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病后写的一篇散文,系2008年3月12 日写完于悉尼,一直搁在那里,现发表出来。
提起九华山这名字,国人也许不算陌生,但是,真正知道和熟悉它的,恐怕就相当鲜稀了。诚然,他是中国佛教九大名山之一,与普陀山、五台山、峨眉山齐名,但九华山的知名度,远逊于它的姐妹山蜚声海内外的黄山,以及曾受过皇帝封禅的泰山。而这次,当我冒着冬雨,了却我大半辈子的夙愿,登上九华上后,在我印象中,几乎我所见到的风景区与名山,都铁定的要退居其后了。
还在我由芜湖转车进入青阳县境时,出租司机就滔滔不绝地对我讲,九华是四大佛教名山之首,来朝拜的人在高潮时有七八万之多。我去过其它三座佛教名山,几乎都说自己是第一山,普陀的人气我领略过,五台山更亦复如此,所以我也并未把司机的话认真对待。但是,在我粗粗只掀开它的山水一角后,徜徉在九华山路时,我不得不承认它的“待在深闺”的魅力,它的确将勇闯于四大名山之冠了。其实说过这话的首推一千多年前我的本家,唐朝大诗人刘禹锡,他游历名山大川后曾感叹,天下诸山,以九华为最。
细雨蒙蒙,在冬日尤显寒意。从大厅购好票后,我们便乘九华山特有的带有佛教色彩的赭黄色大巴上山了。盘旋而上,车一路在雨雾中前进,而且越登山雾越浓,大约有二十分钟的山路,终于来到九华山佛国。这时,四周几乎已到了对面不见人的程度。弥漫的浓雾,使九华山更增添了神秘感。心也顿时变得虔诚起来。我不由得想起我内心深处的还愿情结。听大人说,我幼时得了一种莫名的怪病,家人许了九华山地藏王的愿,后来病竟然好了。但我只翌年在家乡所在地,被称为小九华的芜湖广济寺还了愿,还未到过真正的大九华朝过圣。一种身不由己的圣洁之情在朦胧中扩散并飞升了。我在浓雾中几乎摸索着前进。突然,我在远处未看清来到身边才见到的一个景象使我震慑了。一队七八人的队伍,排成一列,在一个和尚的带领下,正在走跪结合地匍匐前进。他们几乎每走三步到七步,便下跪,并虔诚的叩头,完全不顾地面的不平与雨湿,更令我奇怪的是,他们全都赤着足,光脚板,身上披着塑料雨衣,彷佛不存在冷雨冬雾。几里路,甚至几十里路,就这么一路跪来。我真的不敢想象。以前听说过西藏叩长头的故事,但我未亲眼见过,现在在冬雨靡靡的雾中,一列人就在我身边匍匐行进,我的心震撼到几乎战栗的程度。这是一种什么精神?是强烈的宗教信仰所支撑的一种精神!我知道苦行总是与宗教相辅相成的,吃苦是入教的光辉大道。我虽不可能和他们交谈,也不知他们的精神世界,但我转念一想,也许单纯从苦的角度也不一定很准确,说不定,他们内心充满了快乐,他们有着强烈的幸福感!
随即我们来到了离车站最近的祈园寺。应该说,九华上并非如佛山那样,是一座大庙,一层一层地进,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爬,它实际是一个佛国,或者说,是一座佛城。据说在几百年前最繁盛的时候,竟有五六百座寺庙之多,现在大概也残存有五六十座巴!恐怕在佛山中,也可算是首屈一指了!它们星罗棋布地散布在九华山上。而九华山的山峦景色也十分诱人,从我外行的眼中看,也不比其它什么旅游山差。真实说来,九华山和黄山算姐妹山,一个在南,一个在北,峰峦相连,想景色也属于一类吧!
