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我看华文文学与社会融合
作者:赵伟华  发布日期:2014-05-03 02:00:00  浏览次数:3060
分享到:

我看华文文学与社会融合

——兼论各地区华文文学与当地社会融合之困境

 

    现实中,文学无所不在。华文文学之于异域,也因为华人的存在而存在。 随着华人在居住国影响力的增强,华人文化逐渐为当地人了解并接受,华文文学也呈现出新气象。  

    我爱文学,认为它就是读和写的生活的艺术,不免艰难却极具魅力。中国百度百科网介绍文学的价值,指出:“艺术在本质上是一种生存方式,生活态度,生活的内涵,是生命赖以支撑的信仰。”我喜欢这一句,也带出了本文要谈论的华文文学,即我们关心的澳洲的华文文学与澳洲社会融合的状况,确实有让人忧虑的地方。新气象中的华文文学依然面临难以在澳洲本地延续的困境。

根据2006年澳洲人口普查,华裔占总人口的3.37%,达一百万

以上,而粤语和普通话成为排在英语和意大利语之后的通用语言。作为外來移民人口比例佔絕对多數的國家,其中以十九、二十世紀的英國移民为主,澳洲最普遍的語言自然是英語。即便是非英裔家庭,至少其次代也是英文为主兼用母語。借用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朱光潜先生的话:“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的艺术。”澳大利亚的本土文学当然就是英文文学,实际上也是随最初的英国移民移植而来。由于澳洲主流文化源自英国文化,从十九世纪晚期澳洲文学创作就试图走出英国传统文化的影子,以摆脱英国文学范儿十足的困境。一九七三年,澳大利亚政府成立艺术理事会文学委员会,文学得以大力发展,而之前的八九十年,本土文学创作也逐步从影响力微弱到获得该年诺贝尔文学奖,其代表的澳洲文化终于成為世界的主流文化并不断輸出。今天的澳洲文学无疑已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一席。(获诺贝尔奖的理由:由于帕特里克·怀特史诗与心理叙述艺术,并将一个崭新的大陆带进文学中。)问题是我们澳洲华文文学和以澳洲英文文学为主体的澳洲社会有什么关系?即华文文学能否植根澳洲社会并反应澳洲华族生活从而在澳洲社会得以发展?也就是前面说到的华文文学与澳洲社会在融合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的困境,以及如何对付困境。要让后来的华文艺术载体也变为土生土长的具有生命活力的华文精彩作品,恐怕还是得由该作品赖以生存的生活、文化以及历史的现实说了算。

澳大利亚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逐步废除了“白澳政策”, 拥护多元文化主義,尽管这仍是以西方价值观為主的多元文化,根据澳大利亚的平等机会法(也是出于对澳洲利益的维护和发展),澳大利亚政府还是鼓励不同种族或民族的居民,包括土著人,在家里或公共场合下使用英语一样地使用其母语,也鼓励任何背景和任何民族的人们保留他们自己的文化。我遇见的就是普通澳洲白人对华语教师和华文文学都持尊重的态度,即使他们根本不懂一句华语。

关于文学本身,中国百度百科网是这样定义的:“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而维基百科网的表述则有不太一样的地方,它强调:“‘文學’並不一定是客觀的,一名成功的文學家能在自己的文學作品中,展現自己對於文學的主觀看法,也能抒發自己的情緒和感觸。”

两种观点至少在一点上一致:文学是一门主观性级强的语言文字艺术。这里边也就涉及了两个方面:有人写和有人读。也就是朱光潜先生说的“成为一种有生命的和谐的整体(写)”和“观者由玩索而生欣喜(读)”这两个方面。(有写而不发表的文章如日记、信件,只要不面市,是无法确定其文学价值的,故不以文学作品论。)

同澳洲最初的英文文学一样,华文文学不愁写手,作品一方面可从华文国家或地区如中国、香港、台湾以及新加坡等等随着移民照搬过来;一方面则由移民自己创作写出来。难就难在读。前面说过,大多数普通澳洲人不谙华文,因而不可能成为华文文学的读者。但是他们已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不少镇图书馆都有地道的华文书籍,除少数为字典以及烹饪、风水方面的,几乎都是文学方面的书,古今历史方面的都有。

华文文学的读者主要还是来自华人本身,文学作品的市场还是在华人社区。要说华文文学与当地社会的融合还是在这一部分。

作为第一代华人移民,只要在出生国或地区完成了初中以上教育,对华语以及华文就有割舍不下的情感认同。君不见那么多的华文日报、周报发行于市,一盘散沙的华族其报刊发行面也随之广泛,大悉尼各市镇很多书报店除了销售英文报刊,华文报纸也是必备的而且是唯一的少数族裔报刊。集沙成堆,华文报纸的发行量居于各少数族裔报刊之首,远高于使用第二通用语言的意大利文报纸。当然读报不等于读文学作品。如果报纸上压根儿就不登文学作品,我们只能在文学沙漠中“感概”。实际上报纸还是考虑了文学性。可是号称澳洲发行量最大的中文报《星岛日报》根本就不发表澳洲本土的华文文学作品。好在《澳洲新报》、《大洋时报》等等为澳洲本地作者留了版面,让读者领略到粗浅的澳洲华文文学的风采,也激起人们的写作兴致(笔者本人就是其中一个),在读和写两方面,它们确确切切为澳洲华文文学做了贡献。(零六至零八年我经营Hornsby Coronation Street 书报店,周末会卖掉好几十份华文报纸,拥有“澳华新文苑”版的《澳洲新报》总卖得多过《星岛日报》。《澳洲新报》、《大洋时报》算是华文报纸的常青树,我在为它们喝彩时,不免怀念一些如今已不存在的华文报纸,如《自立快报》、《华声日报》以及名字都叫不上来了的一些周报,它们在世一天也坚持发表本地作者的杂文、散文和小说,可谓为本地华文文学创作鞠躬尽瘁。)

