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他将严肃的活动,搞得七颠八倒
作者:任芙康  发布日期:2025-10-24 15:12:39  浏览次数:14
分享到:

上海余志成,有组织各类公益活动的擅长,也有捕捉朋友生活特质的雅好。比方,他就发现“本任”爱吃爱喝,于是,这些年不时邀约,游历南北,让我齿颊生香,领略了不少优秀饮食。

有一回,我等随他去浙江嵊州。第一顿接风,安排在乡下。车子开到丘陵起伏的野外,山中有溪,溪旁有路,路侧有黑瓦老屋。老屋周遭,竹木繁茂,间或出没一只花猫或黄狗,探探身子又退回。近些的田边,行行桑树;远些的坡上,片片茶园。

突然觉得好眼熟,可之前从未来过呀,着实怪哉。瞬间福至心灵,想起来了——我格外喜欢的一本书,其作者纸笔流情的故乡,恰巧就在这里。此刻,那本书仿佛自动打开,闪出许多细节,重现夫子顽童时的启蒙与戏耍。

回程车上,沿着自身“心路历程”,我夸赞老余的构思。他接过话茬,却拐进乡村晚宴:“真是这样呢,农家款待的讲究,别出心裁。城里多高级的餐馆,整不出这些味道。”配合众人的迎合,我亦频频点头,但此刻心里,唯有那位作者、那部书。

转天吃罢早饭,老余仍带我们登车,爬上城西高地,进入一片江南园林建筑群。大门左右,高悬两块招牌,一是“越剧艺术学校”,一是“越剧博物馆”。一校一馆,均属嵊州“地方”管辖。前者姣女俊郎云集,为华夏唯一的越剧人才摇篮;后者稀世之珍如山,系全国越剧艺术资料最为完备的宝库。

一群来客中,多数像我,对越剧见识甚少。等到坐下来,观赏了孩子们的折子戏;然后走起来,造访了博物馆间间展室。因为有了袁雪芬,因为有了王文娟,众人豁然贯通,晓得了越剧的惊艳,就在于拥有一位位风华绝代的名伶。

不消说,回程属于余志成的幸福时光,两只耳朵,盛满了表扬。大家全是真心,听不出谁在顺水推舟。此刻的老余,依旧素来风致,“呵呵”地笑着,谦逊而又自豪。

回想多次活动的开幕式(似乎从无闭幕式),老余都是当仁不让的男主持。女搭档则一回一换,个个绰约多姿,有次竟是一位金发女郎。看来老余真是老手,自己帅气,更谙妹子衬托之妙。

IMG_7012.jpg老余钟爱锦上添花,快乐总从骨子里冒出来。故而,他常将貌似严肃的活动,张罗得七颠八倒,再调理出欢声笑语。有回颁奖,幸运的男女作者,一轮一轮领奖刚完,他突然宣布,让我上台,做一等奖散文的讲评。这之前,他从未打过招呼,我则连文章都未读过。念及他可能是好意,以突袭方式,锻炼愚兄的应变;也可能含着歹意,借老迈之徒的窘迫,来扩展现场欢乐。我没做挣扎,仓促从命。最终场面皆大欢喜,证明这个临时集体,彼此配合,都是实力派,没有猪队友。

老余有个癖好,站上台,两只鞋底立刻高低不平,身体随之摇摆起来。晃动中的他,会将来宾名单,创见性地信口说来。真实姓名之后,职务、职称,往往正变副,副变正,甚或无中生有,即兴任命一个莫须有的席位。却又常常错得听众心领神会,引爆抚掌大笑。类似对常规秩序的干扰,当然无甚大碍。老余成天穿针引线的“活动”,本身就离游戏不远,无非套上了“风雅”的马甲。

谁能想到,大而化之的余志成,原本是位著书立说的书生,已撰写、编纂多类著述七十余部。前些天,发来他最新书稿,嘱我阅读,然后写序。我对老余说:“可以写几段话,但与你大作的内容无关,因我懒于读书,早已荒废开卷有益。”老余听出我的诚意与固执,亦不勉强,允准了我的请求。

其实,先于涂抹上边几段废话,我已逐页翻过老余的书稿。这是一部记叙人物的书。作者目光所及,皆非等闲之辈,诸如政界要员、商贾巨子、艺苑奇人、文圈才俊。由栋梁之材组合而成的角色长廊,每个人的世界,都无比清澈、坚定,叫人觉出人生的华丽。

为人处事,我时有遗憾。比如性格冒失,乃自己大半生的底色,便常用谨言慎行,以作补救的配色。这回临到动笔,特地致电老余:“你书中的良驹,眼下有马失前蹄的吗?”

电话那头,沪语脱口而出:“呒没。”

2025年10月6日,津西久木房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