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六祖其人(十一)
作者:华坨  发布日期:2015-03-27 15:56:24  浏览次数:3711
分享到:

    不经一月,惠能摇身一变,从山野游民换成了禅宗六祖,并开始登堂讲法。

    这一日,有韦刺使一行前来听法。刺使在唐朝时可是个不小的官,按级别相当于今天的省长,其权力之大也与今日中国相仿——党、政、军权集于一身。他来听法,大概是听说归他所管辖的这一方岭南之地突然冒出了一个活佛,而且还不识文字,想验证一下此人是真通佛理呢?或是个骗子?

   

    于是,惠能升座开讲,他今天讲的题目是:般若之智。记在《经》里的就是‘般若品第二’。我们现在来看看他都讲了些什么?顺便见识一下中国佛教的理论基础。

    请原谅,我不能将这一大段经文全都抄录进我的文章里来,而且也没这个必要。经,是让没事干的和尚念着玩儿的,免不了要车轱辘话来回转,转得你若即若离、似是而非,才显得高深玄妙。我的目的是分析惠能讲的佛理,因此仅在这段《经》文中择其要点。至于是否有断章取义之弊,请读者对照《经》文自断。

     惠能上来就说:“般若之智,世人本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需借大善知识(已彻明自性者)示导见性。” 此话的重点是在“需借……” 这后一句,给我的感觉是在找饭折呢。世人虽然本有,但是要获得也要先到他这里来花钱买个“开塞露”。

     那么这般若到底是什么呢?有什么好呢?还得花银子到惠能这样的”大善知识”这里来求其示导?惠能说:“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翻译成中国话) 智慧也。般若无形象,智慧心即是。一切住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

    智慧当然是个好东西,若是花几文香钱、磕两个响头就能得到掌握智慧的秘诀,也不算是亏本生意。

    那么被称为般若的这种智慧有什么奥妙呢?他说:“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看来这是一种大而空、满而虚、一通百通、百应百验、一了百了的事情。

    那么般若这种智慧到哪儿去找呢,是怎么产生的呢?他说:“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

    那么为什么自性能生成般若这种智慧呢?他说:“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无有。故之万法尽在人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

 好!我们一路撵到此才知道,般若之智是基于我们自身的“真如本性”。生般若智就是要从自心中见到真如本性。

    那么“真如”是什么?惠能未说,查遍全《经》也未讲清,只有《经》注里说:“真如亦名佛性,亦名法身,亦名如来藏。” 这等于没说,因为我们仍然会问:什么是佛性?什么是法身?什么是如来藏?做为名词解释,《经》注里还说:“谓此真实,于一切法常如其性,故曰真如。”仍然没解释清楚这真如和一切法到底有什么因果关系?看来这惠能不识文字、没读过经典、只凭道听途说就想说彻佛理还是不行,即使着人添油加醋,仍然纰漏百出。

    我来帮他解释解释吧!若想探究佛理、我觉得信徒们应该去读一读另一本经。此经在前面曾被提到,名字叫《大乘起信论》——这么厉害,如果你不信佛教,读一读这篇经就信了。此经于隋初始见中国,其作者到底是印度人还是中国人,佛教界争论了千多年至今未见分晓,但是,把它看成是中国佛教的基本精神和哲学基础这一点却是一致的。它的理论基石就是所谓“真如缘起说”。我们现在就来看看这本经对真如是怎么说的。   

    《起信论》(在本文中指《大乘起信论》)中说:“真如作为‘心’的一种规定性,有三层意思:

    第一,是世间与出世间的最高本体,一切现象的本质,佛法所有功德的发源地。

    第二,这一本体的性质是单一而无差别,永恒静止而无运动变化,纯净而无污染。

    第三,脱离语言名相、思维念想、唯有直观可以证得。”

   《起信论》又说:“真如自体的特制是:一切众生平等皆有,常恒不变,具备一切功能福德。这些功能福德包括有大智慧、遍知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自性清净、常乐我净、无烦恼逼迫而充分自由等。种种佛法都在真如自体之内,无有少义匮缺。据此,也名‘如来藏’、‘如来法身’。”

    看到这,我们会问:既然世人心中皆具自性清净、恒一不变的真如本性,那怎么又会变得彼此千差万别、烦恼万千呢?

    《起信论》说:“真如本一,而有无量无边无明……过恒沙等上烦恼,依无明起差别。”

   

  v 这样一来就差不多了,佛教的架子基本搭起来了。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出,它与基督教的构架是多么相似啊!先有一个‘上帝’——真如 ,代表绝对真理,然后再搞出个‘撒旦’——无明 进行捣乱破坏。两教的差别仅在于,基督教中的上帝和撒旦存在于身外,是客观的,而佛教的真如和无明存在于心内,是主观的。虽然在理论上有着主观和客观的差别,但在世界观上宣传的都是唯心主义本体论这一点却是一样的。

    佛教的特点是从一切事物中抽象出一种固有的、永恒不变的存在,即真如。这真如是不依赖人的肉身存在、超越人的理性、性情,生发出宇宙间一切事物的绝对精神。

    佛教认为:因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真如这种绝对精神发生的,又因为真如在人性中生来固有(以这两个不须证明的假设为起点),因此,人如果能排除无明这种魔痴的薰习、保持自性清净,就可以通过自体的真如自性通解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按照这种理论,不通过复杂的推理,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刚生下来的婴儿应该是最具般若之智的,因为他的真如不乱、无明未起。但是我们知道,那些婴儿生下来路也不会走、话也不会说,如果一辈子将其隔离人世不进行学习就一定会变成白痴。

    这,就是惠能在宣法时所讲的般若之智。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