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九死一生的故事(五)
作者:华坨  发布日期:2014-02-25 09:11:41  浏览次数:3696
分享到:
      1976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那年发生的最大事件,就是唐山大地震。
      这年已是我在农场插队的第三年,因为我的出色表现,先后被评为公社级和县级模范知青标兵,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前公社副书记曾找我谈话,要我表态扎根农村,我没同意。我对他说,我没有扎根农村一辈子的想法,只是暂时在这里锻炼,我的目标是上大学。如果因此不批准我入党,我没有意见,我相信我在哪里都可以入党。但最终还是批了。
      那阵子闹痢疾,又是脓又是血,让赤脚医生给治总不好,一周下来,人已经脱像了。再挺下去,要出问题,只好请假回京看病。刚在家里没住几天,一阵地动山摇,唐山地震了。我家那时住在南池子街的一棟日式小楼里。这一震,楼被震出裂缝,不敢住了,就在大街上搭起了临时地震棚。后来大概是因为影响交通和有碍观瞻,就让把地震棚迁到附近的公园劳动人民文化宫里去了。在皇家园林里安营扎寨,每天吃饱了就打打牌下下棋,玩腻了就打打羽毛球或散散步,过的满滋润的。可是老干部不干了,说的是我爸爸,他16岁入党,19岁当了区委书记,对共产党忠心耿耿。他对我说:你一个共产党员在党和人民最需要你的时候,躲在这里混日子算什么麽?赶紧回到你的工作岗位上去!
       那时我父亲对我们兄弟三个的安排是这样的: 老大去西藏(我哥),老二扎根(我),老三去唐山(我弟弟)。总之,都是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后来时代变了,党和人民的需要也变了,我们兄弟三人没有一个遵循父命。现在老大金卫东是故宫博物院的研究员,老二我是个半途而废大学老师,老三金小鹏是律师,人大毕业的法学博士。他们的名字都可以在网上查到。这是后话。
       在父亲的鞭策下我当天就赶回了农村。一回到村里,就发现党和人民还真的很需要我。村党支部书记见我回来就像见到救星似的,一把拉住我,立刻委以了重任。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唐山的大地震波及到北京,北京地区的震级有五六级,虽然没有屋倒房塌造成严重伤亡,但是墙倒房裂还是有的。据说,把京北山区的密云水库大坝已经震出了裂缝。问题是,谁也不知道接下来还震不震?如果再有强震,一旦把密云水库大坝给震垮,整个密云水库的水就会顺着京东大运河的故道倾泻而下,沿河两岸必遭灭顶之灾。当时告诉我们,水到我们村的高度是八米。对于这种灾难,无法防范,只能逃亡。如何有效的组织人民群众逃亡,建立有效的报警机制就至关重要。但是在地震期间,电话,交通等通讯手段都是靠不住的,只能用最原始的手段:烽火台。当时国家制定的报警机制比烽火台高级一点,每隔几公里设置一个炮点,以炮声传递的方法来报警。我村是一个炮站,当时下的死命令是:炮站必须由队里最精悍的基干民兵管理,听到上风的炮响后,必须把炮打响,如果没打响炮或擅离职守就“军法从事”,那就是杀头啊。我,一个年轻的共产党员,上面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下面又无牵无挂,一人吃饱了全家不饿,管理负责此炮站的任务就自然交到我身上了。
       我带着村里精选出的三名基干民兵,到公社去参加了操炮培训,然后领回四门迫击炮。是那种一米多高,碗口粗的迫击炮。
       其实没什么好培训的,让我们打的炮弹是礼花弹,见高见响有烟雾那种,把柚子大小的礼花球往炮筒里一丢,立刻蹲下把耳朵捂紧就得。所谓培训,关键是做政治思想工作,提高觉悟。让我们每个人写了决心书,其实就是立了生死状,一切后果都是自愿的,与其他任何组织个人无关。然后犒劳了我们一顿大酒大肉的功劳饭,临了,培训结束时还封我做了个民兵副营长,是负责培训的公社书记当众宣布的。这下我知道了,共产党对赴死之徒也是许给高官厚禄的。虽然我这个副营长是无薪无权,甚至连个书面的委任状都没有,只管俩半人和四门炮,属于临危受命吧,但这是我此一生中当过的最大的官了。本来我还嘀咕,对我等土农民军法管得到吗?怎么个军法从事啊?现在好了,属于在职的军事干部了,再军法从事起来就便当多了。
      回到村里,我们在村口小学的操场上支起了炮阵,因为这里靠近公路便于逃跑。炮阵旁搭起了窝棚,我领着三个基干民兵日夜在窝棚里守候,三顿饭有人送,吃饱了没事干。因为属于战备值班,打牌下棋都不行,只能臭聊,轮流讲些七荤八素的黄色故事。那几个农民头两天还正经事似的守些纪律,三天后就没正型了,纷纷请假说是回去跟老婆干那事,说再不抓紧干以后也许就没机会了。那我就一人盯着吧,谁让你是副营长呢?等他们都跑了我就一个人在窝棚里想入非非:干那事有那么好吗?如果连那事还没干过就为革命牺牲了还真有些遗憾啊------
       好在有惊无险,地震没再发生,警戒在十几天后解除,我算是经受住了一次党和人民对我的生死考验,以后再干那些想干的好事也都没有受到影响。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