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走向世界與文學翻譯
"2013年澳大利亚华人作家节"于8月31日圆满落下帷幕,墨爾本各界文學愛好者與知名作家近120人出席了本屆作家節開幕式。此次作家節特別邀请了中国三位著名作家和記者趙麗宏、邱華棟和劉一達,悉尼大學著名漢學家、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鍵的《靈山》英譯本作者Mabel Lee教授,澳大利亞知名作家歐陽昱出席會議並作主題演講,新州和西澳知名作家進生、平民也出席會議作了專題發言,作家們就当代华文创作和文学翻译进行了多方位的探讨。
作家节由資深節目主持人、作家節组委会主席胡玫女士主持並代表作家節組委會致开幕辞:她首先對出席會議的各位嘉賓表示熱烈地歡迎和衷心的感謝。她說:本届作家节以“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和文学翻译”作为主题。这是因为2011年作家节之后,大家都关注到出席上届澳大利亞華人作家节的莫言回国后不久就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这不仅对全中国、而且对世界的华人都感到振奋和鼓舞。海外华人有着双语创作的先天优势,我们還要鼓励移民后代把中国人的故事用英语讲述给西方社会。
胡玫主席简单介绍了澳大利亚华人作家节的来历和發展,特别感谢华人作家节创始人杨锦华先生。杨先生1991年起举办中华国际艺术节,至今已有22年了。最早的作家节是中華国际艺术节的组成部分,类似于墨尔本国际艺术节的“作家周末”。第一次邀请的中国作家是余秋雨、第二次邀请了张贤亮和韩少功,从2008年第三届开始,由维多利亚州的三个华人作家协会联合舉办,后来越办越大。2010年的第四屆邀请了凌鼎年、冰峰出席,主题是微型小说。2011年第五屆作家节邀请的中国作家人数最多,共有10人、规模也最大,包括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高洪波,當年剛獲茅盾文學獎的莫言和張煒等著名作家。今年則是第六届。
接著致辭的有维州众议院议长肯-史密斯先生。他身為州議會澳中友好協會的主席,講述了澳中兩國自1972年建交以來一直保持良好關係,他本人多次訪華,如今還是中國山東省和江蘇省的榮譽公民。中国驻墨尔本总领事宋昱旻先生在致辭時盛讚華人作家節多年來取得的顯著成績,他认为中國文學作品的外譯任務緊迫,并強調中國政府非常鼓勵讓中國文學走向世界。他熱情地表達了總領館對作家節的大力支持。在以往舉辦的各屆作家節中,都得到中國總領事親自积极支持。2010年時任總領事沈偉廉送來中肯的祝福,2011年施偉強總領事見證了澳大利亞作家節秘書處與中國作協雙方簽署備忘錄。2013年,到任不久的宋昱旻总领事又在百忙中出席了這場倍受矚目的作家節開幕式。不久前訪問中國的维州影子金融部长罗宾-斯考特先生致辭時不僅使用中文,還談到他所瞭解到的中國文化與文學,風趣幽默。澳大利亞人民大使赵捷豹先生也講到中國語言文字的複雜性,以及本地人同中國人打交道,需要瞭解中國文化的重要性。嘉賓們紛紛为这场文学盛会送上热情洋溢的祝賀,衷心祝願《2013年澳大利亞華人作家節》取得圓滿成功。
組委會主席胡玫宣讀了澳大利亞聯邦國會議長Anna Burke給大會的書面賀信,信中說:“我很高興能在澳大利亞華人作家節召開之際,向與會的各位致以誠摯的問候。我們在這裡召開這樣的作家節,充分證明瞭來自不同背景的華人作家,在這個亞洲世紀,在塑造澳大利亞的多元文化以及促進我們國家的團結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多年來,來自維州以及其他地區的優秀華人作家支援我們的多元文化社區,在推廣中華文化、加強澳中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做出了許多重要的貢獻,成績可嘉。我為這些優秀的作家們而感到驕傲,特別是那些在我的選區Chisholm 的作家們。在我的選區裡,華人是一個非常活躍的群體,他們豐富了當代澳大利亞社區大環境裡的多元文化。我再次向這次作家節的主辦方、與會的各位作家致敬。正是你們不懈的努力和堅持,才有這個作家節的成功舉行。
Anna Burke議員在剛剛過去的聯邦大選中獲選連任,她熱情洋溢的賀辭獲得了與會代表熱烈的掌聲。
出席作家節開幕式的嘉賓有何塔文化領事;《2013年澳大利亞華人作家節》顧問團主席、洪門民治党永久盟長雷謙光先生;顧問洪門民治党主委梁國霖先生;顧問洪門民治党議長伍頌達先生;万年青市长杨千慧女士;前联邦參议员陈之彬先生;前墨尔本市长苏震西先生;知名作家陸揚烈等。
上午的主题演讲內容豐富生動,上海作协副主席赵丽宏就当代文学的走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指出青少年是当代中国最大的读者群。自上世纪90年代出现网络文学以来,人们担心网络最终会消灭传统文学,赵丽宏认为这只是一种危言耸听。因为网络仅是传播方式的改变,而文学的本质并未改变。
