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有钱人蒙冤后的贡献(六)
作者:进生  发布日期:2013-08-13 02:00:00  浏览次数:2529
分享到:
       陈家老老少少用远非常人能够想象的坚韧,恪守着中国底层平民百姓对国家法律的敬畏,以及自觉地认为对许下的诺言要有诚信的道德底线, 而没有继续上访。这场持续十几年的维权之旅似乎戛然而止。
      但一份隶属共和国官方的“扣押五台点焊机的清单”突然浮出水面,彻底刺痛了陈家人已经十分伤残危殆的神经。那是“最后的一根稻草”,有着共和国法律的千钧力量,陡然压垮了这一族已经过于长久地跋涉在茫茫浩瀚沙漠,长久得不到水源补充,却不得不背负着卸不下的沉重负载的衰老骆驼们,他们再没有力量抵抗了,唯有再次准备以死抗争!这世道,难道就不肯给他们生的一丝留恋?!
       一个问题,当年(当年啊!)常德市委常务副秘书长肖朝进一针见血地说:“此案的受害人之多,牵涉面之广,搞成现在这样的严重后果是因点焊机被抢所致,这是整个案件的源头……一定要把此案的导火索即点焊机被抢的事实真相查清,把此案办成铁案。”
是谁抢劫了当年的陈东红夏应旺?盖有常德市检察院反贪污贿赂局公章的“扣押清单”给出了答案。铁证如山。
还必须记起:当年常德市检察院曾道貌傲然地提请抗诉,认定汉寿县法院判决在采信证据方面程序违法的事实吗?苍天无语!山该坍塌地该沦陷啊!
  2010年12月15日,有个55岁的夏应旺,罹患癌症去世。夏正是当年与陈东红一起购买点焊机的生意伙伴。一个遭抢后便沉默的湖南汉子。
  2009年,在夏去世前一年,夏应旺在接受律师调查时说,1993年,他联系上四川一家生产点焊机的公司,四川方面同意供给5台点焊机,但提货时先付3万元货 款,余款售后付清。他找到酉港信用社主任刘平巨协商贷款,并承诺点焊机销售后,与信用社共享利润。刘答应,但提出两个条件:以陈东红名义向信用社贷款3万元;信用社员工带现款到四川提货。
       1994年4月,5台点焊机运回存放在酉港信用社。夏应旺说:“信用社刘主任对我说3万元贷款是以陈东红的名义贷的,但具体怎么贷的我不清楚,也没见过这笔钱。”
       1994年6月,陈东红、夏应旺、信用社主任刘平巨及司机黄述涛4人乘坐酉港信用社的公车,将5台点焊机运至常德市区交易。
  2009年,在夏去世前一年,夏应旺在接受律师调查时说:“销售也是信用社做主,最终点焊机去向我不清楚。”
  陈东红回忆称,车行至常德市武陵区青年路时,3辆面包车逼将过来,将他们截停,下来十余人,“其中一人身穿制服,其他人便装,手臂有文身。”对方将他与夏应旺狠揍一顿,搬走5台点焊机,警告不许报案。他一直以为遭歹徒抢劫,自认倒霉。
  在陈家漫漫申诉岁月中,作为当年贷款当事人之一,除了必须回答的律师询问,夏应旺一直保持沉默。
  夏应旺去世后,其妻清理遗物,发现一张盖有常德市检察院反贪污贿赂局公章的“扣押清单”。单据显示:1994年6月12日,搜查人(李金泉、刘保安),扣押了被搜查人(陈东红)移动式点焊机5台,合同单价3.3万/台。
  2011年2月,一直默默地看着陈家苦难无边而又无法援手的夏应旺的寡妻,这个善良的妇女, 灵魂却从此陷入不安的女性,将盖有常德市检察院反贪污贿赂局公章的“扣押清单”默默交与陈家。她真的一无所知。她死去了的丈夫夏应旺何时何处取得扣押清单?为何一直没有示众?逝者已逝,独自带走了他知道的那一部分。但她知道,面对她熟知的苦难的乡亲,她必须要有勇气有她自己的回答。
  扣押清单上,还盖有李金泉个人印章。李现任常德市检察院反贪局局长。刘保安身份不详。
  目睹这张使人敬畏的官方“扣押清单”,陈家人百感交集,所有不幸终于找到源头。
  “就是要搞清楚,市检察院当年为何扣押点焊机?”陈东红说,如是赃物,应由公安扣押;如是走私物品,则由海关扣押。还有一点他至今不明:当年他们销货的时间、途经路线,市检察院如何知悉?
