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蔡田明先生新书《西金山史话》读后杂谈(八)
作者:进生  发布日期:2014-07-04 18:45:47  浏览次数:3762
分享到:
    必须给新移民们土地,必须解决可以买卖分发的必要的土地总量。人们只有拥有了自己的土地,才有出卖自己力量的源泉。《西金山史话》中有这么一段话,道出了“骨髓”般使人群充满创业活力的重要认知:““拥有土地,毕竟是对有梦想敢创业人的刺激,对不安分守己人的鼓舞,对渴望生活美好人的慰藉。如一位早年英国移民人说,(在本土)我们必须步步紧跟英国等级社会的阶梯,即便如此,有一万英镑也做不了什么事。可在这里却完全不同。一切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无做起,大伸拳腿,无需等级阶梯,尽可随心所欲,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当年来到澳洲创业的大英帝国的人们,他们的梦想里,有着对本土等级社会已经形成惯性的不利于普通人发展的桎梏以及对严重束缚社会范围内更广泛发展与更新的原因的清醒认知。人并不是仅想着吃饭劳动睡觉,吃得更好睡得更宽敞就满足的动物。如果社会存在着“阶梯”,那么,他们自然就会考虑自己也该能有效率地爬上去,如果那里规则严酷,他们心里自然也有清醒的认知-即便他们不是马克思期望的那样的“无产者”,认为自己“失去的只是锁链,得到的是整个世界。”所以,一旦澳洲这块大陆,在天水一色的滚滚波涛中升起,清晰稳定地坐落在星空下已经亿万年而且进入了英国人的视野时,他们知道,即便依然是“做梦”,换个地方,换个前提,“梦想”的质地可以“破旧立新”,他们看到了破除本土的“桎梏”的可能,在澳洲可以“完全不同。一切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无做起,大伸拳腿,无需等级阶梯,尽可随心所欲,画最新最美的图画。”这是何等强大的鼓动力量!它自然也就能催生出一个更新充满生机的新的社会,新的国家。中国人就不会这样想吗?
       反观中国大陆,60多年来,统治集团以“共产主义梦想”为号召,以武力为后盾不仅剥夺了人民原有的土地,而且依托着5千年皇权孕育出的更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一路走到今天,已经人人心知肚明,房子的主人却依然痴迷于现代的装潢技术,想靠更换贴墙纸般重新打扮自己的房间就可以蒙骗人民。这个制度下繁衍着的一代又一代,蜂拥地仰望着那社会的“等级阶梯”,等着挤上“公务员”系列,等着也有一天能手握各种大小的权柄以及发展机遇与财富,没有其他的社会选择机会的人们,懂得“必须步步紧跟新中国等级社会的阶梯”;-这个改头换面地一直是中国主流社会认知的水平显然并不落后于差不多180年前大英帝国的子民。中国人脑子并不异样。更何况180多年前的英国皇权也象当今中国红二代之类的是堂皇的“当权”宣称,所以普通中国人明眼,他们要攀爬的等级阶梯旁,早有着不需争辩的一架或多家,明的或暗的血统论下的红色梯子。即便搭上钩了,爬上几档次了,一样是:“即便如此,有千万人民币也做不了什么事”,如此简洁的认知依然像是在复诉180多年英国人说的话。我想,现在热心地移民国外的中国的富人潮水,若让他们坦言,除了增加“空气、食品、水、教育、........”等真让人匪夷所思的因此会把一个“正常”社会掏空了的元素外,那种“骨髓”般的认知,不会顾及当局强调的“社会主义的特色”而有些许本质差异,他们会用中文说出:““完全不同。一切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无做起,大伸拳腿,无需等级阶梯,尽可随心所欲,画最新最美的图画。”的梦幻追求。
       就民众而言,社会环境本质相似,就不会有导致认知差别的鸿沟。一如最近《中国好歌曲总决赛》中,中国的张岭一样能把美国的蓝调成功地变成中文的“喝酒布鲁斯”。一百或二百年的时间差,丝毫不是障碍。
       想预测中国今后的变迁,会怎样发展,西民先生的《西金山史话》确实很有借鉴的历史意义。就拿当年英国解决澳洲的土地问题的手法同中国现在的对土地的折腾作个比较,就能明白,那时的英国执政者层面,动的脑筋,并非同现今中国的执政者想的天差地别。当然,我这么说,是先把东方的人物摆在远为优越的高度说的。

04/07/2014《联合报》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