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活得高级一点
作者:梁晓纯  发布日期:2022-12-04 14:29:39  浏览次数:576
分享到:

断断续续下了一天的雨停了,原本灰蒙蒙的天幕终于开始褪去,将阵地让给了橙黄色的光明,就像是一种忧郁而美丽的心情,笼罩了整个世界。只见烟雨中,那些湿漉漉的灰色渐渐地凝聚成大块大块的接近黑色的云朵,仿佛一群被那澄明的天光照出了原形的精灵,不安地在海一样的天上游弋着,那情景涳濛而奇幻。宇宙中似乎只有这些精灵和我在动,一时间感觉自己的身体开始飘忽不定起来。

我是在位于悉尼南部一个小城区内看到以上景象的,在这里,除去City和几个大的城区商业中心,难得见到高楼大厦,因而在当地人的视野中,天空和大地成为了主色调,我就这样养成了观赏天上的云的习惯。生活在澳大利亚的华人,虽然极少有人真的常住乡下,却常常戏称自己是来自某村的,在向国内的朋友做介绍时,也往往自称土澳。这倒不全是自谦,从整体上看,澳洲大部分地区都是烈日黄土,大漠孤烟,的确很土,有了这样的心理暗示,也就难怪人们经常自称是乡下人了。也因着这天大地大,在澳洲生活的人也就自然而然地大了起来,相比世界上其它地方,这里即便是城市中的居民,也显得粗犷开放、憨厚朴实了许多。       

当今的人们都向往淡泊明志,然而生命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都是生活在围城之中。我们渴望一个超凡脱俗的清明世界,使心灵可以得到安宁,然而同时我们又是群居动物,很难离群索居。现实中,人世间的嘈杂声震耳欲聋,也因此常常被诱惑着醉心地混迹于大染缸一般的人群社会当中,虽然内心挣扎着频频回首向着天外发出呼唤,可是脚步和身体却一个劲儿地往那热烘烘浑浊的尘世中间挤去。即使真的到了一个山高水远的地方,也便会像是一个初学打坐的人,浑身的不自在,脑子里面思绪万千,完全做不到清心寡欲,与世隔绝。这大概就是许多华人来到澳洲以后,便有了“好山好水好寂寞”的感叹的原因吧。       

人们向往诗与远方,也就是希望追求心灵的自由,追求美;而人们心醉地混迹于尘世,无非是为了满足肉体、感官和功利上的欲望。“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佛家讲烦恼来源于贪欲,西方哲学说功利心和欲念是审美的天敌。       

虽然人世间的财富、权力以及荣耀都是受时空因素限制的,短暂而虚妄,但欲望不断扩大,烦恼不断增加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天性,就像蜜蜂采蜜,蚂蚁搬家,甚至于植物的生长,都是被动地被造物主赋予的生存冲动驱使的结果,人的级别似比普通动植物高,所以人的欲望和痛苦就更多,仅此而已。既然这种先天的盲目冲动总是使人得陇望蜀,欲壑难填,为了降低这种欲望,我们便需要后天的修炼,不妨聆听一下古圣先贤们的教诲,庄子就说过: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取得生存上的满足是如此的简单,对于无止境的身外之物的追求本无意义。消除欲念的另一个方法就是追求艺术,提高审美能力,这样可以使人脱离功利意识。美是超越了时空的永恒。当你欣赏某幅画中的苹果,并没有引起味觉和营养方面的联想,只是觉得它很美的时候,你便摆脱了先天的欲望冲动,进入了审美直观。尽管这样的时刻往往是转瞬即逝的,我们终究要回到尘世中来,然而毕竟,艺术创作和审美可以使我们的灵魂得到滋养。如此的经历多了,我们便可以使自己的精神境界逐渐地高级起来,它与物质无关。正如叔本华所言:“……这样,人们或是从牢房里,或是从王宫里观看日落,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生活中,当我们回忆过去的时候,之所以觉得特别美好,就是因为那是很多生命中的片段甚至只是一些切片,某件小事或某个特写的镜头的画面已经脱离了时间和一切其它关系,超越了现实,令人激动不已。之所以当时并没有觉出美好,是因为那段人生的前后连贯的大背景下整个过程充斥着挣扎与苦难。比如从前某个因找不到工作而无眠的夜晚,昏黄的灯光下杯盘狼藉,白天应聘时穿的职业衬衫还没有脱下,只是领带已被松开颓塌地吊在胸前,袖子也被挽起,本来被修整得很标致的头发散落到了额前,如今回想起来,当时失业时的窘迫情绪早已消失或已变得无足轻重,而那个夜晚的画面却是如此的美丽,永远地印在了记忆深处。如此看来几乎可以确定的是,在将来的某一天,当我们回首现在的时光,会同样地觉得现在的我们是多么的幸福,原因也是未来的我们回忆起今天时想到的是更加年轻的自己的某个片段或是切片,而不是那充满了烦恼苦涩的具体生活的全过程。那么,现在的我们,为什么不把当下活成脱离了时间与关系纠缠的一个个的片段或切片呢?那样的话,我们就会觉得当下的我们是何等的幸运。      

