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
没有哲学的眼光,一个诗人只能吟花咏月,顾影自怜的浅薄文人。
但不能把诗写成干巴巴的格言或警句,而成为某种说教,
这个误区,将导致哲理诗的悲剧。
十八
当一些诗人开始用反讽、调侃等手法搅乱诗歌秩序、庄重与和谐时,要善于利用想象力,将平凡朴素的客观事物,变得诗意盎然,而不去作那种构造精美,但内容肤浅庸俗的诗作,
这正是做人作诗的机智所在。
十九
诗歌必须剔除芜杂与浮躁,铸造厚重与精炼,进入大智若愚的境界,逐步由热情向着冷静,由纷乱向着理性进行自我调整。
现代诗歌千人千面,风格各异,其表现领域正在无限扩大,已演变成一门开放的艺术。而诗人对于宇宙人生,须出乎其内,又出乎其外
二十
中国式的好诗,必须是现代化加民族传统,而诗歌形式,必须克服散温无度。多元化不是无元化;创作自由不是创作无规。像现在那些所谓“身体语言、下身写作”之类的离奇的诗,是不会受读者欢迎的。
二十一
现在孩子们还读着的“床前明月光”,仍然是那么优美动听,千百年来,古典诗歌不断哺育我们的心灵,让人变得高大和诗意。现在不是有些诗人想干脆回到“古典”去吗?因为当前古体诗越来越受欢迎。但是回到“古典”、回到旧体诗,就能重塑诗歌的辉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