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说说“脸厚”与“脸薄”
作者:郭军平  发布日期:2012-11-28 02:00:00  浏览次数:2470
分享到:

人的脸本来不应该以尺度来量,可是在生活中常常听说“脸厚”与“脸薄”等词,好像人的脸还真的有厚有薄之分。当然,从生理上讲人分胖人与瘦人,一般胖人与瘦人的脸薄厚自然是不同的。这就说明脸厚与脸薄的确是存在的。这样的说法看来是没错的。不过,就人们口头上经常说的脸厚与脸薄却不是以人脸的胖瘦来说的,不用饶舌,自然指的是言外之意。中华民族是一个善用比兴的一个民族,也是一个善于运用形象思维的民族,这“脸厚”与“脸薄”那么通常是比喻什么呢?

我们先看一个句子:“人活脸,树活皮。”人怎么活脸,这好像有点想不通,那么就只好以我们老先人打的比喻去入手。“树活皮”这个道理不用解释大家自然明白,倘若揭去树的皮,树木就会枯萎,就会死去。现在这个比喻把脸提到和树的皮的地位,可见脸的确重要,意思是倘若人不要脸了,那么难以活下去。可见“面子工程”人是非常重要的。这就引发出中国人很重面子的事情。因为重面子,所以中国人讲究人情,讲求礼。倘若谁做出了违犯礼的事情,那一般会被认为不要脸。诗经《相鼠》有言: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这就相当于说你活着都不顾什么礼了,那还不如死了算了。把礼提高到了这么重要的地步,那么你就看这个脸重要不重要。

话虽然是这么说,可是生活中却有那么一些信奉厚脸皮的人,我们不是有人著作《厚黑学》吗?记得在九十末曾经流行一时,《厚黑学》教主李宗吾先生还特别把这个厚和黑结合历史人物,特别是《三国演义》里的人物刘备和曹操的厚和黑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大概李宗吾先生有讽刺世事的意思,但是没有想到的是讽刺的结果并不是那么尽如人意,这就像写《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生本来写这么一部书是劝世的,谁想到到了悟性不高的二流读者或者三流读者眼里变成了淫书,变成了禁书,这也真是可悲的事情。

李宗吾先生是民国人氏,写厚黑是有深刻的社会感触的,也是有一定的社会土壤的,谁曾想到李先生总结的厚黑理论不小心让那些二流读者或者三流读者贩弄过去,竟然变成了生存处世之道。我想李先生在《厚黑学》里面自称厚黑教主,本来是文人的自谑,是文人疏荡不羁的一个写照,这就好像三国时的祢衡击鼓骂曹一样,或者是刘伶的以酒鬼自称一样,并没有多少疯意,而其实不过是对世事不满的一个写照。

我想李先生绝没有去教唆人家子弟做厚黑教徒之意,有过自己办所厚黑教堂的想法,谁曾想,李先生把这世人的厚黑本领揭示出来,不知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世上却就有大行厚黑一套的,汽车不小心撞到了人,肇事者不是急忙把人送到医院予以治疗,而是倒车再碾一次,碾不死的,还要下了车来用刀来捅死,这是发生在二十一世纪繁荣而又文明的故都的一件真实的事情。这让人想起来真是有点心寒。倘若这黑的一面已经错了,我们可以不去计较,那么却又有人竟然为这“黑”的行为者去辩护,这就不能不让人不想到“厚”了,天理昭昭,即使有多么大的理由想到这件事都应该为黑的行为者的行为而感到蒙羞,哪能出现学人联名的事情呢?这真是厚到了极点。这真不能不让人感到悲哀。

有人说,社会真是一个大染缸,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染于朱则朱,这话不无道理。荀老先生不是也说过:“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吗?在一个缺失了信仰的时代里,当世人都信奉赵公明,信奉黄白之物的时候,也难怪坑蒙拐骗,假冒伪劣,到处横行,不知这些人先是厚了脸皮还是先黑了心,反正按照“人活脸,树活皮”的理论来理论,恐怕要死上一千次,但是他们不仅不死,反而还活的有滋有味,这真可算得上脸皮之厚了。而还有一种,脸皮之厚到了以耻为荣的地步,卖官鬻爵,信奉不拿白不拿,不吃白不吃,尸位素餐,鲸吞海吃,把公器变成了谋一己之私的工具。

话说回来,其实人最初都是看重脸皮的人,这种看重表现在脸皮薄,爱面子,自尊心强,知荣知耻,爱憎分明。可是不知到了什么时候,这些尚且很美好的东西到后来竟然就一点一点地丧失了。而这种丧失的明显变化就是羞耻感的丧失,荣耻不分,甚至有的以耻为荣,脸皮厚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呜呼,脸皮之厚薄的变化实在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是一个大问题.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