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惊悉中科院院士(学部委员)、著名物理学家、南京大学教授王业宁因病医治无效,2月22日逝世,享年93岁。噩耗传来,十分悲痛!28年前,我曾突然造访王业宁的往事,一下子浮现在眼前。
1991年,王业宁当选为文革后第一批中科院院士(学部委员),当年南京地区获此殊荣者寥寥无几。为了将国家发布的这一讯息及时地落地传播,尚在南京电视台新闻部工作的我闻讯后,与搭档王陵第一时间与南京大学宣传部取得联系,得知王业宁此时尚在学校,随即申请插播当晚南京电视台的《南京新闻》。
在去南京大学的路上,
我赶紧做了功课,对王业宁的基本概况进行了梳理。
王业宁原籍安徽省六安,1926年出生于安徽安庆。19岁那年,王业宁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央大学物理系。24岁起历任南京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我国著名科学家。
王业宁不仅教书出色,物理研究与运用方面更加突出。1963年,年仅27岁的王业宁主持建立了中国第一台压电组合振子离频内耗仪,1974年,她又建立了中国第一台声光调Q-YSG激光器。1982年,王业宁获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与冯端等合作的《金属物理》专著在国内外物理学颇具影响力。
约20分钟,我和搭档王陵赶急赶忙地来到南京大学。当我们快速赶到南京大学时已是下午约4点了。
在南大党委宣传部同志的陪同下,我们找到了当时正在教室为学生讲课的王业宁。
一身粉笔灰,头发略有点零乱的王业宁从教室被叫出时,我愣住了。没想著名科学家的她非常朴素。
王业宁对我们突然造访,影响了她的教学满脸不高兴,坚决拒绝接受采访,说罢转身向教室走去。南大宣传部的同志见状也没有办法。
这时,我也顾不上什么繁琐的客套了,赶紧追上前,笑着解释我们为何突然造访,为何时间这么紧迫。并轻轻地告诉王业宁,今晚7:35,南京300多万电视观众将坐在电视机旁收看此条新闻。
王业宁似乎被我的解释说动了心,她停住了返回教室的脚步。转头问:“我只给您5分钟时间可以吗?”我笑着回答:“可以,不过要扣除您换件衣服的时间。”
王业宁听了这句玩笑话笑了起来。说后,当年已是65岁的王业宁快步走进她的办公室,整理了一下出来后,俨然换了一个面貌。
面对摄像机,王业宁精神饱满,侃侃而谈,配合默契,帮助我完成了釆访任务。末了,王业宁笑着对我说,其实记者也辛苦。说罢,她走回教室又为学生讲课了。
采访后的第3年1994年,已68岁的王业宁荣获国家重点实验室先进个人金牛奖。尽管我与王业宁这位德高望重的著名科学家接触时间很短,但她给我的印象是知识渊博、平易近人,把一生献给了中国物理学事业。
文章搜索
读者语录
[2025-11-05 00:23:51]
祝贺任芙康作品荣获“第十一届冰心散文文学
[2025-10-14 11:42:05]
很高兴读到林爽老师的作品,得知林老师的近
[2025-10-14 01:03:53]
真的很荣幸,今天又能拜读我最喜欢的一位诗
[2025-10-13 02:11:04]
真的很荣幸,今天又能来拜读我最喜欢的一位
[2025-10-13 01:52:49]
今天又来拜读我最喜欢的一位诗词家的作品,
[2025-10-12 15:19:23]
作者将高球雅趣与好友知己相处的瞬间,用美
[2025-08-23 15:58:24]
很开心,又能看到作者写的散文和游记,轻松
[2025-08-13 04:57:02]
在美好的旅途中,在安静惬意的Eden小镇
[2025-08-06 16:58:58]
这篇游记,字里行间皆是小镇美食和灵动风景
[2025-08-06 16:40:36]
喜欢作者写的的游记散文,叙述简单明了,非
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当选院士一身粉笔灰地给学生上课--忆对王业宁院士的一次突击采访
作者:孙一文 发布日期:2019-03-04 20:36:21 浏览次数:3124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