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擎着军旗正步走---忆我的老父母孙子龙、汪正平
作者:孙一文  发布日期:2016-07-30 13:43:30  浏览次数:5253
分享到:

sunfumu.jpg 又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建军节,这些年来我每逢建军节时都不由地回忆起己逝世多年曾是这支光荣军队一员的父母二老。

我父亲孙子龙出生在浙江一个穷山沟里的农家,小时候家里穷,给地主家放牛。但父亲求知欲望强烈,常常利用牛吃饱之际,偷偷将牛拴好,奔跑很远山路,悄悄来到学堂窗外偷学文化,并用树枝在窗外泥土地上一比一划地模仿着教书先生教得每个字词。教书先生很感动,没有赶走这个窗外偷学的小男孩。久而久之,父亲识得了一些文化。 sunfu.jpg

1942年在中国抗战最艰苦时期,父亲参加了粟裕领导下的新四军。父亲因在战场上英勇善战,再加上有点文化,所以进步较快,解放初期就担任了华东军区高级干部培训班政委。

华东军区高级干部培训班负责华东军区副师以上高级干部文化知识等方面培训。按理说,这正是接触认识军区高级干部和首长的好机会,能与这些高干在一起接触相识,对今后的进步大有益处是显而易见的。而我的老父亲为人正派、从不喜欢吹溜拍马,更不用说与领导套近乎了。每期培训班开学时,他总是面对台下坐着诸多老资格高级干部诚恳认真地希望他们要利用这一难得机会好好学知识学文化。在学习期间,父亲严格管理,一切照章办事,确保了每期高级干部轮训从开始到圆满结束。

父亲始终把军队建设与发展看得很重,把个人利益和职务升迁看得很淡,只是一门心事搞好工作。但对自已的属下及部队却有火一般的热情。在任军区某直属单位政委时,对属下对战士却关爱有加。为解决部下的随军家属老大难问题,父亲可谓绞尽脑汁,数次奔波多个领导机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经过数年努力终于解决了单位这一老大难问题。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我家门前早上常有人留下地瓜干等,都不知道是谁送的,但一看就知道是那些从山沟沟里来的随军家属家乡的土特产。    

Sunmu.jpg 我的母亲汪正平也是浙江人。参加革命前在上海夜校当语文数学老师。当老师之前曾是我国著名教育家段力佩的得意门生。参加革命后,因我母亲是知识分子,所以担任了陈毅任校长的华东军政大学的教员。两位将军作了我母亲的入党介绍人。

彭德怀任国防部部长期间,下令裁减女兵,于是我母亲转业至南京市委组织部从事干部调配工作。组织部有意培养我母亲,可她坚决要求下企业,这事惊动了时任南京市委常委兼组织部长。部长多次找我妈妈谈话挽留,但未动摇我妈妈下基层的决心。

就这样,我母亲五十年代来到在宁某部属军工厂任车间指导员党支部书记。多年来,我母亲始终视工人兄弟姐妹为一家,为他们排扰解难,还时不时拿出个人积蓄暗中资助困难职工。母亲对自已却非常节省,不仅多年来从未给自己添置新衣服,对我们四个子女也是如此。男的是我爸爸的军装及衣服翻改后让我大哥穿,我大哥穿后又让我小哥穿,我是穿小哥的衣服。我姐姐则是穿我母亲翻改过的衣服,周而复始,年复一年。

文革期间,因我母亲是当权派又是知识分子,被批斗得很厉害。但每每危急时刻总有一批工人挺身而出护卫着我母亲。批斗了四五年,我母亲因群众威信高,加之上级对我母亲印象好,官复原职。那些曾批斗我母亲的造反派非常担心被报复,我母亲不但没指责为难斗她的造反派,反而提拔重用了其中两位工作和能力突出者。25年前母亲65岁逝世,追悼会那天,来得人很多,诸多职工如同自已家里失去亲人一般现场失声痛哭。

回顾父母一生,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父母一生正气、严于律己、乐于助人,从不为自己的事情麻烦别人。这不正是我们军队的光荣传统么!


上一篇:(新)正气歌


评论专区

蓝天2016-07-30发表
这篇文章写的好!老一辈优良品德体现了真正共产党人和革命军人的本质特征,也是留给我们下一代的宝贵财富和传家宝,我们要继承了革命前辈的优秀传统,无论在什么复杂的环境下,都要坚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无愧于党无愧于军队,无愧于工作岗位,无愧于社会。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