在儿时,由于还很少受到后天的熏染和逻辑思维的训练,心中时常出现的那种情动的感觉,纯粹而天真,那或许就是属于摆脱了时空因果表象而触摸到其内在永恒的美感的状态,也即艺术境界。当然,随着年龄的增加,由于世事凡尘逐渐蒙蔽了我们的天性,能够进入那种状态的机会也减少了。在我心里,有个惶惑在日益的加重,就是在我使劲地阅读书籍和学习知识的同时,内心里似乎总有另一个自己在努力地寻找天真,觉得头脑里填塞进的知识越多,天性就被泯灭的越多,这与对美的追求背道而驰尚在其次,更可悲的是这颗麻木的心越来越难以找回对外界哪怕只是一种色彩而引发的激动的感觉了。      

在我家的房前屋后,由于疏于打理,多是些野生草木,然而就是在这些杂草当中,也开出了不少好看的花朵,因为鸟儿们的光顾,将外面的种子带到这里,所以我家也便和外界连成一体,不缺乏花的多样与繁盛,并且招蜂引蝶,房子下面还栖息着一个蓝舌蜥蜴家族,从凌晨到夜晚,方寸之间也是热闹非凡。虽然已经住了很长时间,对于这儿的每一根草木,每一片砖瓦,我并没有悉数了解,甚至于,并没有全部看过。由此看来,人生其实是很粗糙的,远没有一分一秒,甚至一刹那都不容停顿的时间来得精致。我时常试着专注于这些小动物小植物们的美,发现自己原来是置身于一个如此的诗情画意、生机盎然的地方,它完全可以和整个世界媲美,这样的享受并非是因为皮肉口腹之快,而是属灵的。当然许多人都会有过和我一样的感受,只要我们更多地进入这种状态,便会发现美到处存在,欲望带来的烦恼就会被抛诸脑后。       

其实,人类是如此的渺小,很难说比蚂蚁更高级。“一即一切”,我们实与宇宙本体是合一的,我们在生命过程中所做的一切,不过是造物主赋予的一点本能冲动,是在执行宇宙本体当中一段微乎其微的程序而已,认识到的世界也只是我们的认知能力呈现给我们的一种表象,就像有些没有眼睛耳朵的动物,靠接收电波感知世界,它们永远不可能看到、听到如人类那样所感知到的事物。寒蝉秋死,不知冬季。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何尝不是与它们一样非常有限,有着永远也感知不到的东西。    

“一切即一”,既然我们原本就是和宇宙本体相合的,也就有了摒弃对于身外之物的过度贪欲的机会,哪怕只是怔怔地望望天空,也算是使自己活得高级一点吧。


上一篇:异度空间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