  (2011年?)3月份,他们奔赴长沙,向湖南省人民检察院申诉。5月下旬,湖南省人民检察院派员来常德市检察院,敦促该院处理陈家申诉。6月1日,常德市检察院表示,一月之内,必给陈家人答复。
  但答复没能等来。陈家人重燃的希望破灭。集体自杀成为他们的表达方式。自杀啊!集体自杀!
  7月6日,童碧秀、陈东红、陈向平、陈盛玲、陈向一等5人出院。常德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牵头的工作组与陈家人协商,承诺两个月内给予答复。次日,童成凯被汉寿县政府人员强行送入酉港养老院。老人子女表示不赞同,但无能为力。
  只有陈美元老汉还躺在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里,形容枯槁。他的思维已经混乱,护士给他换药时,他会猛地扯掉插满身体的胶管,血液涌流而不顾,大声叫嚷:“你们都是法院的人,都是坏蛋。”
       感谢当年的南都记者,我依然记得他的名字,没有他,我永不会知道这一切,今天我也才能在他的文字的基础上复述陈美元老汉他们一大家族的苦难。自那年上网看到后,我十分震惊,世道险恶超出常人的能够想象。使人不能接受,绝不!尤其打开中央电视,忽然同革命样板戏《白毛女》相撞,人会陡然想起陈美元老汉一家,幸亏相貌不详,但阴影一直挥之不去。虽然,即使现在,我也不知这惨绝人寰的事件最终是否会有结果,才过去一年多吧?人不能要求太高,欲速而不达。所以还不敢问陈老汉可能安度晚年,他的子女在他们诞生的土地上终于“苦海有边”?写下这些后,我轻松了许多, 但还没有轻松到可以调侃调侃恶棍们的地步(所以我打心眼儿里实在喜欢那个上海老鳖,他演的是喜剧,开销也不大,却迎来13亿人民的欢呼。)只是想,苍天你可以无语,总该默佑如此领了您的精美良民证而能如此久经考验的“中国道地良民”了吧?
       我问自己,假如我有足够的权力,我第一时间会干什么?
      我会下令,在天安门广场,让共和国的12门礼炮,为一个极其普通的湖南妇女鸣响,为夏应旺的寡妻,这个善良的妇女鸣响共和国最高的礼遇:12声炮响!