这座祈园寺也是依山而建,气势恢宏,也有相当层叠感,进门处摆的大香火案,云雾缭绕,转弯处才入殿堂。当我们拜过几尊大佛像终于又寻得出口处时,又发现那一列跪拜还愿过来的人,他们刚进寺,仍虔诚地跪拜行进。我不知他们在佛像前的表现,也不便去窥视他们的行为,便远远地离开了。这里崇敬的是地藏王。据说韩国的一个王子曾来此修行,终生不回,此地留有他坐化之处。我发现这里到处有赫然在目的标语,算对联亦是揭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渡尽,方证菩提”,这是九华山僧人自古以来所遵循的信条,颇有点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味道。铮铮铁骨,金石有声。这多少说明中国的宗教带有很深的儒家风味吧!应该说,中国宗教与西方宗教根本的区别在于中国是人教而西方是神教。研究宗教史与宗教现状的人千万不要忽视此点。
不过九华山最吸引我的当属肉身。这在别处是见不到的。于是我出门又乘缆车再漫步去百岁宫。“不到百岁宫,等于一场空。”这座宫庙内就可见到肉身的坐化和尚。这是一个非常美妙的真实的传说。是说有个高僧,道行很深,竟活了一百二十六岁,坐化后尸体不烂,于是后人就把这肉身塑成了金身。我现在所见到的这位肉身和尚安放在一个玻璃罩子内,身披袈裟,四周有灯、香火,肉身和尚端坐不倒,双目有神,但身子显然缩了很多,让人不能想象,这居然曾是真正的人;我觉得很近接一个老成的孩子。我凝视许久,老和尚似在冥想天地间的一切,仍在打坐苦行。
出了百岁宫后我在回缆车路上见到不少沿途休息或行或走的挑砖人。这些挑夫大概从山下挑来,如此重负,可想而知。但收入之微薄是城里人难以想见的。对他们向香客乞讨我是理解的,虽解囊一、二元,仍颇觉沉重。我因身体不行,从百岁宫下来后,便只能走马漫行了。沿着九华街漫坡走去,信步又去了左边的殿,当然寺庙云集,但爬台阶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又来到一处有肉身的殿。据说,此身是现代的。他原是一个徐姓农民,六十年代来此修行。他只活了六十多岁,死于九十年代。应该说是我能看到的、摸到的。他最后几年过得非常神奇。临终九年他少吃少喝,近乎辟谷的地步。他竟站禅三年,坐禅三年,卧禅三年,最后羽化而去,炼成近乎仙人的身体。九华山也把他塑成肉身,供人瞻仰。据说改革开放后,曾有多位国家领导人来此参观过。九华山真是不平凡的地方!
不远处,另一殿便是韩国王子圆寂于此的地方。此处风景优美,依山而上,台阶走廊交错。这是一座既庄严又秀美的宫殿。我缓慢地拾级及回廊之间,不仅对这位异域王子的虔诚与选择而起敬。据说,他母亲派他舅舅来动员他返国,他不但不为所动,且劝说舅舅也留此修行。今天这座寺庙保存得相当完好。这里需要补充的是,九华山为此对韩国是非常崇敬的,韩国的香客肯定也很多。这里所有的说明都有三种文字,中文、英文,还有韩文。若非亲临其境,恐怕是不能想象的。可惜,我只爬了半截,为亲睹这位王子的塑像与主殿,便从半途而折。当然,沿着九华街的两侧,还有些寺庙,因为名气不那么大,也就未造访了。
从九华街正面往回走,才发现九华的妙处。这是真正的一条佛街,幽美安静,还有些店铺,这时雾已渐渐散去,九华街在晴空中显得异常安详,路上没有什么行人,这是朝拜的淡季,但是三三两两的僧人还是缓缓来去,佛音伴着佛香在空中飘散。我静静地走着,一句话也不说。我知道,此刻最需要的是沉默!
本来,应该继续上行的,更多的寺庙在等待我们,尤其是闻名已久的小天台。俗话说:“不到小天台,等于没有来。”小天台是九华最重要也是最美的佛区。那儿,要爬很多很多台阶,考验着香客的心。那儿风光,单独就可以与峨眉山比美。可是,一想到前途还有十来华里的行程,而面对的又是一座山峰,我决心这次割爱,留待下一次了。
九华的确是一个神奇的所在,它既是佛山,更是佛城。它不仅会净化你的精神,更引领你体味一种精神。那时坚毅的精神,舍己为人的精神,那是我们当代可能或缺的精神。
在迷蒙冷雾中,我们在山上住了一夜。在不甚明朗的星空中,我在询问自己:该怎样才能了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