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2014年3月22日上午,
在墨尔本维多利亚州大湖口的爱克农劳吉(Econolodge)
酒店,举行了大洋洲文联“大湖口笔会”,
参加者为参加大洋洲文联第二次“大湖口”笔会部分作家和艺术家,
由丁小琦(墨尔本)、施国英(悉尼)、王晓雨(墨尔本)主持,
会后于2014年4月2日在《澳洲网》上发表了一份纪要:《
澳华留学生文学的衰落和嬗变》(
大洋时报记者琳达根据当天录音整理,未经参加座谈者核对)。
这份五千多字的“纪要”,分为四个部分:一,
澳华留学生文学的兴盛和衰落;二,
澳华留学生文学衰落的原因和出路;三,澳华留学生文学的嬗变;
四,我们都肩负重任,维系着澳华文学的未来。
笔者没有参加座谈会,但看了这份洋洋洒洒的“纪要”,
也可想象会上的气氛和所达到的交流成果。这让我想到前些年《
澳华新文苑》
与澳大利亚新州华文作协在悉尼一起举办过一次学术性研讨会:“
澳华文学:现状及未来走势”研讨会。
与会者及其组织者对这个称之“为澳华文学把脉”
的研讨会都非常认真:不少人会前写出了论文(都在《澳华新文苑》
上发表),会上进行了激烈的交锋,会后继续交换意见,
其认真程度至今令人印象深刻。所以我觉得,这样的文学会议,
能多开一些,有时候不同地方不同作协还可以合起来开,
对促进澳华文学的发展,肯定是大有裨益的。
正是抱着关心澳华文学的态度,笔者接住“
澳华留学生文学的衰落和嬗变”这个话题,
力图梳理澳华文学发展至今的状况,从中表达的一些看法,
或许不同于“大湖口笔会”上流露出来的观点。总的意思是:
之所以讨论“澳华留学生文学的衰落和嬗变”,
是为了辅证澳华文学是一块不断崛起的新大陆——
今天澳华文学的水平已大大超过作为澳华文学一个阶段一个部分的“
澳华留学生文学”。
本文的一个章节曾提交给2014年11月由中国国务院侨办主办、
暨南大学和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承办的“首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
,并刊登在中国的《华文文学》杂志2015年第二期,
现在全文分批刊出,内中难免差错,或流于肤浅,万望方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