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对南海仲裁案裁决中国如何应对之浅见
作者:汪应果  发布日期:2016-06-24 17:32:38  浏览次数:2680
分享到:

南海仲裁案裁决在即,尽管这个裁决并不具有实质性的意义,中方也早就表达了“不接受、不参与”的态度,但毕竟是一场法律仲裁,其影响不可小觑。事实上,世界各国也都在密切关注着仲裁的结果,它将有可能使我国的版图发生重大的改变。作为海内外华人,保土有责,都应给与高度的关注。

长期以来,我一直有一个很深的南中国海情结,当然这是跟先父一百多年前亲驾巡洋舰“海容”号、“海琛”号驱逐倭寇保卫南中国海诸岛的经历有关,此后,南中国海就成为先父对他的诸多子女不断进行耳提面命的话题。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当南中国海已逐渐被周边鸟国侵占而举国上下居然对此浑然不觉的时候,国内实际上已出现了少数最先惊醒的人,他们都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式发出警号,然而却鲜有回应,本人也身居其中。在得不到高层的响应后,本人不得已搜集资料去构思创作长篇小说《海殇》,以期用此方式唤醒国人,这一过程当然又耗去了数年的时光。待书正式出版后,我的一位海军朋友将书送到海军部领导手中,终于引起了高层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自胡锦涛主政时期起,中国海军方才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实事求是地说,胡锦涛在推动中国海军建设方面是有所贡献的。遗憾的是,此时的警醒,已为时过晚,南中国海已是险象环生,中国已处在十分被动的局面了。

造成今日南中国海中国的困境,除了客观原因外,主观方面过去某些领导人海权意识淡薄,观念落后,犯了战略上轻敌的重大失误也是极重要的原因。在我看来,最近期的一大失误就是在未做足功课的情况下签署了“国际海洋公约”。

我为什么说他们“未做足功课”呢?因为我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提到他们后来承认当时对南中国海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关海洋知识所知不多,他们也承认“我们的认识显然不够全面”。一个明显的事实就是,1982年第三次国际海洋法会议上最后谈判通过联合国海洋公约时,中国代表团当时仅把重点放在东海对日方面,而丝毫没有注意到南海的巨大风险已经迫在眉睫,尽管会上其他代表团已有人提出“九段线”主权水域与海洋公约中邻国的专属经济区划分产生严重冲突,中方成员竟然完全没有在意,更没有注意到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南沙群岛已被越南占据了五座岛礁这个事实。我曾设想如果当时学美国的办法,一方面积极参与制定规则,另一方面暂不签署公约,也许后来就不会出现这么多的问题。

当然后悔药是没有的,在当前被动局面已经形成的情况下,如何去应对,的确考验着国人的智慧。本人不是法学家,然而事关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的领土完整,也愿提供一些个人的浅见,供智者能人参考,以求引出真知灼见。

我的想法是,如果仲裁结果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土权益,只要出现了这个前提条件,我们就必须要进行反制反诉。而进行反制反诉的原则,必须是充分说理的。有道是“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无论处理国际国内的纷争,“讲理”是第一要义。而此次应对的是联合国南海仲裁庭的法律裁决,任何简单化的做法都是不合适的。因此我对“退出海洋公约”的说法不大赞同,尽管他们讲的也不无道理,但总体上说,弊大于利,负面影响太大,关键是并不能解决问题。在我看来,“讲理”在这里就应该是“讲法”,所以我对另一种意见认为可以建立虚拟法庭反诉南海仲裁庭的想法有所认同,只是不知此事的可行度有多大,但毕竟这是“以法制法”,思路是对的,更何况此次仲裁庭的确存在着不少缺乏法理依据的情况。

在这个思路的基础上,我个人的想法是,由国共两党牵头,联合两岸四地的法学家组建“抗诉南海仲裁法学家大同盟”(名称可另选),并邀请世界上法学界权威人士建成一个具有国际意义的法律平台。这样做有几个好处,一来,有一个稳定的较权威的专门法律组织,可以进行长期的采证、抗诉、宣传、国际疏通交流等工作,因为南海问题搞到这步田地,必须做长期艰苦抗争的准备;二来,可以最大限度地集中两岸四地的法律资源、法学精英,为中国今后在南海采取的“不接受、不参与”行动持续地提供法律支持,在国际上形成统一的声音,在全球的认知度更高。只要这个组织不断有新的成果,中国的声音就必将愈来愈被世界所听取。

这个组织首先要做的就是针对此次南海仲裁庭变“法无溯及力”改为“法溯既往”等一系列违背法律基本原则的作为进行法理质疑和否定,做到釜底抽薪,以后再对中国“自古以来”拥有这一片水域的历史进行长期的采证。这个工作我们过去做的非常不够,但应该下大气力做下去,不仅要搜集中国的古代地图,还要遍搜世界古老的地图,厘清周边国家地图的来历,这方面我们应该有信心。这原因就是中国是两千多年来连续存在的稳定国体,而周边国家多数都经历了殖民地时代,在史料及地图上必然能从很多方面得到支撑中国观点的证据。不久前伊朗发现了五十幅中古伊朗的地图,在整整八百年期间,南中国海一直标明“中国海”就是一个“自古以来”的明证。只有做足了功课,我们的领土主张才有了坚实的史料基础。

当然以上想法是必须建筑在前面所说的前提条件之下的?。我想只要我们坚持法理,就能渐渐摆脱目前的被动局面,令南中国海的领土纷争走向柳暗花明。




评论专区

2016-07-27发表
不需要等百年之后了,《海殇》的评论文章有不少,自有公论,请你去看看。“自吹自擂”换不来丢失的领土,不要以己之心度人。另外《海殇》不是一篇文章,是长篇小说。还有,1982年的会议中方自己的反思文章也请你看看是否战略失误。建议还是多做一点功课为好。
Lin bie zhuo2016-07-27发表
先生所說中共高層對南海問題曾經痲痺大意﹐導致戰略被動﹐後來由于受到您寫的一 篇小說的啟發﹐才有了胡錦濤派兵赴南海維權的舉動﹐這種話還是應該留給您百年 之後的后人去評說為好﹐而不宜自吹自擂。 林別卓 2016年7月27日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