強的產物。
後來薄熙來的下臺,王立軍事件只是導火線,真正把他从權力核心轟下來的,恐怕還是他「唱紅」重塑意識形態的大动作實在過於狂妄猛烈,對中央權威形成嚴重挑戰,况有腦之人都很明白,一旦毛澤東思想再度重提,祭出紅色經典一經對照,今日中國之階級關係將如何劃分?誰將會首先成為革命的對象呢?
中國的問題已經不再是秘密,種種矛盾与危機犬牙交錯此消彼長,包括高級領導人在內都有了危機感,「亡黨亡國」、「生死存亡」等語亦頻頻出自一國總理之口,日前更大聲疾呼警惕「文革复辟」。或許努力維持穩定的中南海諸公,至今未有百年大計,仍然摸着石頭過河,無人敢因為輕舉妄動而將三十年改革開放積累之碩果付之東流。薄熙來的高調強勢,只會帶來破壞。不按理出牌的人,就有可能不得其门而入,無法被接受加入政治牌局了。
這或許是薄熙來將在十八大面臨的關鍵問題。
薄熙來被免去重慶的一切職務,雖說是權争結果,但起碼意味着中國暫時不會向毛時代倒退折返,文革幽魂也暫時不得在神州再度肆虐。但中國目前的問題,已經不是要不要政治改革的問題,而是何時以及如何進行政治改革的問題。
怎麼辦,仍有待解讀。
薄熙來下臺是預料中事,唯一令我感到驚訝的是,宣佈他下臺的時機似乎因某種緣故突然提前了。
薄熙來進入權力核心圈子不過短短四年多,除了當商務部長,入主重慶後整出很大動靜,提出建設「宜居重慶」、「暢通重慶」、「森林重慶」、「平安重慶」、「健康重慶」五個重慶,另一方面開展「唱讀講傳」、「打黑」、大下訪与「三進三同」。於是乎有了「重慶模式」,於是乎有了他「十八大入常」的預言。
雖然薄熙來在十七歲就参加「聯動」,成為京畿最凶殘的紅衛兵,但如果因此認定他提倡「唱紅」有复辟文革的居心,未免過於牽強。但我認為他提倡﹝唱讀講傳」所謂紅色經典,同他自年少巳有之的老子英雄兒好漢「血统論」觀點,深入骨髓的太子黨特權等級思想以及高幹子女對黨政軍內部權術游戲的瞭解很有關係。他選擇「唱紅」是針對中國社會亂象樹立的一具精神圖騰。他很清楚無人敢於挑戰与撼動黨國的法統地位与歷史定位,你可以質疑毛澤東,但不可以質疑共產黨,你可以否定「唱紅」,目為它可能導致文革复辟,但你不可以否定革命經典的紅色本質,盡管它充滿暴力、反人性。
薄熙來心里明白,隨著黨國元勛以及前朝重臣一一老去歸西,統領文化精英、經濟精英与政治精英的最後力量,仍會歸於「紅色江山紅色後代坐」這一大格局。以「唱紅」坐實這一格局,鞏固這一勢力。他的政治風險最小,入常機會最大。
這一精神圖騰如果確立,所有的事情就好辦了。因為目下中國領導人面臨的是思想混亂、缺乏理論,過時老舊是拋棄了,却始終未能建立新的而又完整的思想體系。在經濟改革上可以大膽採用西方理論并實踐之,但當權貴利益集團形成并汲納了經濟改革的成果,任何引進西方民主的政治改革嘗試,都可能導致這個大國的民心激蕩思想踫撞甚至動蕩,權貴利益集團也可能失去擁有的權力与財富,這也是中國政治改革之门一直無法開啟的根本原因。
正如一篇文章指出的「薄之所以高舉毛澤東這面有不少污穢的破旗,一是因其理論資源匱乏,二是現今的政權繼承的是毛的政治合法性,毛的政治遺產和經過謊言包裝的形象可以用來作為政治權争的武器。」薄熙來的「唱紅」似乎找到了另一條通道,所以九常委中一度有七人聽他「唱紅」。
新左派更以重慶為陣地,向薄熙來靠攏,尊他為「薄澤东」,企圖通過鼓吹「重慶模式」,重塑意識形態并構建新模式。其實這種公開自己觀念、呼籲尋求支持、重新分配資源的做法,也是現代政治一大特徵」本身并無不妥,它也是从毛澤東獨裁、鄧小平有權專權到集體領導體制的主弱諸候強的產物。
後來薄熙來的下臺,王立軍事件只是導火線,真正把他从權力核心轟下來的,恐怕還是他「唱紅」重塑意識形態的大动作實在過於狂妄猛烈,對中央權威形成嚴重挑戰,况有腦之人都很明白,一旦毛澤東思想再度重提,祭出紅色經典一經對照,今日中國之階級關係將如何劃分?誰將會首先成為革命的對象呢?
中國的問題已經不再是秘密,種種矛盾与危機犬牙交錯此消彼長,包括高級領導人在內都有了危機感,「亡黨亡國」、「生死存亡」等語亦頻頻出自一國總理之口,日前更大聲疾呼警惕「文革复辟」。或許努力維持穩定的中南海諸公,至今未有百年大計,仍然摸着石頭過河,無人敢因為輕舉妄動而將三十年改革開放積累之碩果付之東流。薄熙來的高調強勢,只會帶來破壞。不按理出牌的人,就有可能不得其门而入,無法被接受加入政治牌局了。
這或許是薄熙來將在十八大面臨的關鍵問題。
薄熙來被免去重慶的一切職務,雖說是權争結果,但起碼意味着中國暫時不會向毛時代倒退折返,文革幽魂也暫時不得在神州再度肆虐。但中國目前的問題,已經不是要不要政治改革的問題,而是何時以及如何進行政治改革的問題。
怎麼辦,仍有待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