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一日千里去旅游 19
作者:谢奇书  发布日期:2020-07-20 12:23:15  浏览次数:1354
分享到:

或许是因为人所共知缘故。

也许是战事匆忙,年代久远,资料缺乏原因。

该馆展出的内容,可实在是真不咋的,让我有一种“名不副实”和“不值”的感觉。算算吧:重庆—巴中378公里,火车票50.5元。巴中—通江73.5公里,中巴车票25元。通江—王坪烈士陵园65公里,中巴车票17元。小计:路程516.5公里,车费92.6元。住宿1晚/均价60元,早中晚三餐/均价30元,小计食宿费用90元。

单面:路程516.5公里(1033里),车食宿费用182.6元

来回:路程1033公里 (2066里),车食宿费用365.2元

如此,我想我不会来第二次了。因为,除了几张,真的,我认真数了的,浩浩荡荡五个展馆里的上千张/个(这数也不知确不确切?)相片实物,我觉得,只有不超过10张左右真实可信的相片外,其他基本上全都是耳熟能详和千篇一律得极度乏味的东东。

那10张左右较真实可信的相片呢?

又只有二张,让我举起手机照下来。

一张,是当时红四方面军总医院的政治部主任,红四方面军政治委员陈昌浩的夫人张琴秋,在露天对伤病员讲话的相片。那时的张琴秋,身着灰布棉军衣,好像是灰布棉军帽,整个人显得矮胖臃肿,笑嘻嘻的正对大家说话。

在她四周微陡的山坡上。

是同样着装的伤病员们。

看不清人数和男女,更看不清他(她)们的表情,都分散坐在或站在草地和小山坡上听着……一张,是展馆中唯一放大至一堵墙壁的默哀相,相片边缘斑驳陆离且画面发着灰黄。

相片上。

是一群同样着装但手持长枪脱帽的军人。

军人们围着脚下一座微高的小坟,肃立鞠躬默哀,画面凝重悲壮,极具震撼力。不一会儿,我就转身出了展馆,刚才在烈士陵园最高点所激起的壮怀,早己灰飞烟灭,平静如斯。

现在站在漫天热浪之下。

遥望着陌生的绵绵群山。

我就一门心思的琢磨着怎么能最快下山?可天不待我,女生身上那种天生缺乏地理方向感的危机,又兜头袭来了。琢磨了好一会儿,晕头转向的我,实在不知道该从哪儿下山最快?

狠狠一跺脚。

正要沿着脚下公路走去时,见一老太太迎面慢吞吞而来。

我匆忙几步跑下阶梯,讪笑着主动迎了上去。结果,哈哈!天不灭我,老太太恰好是当地人,听我说了,淡然道:“跟我走,近得多。”

当即喜得我呀,差点儿脆生生的喊她亲妈。

只顾阿谀奉承的屁颠颠地紧跟在了她身后。

老太太领我没走公路,而是下了路边,踩着干涸的田埂,慢吞吞的自走自问自答,我也顾不上多嘴,就默默地跟在她身后,听着,看着,四下打量着……

然而说着听着。

我有些吃惊了。

“大妈,你好像才60出头吧?”显然,我这拍马屁的讨好话,老太太并不领情:“小姑娘,没眼水,我今年87啦。”“可那时?”“我才几个月大,当然记不得,都是懂事后,听我爹妈还有邻里们讲的。”

我心里又格登一下。

瞧,又是口口相传,怎么回事啊?


上一篇:故乡,韭菜
下一篇:为善法师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