       我会提请人大讨论,以共和国的名义,以“成千上万在我们的前头牺牲了的先烈”的名义,将陈美元老汉他的苦难家族,接到那个海滩(见鬼了,怎么也想不起那个中央首长们度假兼办公的地方的名字,只能想起什么‘秦皇岛外打渔船,一片汪洋都不见’这句当年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诗句,谁是作者?),那地方将永远为他们敞开大门,一旦他们去度假,中南海医生立即要奔赴岗位。
        至于所有的开支由谁承担,我忽然想,是否应该询问一下上海滩上的韩正先生,他会有好主意。
        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奇怪地想到这句无厘头的话,或许我是该把它提升到“宗教信仰的高度”了。



评论专区

进生2014-11-20发表
该企业家有个女儿,正在为枉死的父亲鸣冤,死者生前委托的律师也在继续努力。我个人模糊判断,里面又是无法无天。坊间也流言纷纷,甚至说其实是被摘了器官的。我想这可能不会,还是他的财富引动了权贵们的革命欲念吧?所以选他为第三个典型例子。恳请帮助。先谢过。
瑞门2014-11-20发表
那么多人,总会有些人,与众不同。其多样化的趋势,不可阻挡。
进生2014-11-20发表
为慎重起见,又回去看了肖渥拉先生的诗作:《自己的历史自己写》。拜读了。很认同其中的寓意,以及:“一个人的脚印微不足道,但可以见微知著,书写出一个时代的缩影》。
进生2014-11-20发表
中国,在这眼面前的10年,如何过一道关口,就看远超过13亿人的各自的脚印了。我愿意为之祝福。
进生2014-11-20发表
而且,希望之光如此炽烈,那些农民致富的频道,现场直播或采访,那些质朴的故事,给我全新的中国观感。
进生2014-11-20发表
还有就是《中国好声音》。两期八位导师,让我由衷地敬佩。太光明强劲了。所有走上了的参赛选手,一句句话,一张张脸,真诚地直视着,无论是挫折还是失败,追求是那么坚持,发自内心的爱。毫不萎顿,毫不造作。
瑞门2014-11-20发表
将之看小,就不用反腐宪政。将之看大,就要相应防范火山。
进生2014-11-20发表
首先感谢澳华网,连续刊出,已至《之六》,但写《七》遇到了一道坎。我记得不久前上网看到一道消息,国内最近处决了一位民间身家过亿的企业家,行刑之突然,尽然连家属都没有通知,还托词是犯人自己的意思。我没记住名字,查了几小时都无果,我真的不熟练上网。有哪位读者能帮帮忙,指点一下的?
进生2014-11-20发表
我是不管它看大还是看小,出于个人角度,一收入《域外的歌》第三册,二收入自己的双语文集《杂文集》,留个自己的子孙,免得他们不清楚自己的祖先所由来的国度曾经有过怎样辉煌的前后不可分割的两个30年,将来他们也可据此比较不同的资料来源。
进生2014-11-20发表
灵魂的追求啊!中国正在成为一个拥有世界上最丰富伟大歌喉和卓越声音的国家。看这类节目,舒服极了。胜过喝人参汤。
进生2014-11-20发表
还有,前不久澳华网上有篇文友的文章《自己的历史自己写》,可有此幸运的中国人并不是滔滔如黄河水,这也是我不用代词,直接把受难者的真名实姓纳入笔下的动机,以表我同样一介平民的同情与无奈。至于达官贵人一视同仁,人渣就更不用说了。若能让他们动动恻隐之心,能效秦侩子孙般知耻,从此改名改姓,我愿意为如此的子孙祝福。否则,这天真让他们一手遮住了。
进生2014-11-20发表
问题就显现在同一个道理上:这么多人,中国的政客,怎么整体就给人如此污糟猥琐的感觉呢?《中国的好声音》选手们共同的心声就是感觉到这是一个真正为中国好声音搭起的舞台,这鼓舞了他们这些默默无闻但爱好音乐的人们。道理不也一样,可以用来观照中国的“政客舞台”。天壤之别。
进生2014-11-20发表
奥,查找到了,受难者叫曾成沙,其女曾珊。网上铺天盖地的文章信息。《七》只能截取要点,主要以立此存照为目地。至于那些人渣,我想他们早已寝食不安了。
进生2014-11-20发表
但诗作中有些字眼,我解读时自己的感触是很不以为然,我自己不如此想。比如:“十分淡定”,为什么?因为:“真理始终战胜缪误”?“始终”两字太过空洞而且逍遥,貌似强大其实机巧。就以“见薇”的视角窥进“始终”沿续的时间与空间,那里山般垒起的只是无辜者的苦难,顶端只是辉耀的皇冠,那里盛行被强权用各种手段化解的指向他们罪孽的仇恨。如果在“见微”一下“各种手段”,那里“文化”就有万紫千红了。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