可是即便是粗浅的澳洲华文文学,也仅限于移民中较年长的第一代,(这些本地完成的作品实质上仍为作者出生国或地区的写作思维和风格在移民国的延续,就像最初的澳洲英文作品。不过也有了点儿澳洲华文文学范儿。)大多数在小学以下移民来澳的、出生于澳洲的次代华人要么是华文文盲要么连说都不愿说华语,连当名读者都不可能,何来写?曾接触过一位华人小伙儿,笔者被告知他正在创作一个初来咋到者在澳洲的心灵路程的剧本,欣喜求阅,结果一句“我是英文创作,你看不懂!”生动表明他写的作品还是属于英文文学,我们依然无从体会华文本身的美和韵。华文文学的彻底本土化难以为继,根本就产生不出真正意义上的华文澳洲作品,恐怕这才是华文文学与当地社会融合的真正困境。

当然说第一代华人创作的澳洲华文作品味不浓(粗浅)未免草率,实际上也有很多精彩佳作,如田地的散文《搬进富人区》系列、大陆的长篇小说《赚点钱是不容易的》、黄维群的《塞斯、女人和他的狗》以及毕熙燕的一些散文,等等,都是颇有澳洲风情的华文作品。这些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澳洲本土以及华人社区尽可能深入,同时忠实地把这个生活过程精彩地反映出来,其中鲜明的多元文化色彩恰好也是这些作品的精华所在。移民生活是艰难的,主要来自文化和精神上的煎熬,异样的环境、食品、习惯、说话、思维、价值观从各个方面来冲击你,如果不放下身价去适应,去品味,写出来的要么是顾影自怜的牢骚篇,要么是关于祖国的那点儿陈谷子烂芝麻的个人感受,要么是自以为是的小家子奋斗传。人不愿读,说了几句,还怨得一塌糊涂,上纲上线的。作者本人精神文化上的困境导致读者的抗拒冷落或委靡不振,应该也是华文文学面临的一种困境。

何为华文文学?我曾问刚跟我学中文的华裔小学生。答:华文就是中文,我正在跟你学的东西;华文文学?不清楚,应该就是写中国文章吧,很难的!我爸妈要我把中文学好就行了,能认会写中文字将来对工作有利就行了。

其实甭说这孩子,就是很多华族成年人也未必清楚华文文学的含义和作用,包括我们不少从事华语教学的教育工作者。笔者熟知的一位华文学校负责人直截了当告诉笔者,能讲中文就能上(教)中文课,她付给华文老师的报酬远远低于绘画、数学、英文等等教师的工资,尽管洲政府有拨款给社区语言学校,而另外几项课程也是依附于语言教学。此外,不少教师并非纯文科出生或者也从无纯文科教学经历,甚至除了教科书连文学作品都没怎么读过,尽管也接受州教育部社区语言教师培训,一来时间短,二来华语教学实在和英文教学大不同,结果把教授华文弄成灌输概念,能让学生玩游戏,整出个趣味技术活,考试、比赛上拿个名次,就很了不起了。文字成了符号,讲解全无文采,华语言音韵的魅力丧失殆尽,导致不少学生将华文学习视为畏途,学不了几个忘得更快的字,就草草收场。还有来自祖国的资深华语教师,可惜不会英语,更不了解学生的西式思维,教学效果同样差劲儿。孩子们无法像学习绘画和音乐那样来学习语言艺术,前文提到的“大多数在小学以下移民来澳的、出生于澳洲的次代的华人要么是华文文盲要么连说都不愿说华语”就有源于此的因素。那位华文学校负责人的女儿本人就拒绝讲华文,作为家长的负责人夫妇和女儿沟通也全是英文。如果我们的次代在母语环境中就能接触和体会到华文的艺术美和深刻,享受华文文化的独特和华文文学的悠久及博大精深,华文文学融入本地社会的困境还会存在吗?

华文文学和华语教学是不可分裂的,学习华语必须和华文文学的传播紧密相联。如果我们的次代或以渗透着东方神韵的文笔将母语的优美文学作品翻译介绍给定居国,或以母语书写定居国生活的动人篇章,真正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让各国人民同享人类智慧之果,华文文学融入本地社会也就自然而然得以呈现。

困境无法避免,却有着积极意义。因为“文学除了拥有外在的、实用的、功利的价值以外,更为重要的是它还拥有内在的、看似无用的、超越功利的价值,既精神性价值(中国百度百科网文学价值)。”只要是人,就是最俗不可耐的,也会有精神的亮点和需求,华文文学必会随着华人的足迹影响着世界。

  完成于2013-4-18

本文获选为2013年10月吉隆坡世界华文作协第九届全球会员大会21篇发表论文之一。几乎轮到笔者上场发言,方知殊荣降临。果然窘态百出,狼狈不已。依然感恩台湾国学专家朱荣智教授等评选委员的鼓励,定当为华文在海外光大而笔耕不缀。2014-05-02




评论专区

wang2014-11-20发表
这篇文章非常好。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