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江河无声——读汉剧名家冯家盛
作者:阮惠珍  发布日期:2025-11-20 05:02:04  浏览次数:14
分享到:

我正在悉尼度假,时值冬日,艳阳高照,暖风拂面,心境明丽!著名汉剧艺术家冯加盛先生,给我发来一篇锦绣文章《江河无声——我的老师冯加盛》。作者:陈才。

这是一篇极具情感厚度与艺术深度的纪实好文,字里行间流淌着对冯加盛老师深沉的敬意与感恩,让我产生强烈的心灵共鸣!在浮躁喧嚣的时代背景下,这篇《江河无声》如一泓清泉,沉静而深刻,读后让人久久不能自已。文章以一名学生的视角,回望冯加盛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对汉剧艺术的执着坚守,不仅是一次朴素的致敬,更是一场灵魂的叩问:什么是真正的艺术?什么是真正的艺术家?

冯加盛老师,这位没有浮名加身、没有流量护体的老艺术家,却以生命为灯,照亮一段段汉剧传承的黑夜。他以“江河”自喻,奔流不息,不为名,不为利,只为那一脉血火不绝如缕的汉剧魂。文章写他如何倾尽所有帮助学生,如何在病痛交迫中完成长达18年的巨著《生命的催促》。这些细节无不令人动容,也令人反思:真正的师道与艺道,是否早已隐入了这类沉默的背影?

陈才女士的文章文笔沉郁却不失温润,情感浓烈而不滥情。三段“行当”设题结构如汉剧剧本般严谨而富有美感:文小生、武小生、末生——既是舞台身份的铺陈,更是人生角色的隐喻,亦是作者与先生之间师生缘、戏剧缘、精神缘的回环交织。

在 “浮名如浪,深流无声” 的尾声处,作者以朴素而铿锵的笔调写下:“真正的艺术高度,它永远只在那些将生命化作无声的江河,默默奔涌不息的老灵魂深处。”这句话不仅是对冯加盛老师一生的总结, 也为我们指明了当代艺术应有的方向—— 守正、清醒、深耕、不媚俗。

这既是给冯老师的礼赞,更是写给所有正在坚守孤灯之下、 仍在与命运死磕的艺术人的赞歌。沉默之声,最动人心。江河无声,却波澜壮阔!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