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紐華作協”的文友們攜眷在大衛王的家進行了一次聚餐活動。
下午 3:00開始,眾文友都陸續來到了王府。南太井蛙帶著他的蛙妻來了,林慧曾帶著林太來了,穆迅帶著穆太來了,橋人帶著他的年輕貌美的妻子來了,老朽我也帶著老妻來了。立言和安妮兩位女士,剛剛從國內旅遊探親回來不久,已有幾個月沒與大家見面了,這次也來了。尤其讓人高興的是,珂珂女士身體欠佳,即將住院治療,這次也來了。著名記者毛芃女士是個大忙人,雖然遲到了將近一個小時,可不早不晚恰在大家剛剛舉杯時也趕到了。
此次與會的還有本協會的兩位朋友:一個是我們的老朋友中文報紙《華頁》的老闆蘇文德先生。多年來,蘇先生對我們幫助很大,與我們也相處甚歡,曾經多次與我們聚會了。另一個新朋友是廣州大學文學院年輕的女教授周文萍。周教授致力於海外華文文學的研究,去年就因採訪與我們有過接觸,應該不算是“新”朋友了。
只可惜艾斯、李蘊、薇薇等文友因事未能與會。
大衛王的太太為大家忙活吃的喝的,一幫“寶眷”,也挽起袖子來幫廚。而12個“半”文友,則在客廳海闊天空,大吹特吹,氣氛十分熱烈。在座的文友,以老朽70歲數最大,而以周教授和橋人兩人最為年輕。可按學識水準,似乎是一代強過一代。讓人更為驚奇的是,大衛王才6歲的兒子不時插話,並常有驚人之語。例如竟然敢於評論海峽兩岸電視節目的水準,說是大陸的還是比台灣的要好些;還斬釘截鐵地說,釣魚島是中國的領土!真地是孺子可畏,將來定然是個厲害的角色。我所說的12個“半”中的這半個,便是這位“後生哥”了。
文友們也議論了最近發生在本地網上冒他人名發貼的事件。覺得這事太過荒唐,幹這樣事的人太不光明,太沒有人格。還有文友提議再出一本本協會會員文集。距上次文集《碧海拾貝》出版至今,已經過去一年半多的時間了。這期間文友們筆耕不輟,每人都有十幾萬至數十萬文字問世,大家覺得確有必要再出一本文友文集了。於是大家獻計獻策、七嘴八舌,把出文集的事大致策劃了一番。這本文集何時能問世,這就要看大家的努力了。
“紐華作協”的文友們,多年來在我們的新的家園新西蘭,致力於華文的文學創作,為弘揚優秀的華文文化,也為豐富新西蘭的多元文化,做出了貢獻。目前奧克蘭有《華頁》、《中文先驅報》、《新西蘭聯合報》三大免費的華文報紙。這三大報紙質量高,發行量大,為本地華人社區提供了豐富的諮詢和精神食糧,這在中、港、台以外的世界,還是少有的文化現象。本協會文友,以及另一個文化團體 ---- “華文文化協會”(原文化沙龍)的一幫文友,是支撐這三大報紙的主要寫手。盼望兩個文化團體在一起來一個更大的聚會,也海闊天空一番,胡吹亂砍一番!
下午 3:00開始,眾文友都陸續來到了王府。南太井蛙帶著他的蛙妻來了,林慧曾帶著林太來了,穆迅帶著穆太來了,橋人帶著他的年輕貌美的妻子來了,老朽我也帶著老妻來了。立言和安妮兩位女士,剛剛從國內旅遊探親回來不久,已有幾個月沒與大家見面了,這次也來了。尤其讓人高興的是,珂珂女士身體欠佳,即將住院治療,這次也來了。著名記者毛芃女士是個大忙人,雖然遲到了將近一個小時,可不早不晚恰在大家剛剛舉杯時也趕到了。
此次與會的還有本協會的兩位朋友:一個是我們的老朋友中文報紙《華頁》的老闆蘇文德先生。多年來,蘇先生對我們幫助很大,與我們也相處甚歡,曾經多次與我們聚會了。另一個新朋友是廣州大學文學院年輕的女教授周文萍。周教授致力於海外華文文學的研究,去年就因採訪與我們有過接觸,應該不算是“新”朋友了。
只可惜艾斯、李蘊、薇薇等文友因事未能與會。
大衛王的太太為大家忙活吃的喝的,一幫“寶眷”,也挽起袖子來幫廚。而12個“半”文友,則在客廳海闊天空,大吹特吹,氣氛十分熱烈。在座的文友,以老朽70歲數最大,而以周教授和橋人兩人最為年輕。可按學識水準,似乎是一代強過一代。讓人更為驚奇的是,大衛王才6歲的兒子不時插話,並常有驚人之語。例如竟然敢於評論海峽兩岸電視節目的水準,說是大陸的還是比台灣的要好些;還斬釘截鐵地說,釣魚島是中國的領土!真地是孺子可畏,將來定然是個厲害的角色。我所說的12個“半”中的這半個,便是這位“後生哥”了。
文友們也議論了最近發生在本地網上冒他人名發貼的事件。覺得這事太過荒唐,幹這樣事的人太不光明,太沒有人格。還有文友提議再出一本本協會會員文集。距上次文集《碧海拾貝》出版至今,已經過去一年半多的時間了。這期間文友們筆耕不輟,每人都有十幾萬至數十萬文字問世,大家覺得確有必要再出一本文友文集了。於是大家獻計獻策、七嘴八舌,把出文集的事大致策劃了一番。這本文集何時能問世,這就要看大家的努力了。
“紐華作協”的文友們,多年來在我們的新的家園新西蘭,致力於華文的文學創作,為弘揚優秀的華文文化,也為豐富新西蘭的多元文化,做出了貢獻。目前奧克蘭有《華頁》、《中文先驅報》、《新西蘭聯合報》三大免費的華文報紙。這三大報紙質量高,發行量大,為本地華人社區提供了豐富的諮詢和精神食糧,這在中、港、台以外的世界,還是少有的文化現象。本協會文友,以及另一個文化團體 ---- “華文文化協會”(原文化沙龍)的一幫文友,是支撐這三大報紙的主要寫手。盼望兩個文化團體在一起來一個更大的聚會,也海闊天空一番,胡吹亂砍一番!
2013 年 2 月 4 日於奧克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