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用熊猫比拟中国?
用熊猫来比拟中国,主要是因为熊猫具有和平可爱的形像和大智若愚的拟人化性格。
“熊猫”属熊科,有熊之憨态可掬,更有猫之惹人喜爱,当地老百姓习惯上看作是“像猫一样的熊”,故名。熊猫是几千万年前原始时代就生长在中国的动物。它的祖先是剑齿象,曾与恐龙共处于白垩纪,恐龙因气候变化找不到足够的食(植)物而渐渐灭绝了,而它却能改肉食为杂食,得以适应新的环境,继续繁衍生息;它后来又作为弱者与剑齿虎等肉食动物同一时代,为了躲避强者的猎杀,它选择了长江上游海拔2600至3500米的高山深谷的茂密竹林作为庇护自己的场地,并改杂食为植(竹)食,才幸运地孑遗生存至今,而强者剑齿虎等猛兽早在几十万年前就灭绝了。
熊猫虽已不是肉食动物,但仍然保持着其祖先遗留下来的像解剖刀那样锋利的犬齿和爪子,虎豹狼等来犯之敌都得怕它三分。不过,除了专门打洞吃竹根、毁坏竹林的“竹鼠”之流外,没有其他动物与它争夺竹子,这种称心如意的生存环境决定了它的和平的天性,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大家相安无事。
华民族“和为贵”的处事风格的形成也是跟特殊的地理条件相关联的。中国地大物博,农耕文化发展较早,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特产丰富,同时拥有广阔的地理屏障(太平洋、喜马拉雅山),使中国形成了安于现状、包容异族、和平中庸的民族特性。万里长城就象征着重于防守而不喜欢扩张的民族性格。明代从1405年至1433年的28年间,朱棣皇帝派郑和统领240多艘海船和27400名船员,七次远航,从西太平洋穿过印度洋,直达西非和非洲东岸,访问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人民的友好关系。这个伟大的和平远航与后来发生的世界范围内的殖民主义掠夺和扩张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爱好和平的民族风格在反对侵略的战争中也可见一班。在60多年前的朝鲜战争中,参战的美国、韩国和朝鲜都曾被指责虐待和屠杀战俘与平民,而唯有中国例外。中国人民志愿军尽到了国际人道主义的责任,获得了全世界人民的高度赞扬。
人类偏爱熊猫,不仅因为熊猫是非常珍贵的活化石,是无以伦比的中国国宝,而且更因为熊猫象征着和平,代表着最后的胜利者。熊猫那种“没有肉吃我就啃竹子、地面不安全我就学爬树、平原跑不过天敌我就上高山”的生存之道,这正是中国古圣人老子所主张的“大巧若拙”和儒、道两家所推崇的“大智若愚”的精神。
“大智”是大智慧而不是小聪明,“若愚”就是表面上好像很迟钝、很吃亏,看上去傻呆傻呆的,其实在根本大事上总是高瞻远瞩,胸有成竹,不露锋芒,做得出色、成功、可持续发展,最后的胜利总是非她莫属,她总是笑在最后。
中华民族并非不曾失败,但却总是最后胜利。华夏文明在世界四大古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中国文明)中是唯一能够穿越悠悠数千年时空而延续至今的文明,而其他三个古文明都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尤其是外族入侵)中断和消亡了。华夏文化最初是汉(族)文化,后来不断吸收与融合其他少数民族和外来民族的文化而发展为中华文化,比如来自印度的佛教文化早已被中国所吸纳和改造而变成了是中华文化自身的组成部分,而印度原本来源于少数民族的佛教文化至今已不复存在。中华文化之所以最长寿就是因为她最包容。
据说,曾经叱咤风云的拿破仑在遭到滑铁卢之败后被囚禁在大西洋南部的圣赫勒拿岛上时,常常哀叹自己知道中国的<孙子兵法>太晚了,这是何故呢?原来<孙子兵法>讲的很多都是怎样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以柔克刚、以不战而屈人的战略战术,那大智若愚的思想和实践为西方军事史上所罕有,令拿破仑在痛定思痛中感慨系之。
二次大战中不可一世的日本最终以战败投降而告终,可是日本人至今只服输于美英苏而不服输于中国,这又是何故呢?原来当时日本是一个法西斯强国,而中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弱国,日本有强大的海陆空三军,而中国只有装备落后的陆军(海空舰船、飞机因极少而不成军),这么一比,好像中国只有以卵击石、坐以待毙的命,可是中国居然最后战胜了日本,为日本人所不可思议。其实,他们始终都没有弄明白:日本的侵略帮了中国的大忙,教育了精神麻木已久的中国人,把中国各阶级、阶层、政党、地方实力派和不同军事集团都调动了起来,弱国国民的许多弊病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自动地得到医治,“爱国须抗日、抗日即爱国”成了每个有血性的中国人的肺腑之言,愚昧无知的中国人变成了大智大勇的中国人,这种无形的力量是多少有形的飞机大炮也不可比拟的。
大智若愚不可避免地带来马马虎虎。像熊猫边吃边拉(不注意净化环境)、呼呼大睡(缺少忧患意识)、行动慢腾腾(保守而不思进取)那样的马虎,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也曾经有过。我们中国人很早就发明了两轮车,却未能再跨过一步之遥去发明四轮车,为什么?因为马虎。我们中国人很早就发现了阴阳两极的自然和社会现像,可我们就是不能进一步深究而发现正负电子,为什么?因为马虎。我们懂得海上的潮汐与月亮有关,却迟迟不懂得月亮绕着地球转的科学道理,为什么?因为马虎。我们发明了火箭,却不能总结出火箭的原理进而发明实用的武器和飞行器,为什么?因为马虎。马虎害得我们中国人在历史上落后挨打啊!
然而,马虎是具有两重性的,既有不讲效益的缺点,也有落落大方的优点;既有粗心大意的坏处,也有宽容大度的好处;优点与缺点、好处与坏处都结合在一块了,形成了民族的一种血液、一种根性、一种传统的品格。我们所要做的是,要正确的分析之,而不要简单地肯定或否定,尤其要注意克服讲民族文化传统专挑好的讲而不讲差的那种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