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香港特首選舉十分熱鬧,連小小紐西蘭,也有一些「九七」前移民來的香港人,深夜觀看特首競選辯論。一直到選舉揭曉前若干小時,与友人在「萬壽宮」茶飯,同枱五人中有四名是港人,還各自高論滔滔大談了一通特首選舉。幸虧沒有人同我們這枱人打賭,因為當時我們眾口一詞認為梁振英必定勝出,稍後得知的結果的確如此。
這次特首競選中双英對决里加多了一位何俊仁,話題自然从豪宅僭建和西九填海的誠信,逐步延伸到香港價值觀等的政治層面范圍。但是我們不能不注意到,三位候選人盡管有不同政綱和不同訴求。他們又打著共同的旗號,那就是在二零一七年實現特首和立法會雙普選。
現在梁振英在抗争非議声中登上這個七百萬人口特區的寶座,他今後五年間面對的最大問題是甚麼呢?!
就是如何在五年後實現雙普選!
只有五年時間,要从目前的「小圈子」選舉到「大圈子」普選,的確有許多工作要做。作為香港特首,如何在港人民意与北京旨意之間,找到微妙的均衡点,整理出一套既合民意又順旨意的双普選方案來,是對本任特首的一個嚴峻考驗。
其實這也是本届特首選舉最關鍵之處,所以才有中聯辦幹預選舉以及京畿大員南下隔河遙控固票挺梁之并非捕風捉影的傳聞。如果由一個無法駕馭的人當選特首,很可能會堅持「港人治港」,順應近十年來越來越強大的民主呼聲,在雙普選問題上挾香港民意与中央討價還價甚至對抗,搞出一個控制不了雙普選制度來,將香港變成一個民主選舉的政治高地,香港双普選對政治體制一直踟躕不前的大陸,就很可能產生示范效應,催生大陸民眾的民主訴求,從而影響內地政治生態。
在這方面唐英年注定要敗給梁振英。
正如一篇評論指出的﹕梁振英的當選,一方面表露香港左派勢力集結已見端倪,但梁振英多年受大陸培植与支持的背景,以及他本人過於明顯的左傾觀點,在另一方面也影響了他在今後五年為香港人爭取民主難有建樹。
即使是本次「小圈子」選舉,梁振英得票也不到六成,另一边厢的港大民意研究計划主辦特首選舉「民間全民投票」竟然有二十多萬民眾参加,而且百分之五十四的人投了棄權票。
梁振英在得不到廣大民意支持与認同的情勢下出任特首,面臨着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引領香港平穩安定地實現二零一七普選?!
二零一七年香港特首和立法會雙普選是一場代價昂貴影響深遠的政治遊戲,他玩得轉和玩得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