北京晚报资深记者和作家刘一达认为媒体是文学的载体。媒体强大的传播功能对文学的普及起到重要作用。影视作品对文学造成冲击的同时,也扩大了文学作品的知名度。
《人民文学》副主编邱华栋对中国文学翻译的现状作了总结,并介绍了中国作协將举办翻译大赛的情况。因为翻译是文学走向世界的前提,中国政府认识到翻译的重要性,決定大力资助有關舉辦中国文学作品翻译大獎的活動。邱華棟接著簡單地敘述了翻譯大獎的一般情況,他介紹說: 中国当代优秀作品国际翻译大赛面向热爱中国文化并愿意从事中国当代优秀作品外译工作的境内外翻译工作者,凡热爱中国文化并愿意从事中国当代优秀作品外译工作的境内外翻译工作者都可以參加該項比賽。大赛组委会将推荐30篇中国当代优秀短篇小说作为参赛原文发布,参赛人员可自行选择其中一篇翻译成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或阿拉伯语其中任何一种语言,在截止日期2014年2月28日前通过网络或邮寄方式送达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大賽的獎勵非常優厚,希望有意參加者踴躍報名,詳情可參閱網:https://www.china.com.cn/news/citc/
下午的各單元專題討論分別由胡玫、姜曉茗、趙捷豹主持。著名作家Mabel Lee、歐陽昱、黃惠元、陳穎儀、平民、进生、于吉辉、潘華等都做了精彩发言。来自新西兰的张海峰和澳洲的李润辉提供了书面发言。Mable Lee (陈顺妍副教授)曾把高行健的作品《灵山》译为英文,她特别提到翻译不应是件苦差事,翻译的过程也是学习和享受的过程。翻譯家、詩人歐陽昱博士系統介紹了過去100年來澳大利亞出版的中國文學英譯作品,講到上個世紀30年代一直到1980年代近半個世紀在澳洲出現的中國文學英譯作品的空白期,直到中國改革開放以來,這種情況才有了大幅度改善。他指出中國文學作品在澳洲出版發行真是少之又少,由此可見澳大利亞人對中國文學的瞭解嚴重缺乏。西澳作家平民講述了他從事約翰生系列作品翻譯的體會,來自悉尼的作家進生講述他從事雙語文學創作不僅幫助在澳長大的子女瞭解父輩的移民經歷,而且鼓勵移民後代喜愛母語文學。拉籌伯大學創新藝術中心的陳穎儀博士談了他們有幸申請到澳中理事會的資金,用於鼓勵亞裔大學生用英文創作中國人的故事,這無疑有助於促進澳大利亞人與中國人之間的溝通與瞭解。
作家節最後單元是由徐少英主持的新書介紹:墨爾本華文作家協會副會長黃惠元、維州華文作家協會會長姜曉茗以及澳洲華人作家協會會長潘華分別介紹了本作協近二年裡出版新書的情況,大家對各作家協會欣欣向榮、會員朝氣蓬勃的創作熱情感到非常振奮。
黃惠元最後代表作家節組委會致閉幕詞,他說:今天的大會取得了圓滿成功,對應邀出席本屆作家節的各位嘉賓、中國作家協會代表團、澳洲境內各州的作家代表、墨爾本的作家以及各位文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會議對中國文學走向世界以及文學翻譯作了非常有益的探討和交流,希望今後有更多更好的文學翻譯作品的問世。
黃惠元最後代表作家節組委會致閉幕詞,他說:今天的大會取得了圓滿成功,對應邀出席本屆作家節的各位嘉賓、中國作家協會代表團、澳洲境內各州的作家代表、墨爾本的作家以及各位文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會議對中國文學走向世界以及文學翻譯作了非常有益的探討和交流,希望今後有更多更好的文學翻譯作品的問世。
晚上7點,組委會在龍舫皇宮大酒樓舉行作家節晚宴,出席作家節的所有作家、組委會全體成員、眾多嘉賓出席了晚宴。賓主歡聚一堂,共同祝賀2013年澳大利亞華人作家節成功結束。組委會主席胡玫介紹了所有出席晚宴的客人。何塔文化领事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作家節名譽主席張浩、中國作家趙麗宏等作了精彩的講話,潘華會長代表組委會向本屆作家節的所有贊助單位和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沒有他們的慷慨支持和熱情的幫助,作家節是很難舉行並取得如此圓滿的成功。他們是:張浩(常春藤地產),Mandy Lee(家誠地產)、楊華(iTaLkBB新電信)、趙建華(中遠“澳洲”租船有限公司)、林青松(福建同鄉會 & 澳洲華人企業家協會)、徐國榮(上海肯辛頓酒業有限公司)、馬世源(潮州會館會長)、陳冠群(潮州會館副會長)、郭乙隆(潮州會館副會長)、大洋傳媒集團總裁馮團彬。出席作家節晚宴和歡送晚宴的僑領及媒體代表還有伍頌達、梁國霖、蔡盧桂嫻、錢恒裕、騰飛、杜邵山、阿標等。
《2013年澳大利亚华人作家节》在歡樂的敬酒聲中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