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李逵也会撒娇,就看他愿不愿意
作者:史双元  发布日期:2024-05-13 19:22:49  浏览次数:401
分享到:

转自凤凰大语文今天讲一个庸俗的话题,撒娇。

撒娇,是人际沟通的常见现象之一,当然,人类也要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出现撒娇这种独特的交流技巧,原始人披张兽皮,体毛护身,怎么撒娇?

撒娇,基本上是弱者通过表达有条件的臣服来取得强者爱护偏袒的一种手段。据说,在一些社会性动物中,比如猴子、大象和海豚等,撒娇也被用来维护个体的社会地位或者增进群体之间的关系。

进入男权社会以后,男女分工,并形成了男尊女卑的格局,一般人认为,撒娇是女人的专利,当然,这也是“弱女子”不得已采用的生存手段,如果有能耐发号施令,粗声大气,看到不顺眼的下属就开除,哪个女的愿意小鸟依人呢?

仔细观察一下,男人也会撒娇:贾宝玉常撒娇,韦小宝“会”撒娇,宋代李邦彦喜撒娇,明朝严嵩装神弄鬼地撒娇,和珅一边把手伸进国库一边撒娇。一路考察下来,从古至今,古代男人撒娇的技巧和鬼魅超过了古代女子。

我们先搬弄一点历史知识,以吸引有文化的读者:古代社会,女子怎么撒娇呢?

古代女子为了留住男人的一点点温情,常常用“春宵苦短”“一刻千金”“人间值得”这样的话来“腐蚀”男人读书赶考的意志。有的男人留不住心也留不住人,整年在外,一会儿说在浮梁买茶,一会儿说到越南进货,还有异地为官、东南打工,把女人冷落在家里。一些聪明的女人就会发一些短视频给老公,比如,某小娘子看到春色满园、杨柳浮烟,自己宛若画中人,美得没商量,但身边没有拎包老公为之“写生”,只能自个儿举着纱巾攀着桃枝拍照,无奈做成视频,加上几句“刻骨伤心”的诗句:“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唐代李益有一首《江南曲》,帮耐不住寂寞的女子给在外经商的丈夫传话,话说得更绝:“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当然,说狠话的还是不多,大多是说“软话”加上一些“女为悦己者容”的功夫,精心化妆后进行专题“撒”“娇”。

但这里有个煞风景的考证:原来“女为悦己者容”的出处是“女为悦己者玩”,后来才改为“女为悦己者容”。

据《三国志》裴注:陈留阮瑀身处乱世,躲在山中,被曹操放火烧山逼了出来,因为“急火攻心”, 阮瑀一下子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当众歌颂曹氏当承汉运:“瑀……造歌曲曰:‘奕奕天门开,大魏应期运。青盖巡九州,在东西人怨。士为知己死,女为悦者玩。恩义苟敷畅,他人焉能乱?’为曲既捷,音声殊妙,当时冠坐,太祖大悦。”

当然,“玩”在当时就是“观赏”的意思,“玩幽”就是玩赏幽景、“玩月”就是观赏月亮,类似的例子很多:“玩古知今,特可宝爱(《颜氏家训·杂艺》)”;“玩天地于掌握之中(《淮南子·精神》)”;“岂惟玩景物,亦欲摅心素(《白氏长庆集·读谢灵运诗》)”。

“文化人”大多兼有“女权主义者”身份,对“女为悦己者玩”这种表述也不太满意,后来就改为比较文雅的“女为悦己者容”。

当然,现代女性是为自己打扮,“撒娇”给自己看,那又当别论。但古代女子撒娇实实在在是“克男制胜”的法宝。

花言巧语的男子常常以“花容月貌”来“谄媚”漂亮女子,女子也就全盘接单了,但撒起娇来,又要与花争艳,还非要郎君来评判谁美?这个手段用了很多年,到唐伯虎时代还在使用,

昨夜海棠初着雨,数朵轻盈娇欲语。

佳人晓起出兰房,折来对镜比红妆。

问郎花好奴颜好,郎道不如花窈窕。

佳人见语发娇嗔,不信死花胜活人。

将花揉碎掷郎前,请郎今夜伴花眠。

——唐寅《妒花歌》

说女人能撒娇,大家不会膈应,但如果说张飞、李逵、鲁智深撒娇,诸位可能会出现某种生理反应。其实,汉子也会撒娇,就看他愿不愿意,且看一回李逵撒娇:

《水浒传》第四十二回“还道村受三卷天书 宋公明遇九天玄女”载:

众头领席散,却待上山,只见“黑旋风”李逵就关下放声大哭起来。宋江连忙问道:“兄弟,你如何烦恼?”李逵哭道:“干鸟气么?这个也去取爷,那个也去望娘,偏铁牛是土掘坑里钻出来的。”晁盖便问道:“你如今待要怎地?”李逵道:“我只有一个老娘在家里。我的哥哥又在别人家做长工,如何养得我娘快乐?我要去取他来这里快乐几时也好。”晁盖道:“兄弟说的是。我差几个人同你去,取了上山来,也是十分好事。”

李逵要回家乡接老娘来梁山“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属于老百姓的“小确幸”啊,至于哭吗?再想一想李逵自称“铁牛”时的口气,近乎“发嗲”,既不称“李大”,也不称“黑爷爷”,称自己的小名了,这“娇”撒的!简直是“撤那”!

结尾

撒娇的同义词很多,耍赖,任性,卖萌,耍性子,撒小脾气,小鸟依人,装可怜。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表现撒娇的词汇,上海地区是经济发达地区,一般来说,经济发达,物质丰富,情感细腻,“撒娇”这样的技巧就无师自通地出现在男女关系中。上海人表达类似撒娇的意思叫做“发嗲”,什么意思?不明白,是舌头打结了?

“嗲”这个词到底从何而来呢?它是从上海上岸登陆的,有人认为“嗲”来自洋泾滨英语“dear”,后经过了上海人的改造,已经成为“的的刮刮”的上海话。“嗲”这个音节在老上海话以至普通话中原来都是没有音韵地位的。它产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它是伴随市民社会形成市民意识情趣兴起而娩出。


下一篇:建纲的墨宝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