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我认识的作家刘真
作者:张蓓  发布日期:2010-07-14 02:00:00  浏览次数:4110
分享到:

 今年年初的时候,我从国内回来,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房子,就暂时住朋友的朋友家里,是对热心的河北夫妇,带着一个4岁的调皮男孩。        

 搬过去不久,一天下午,他们说出去吃饭,说还有其他的朋友。一起去的还有个姓刘的老奶奶。因为去的早,店还没有开门。下午的阳光斜照在身上,小男孩跑累了,就坐到我们对面,难得的安静的喝水。这时刘奶奶拄着拐棍,走到他身边坐下,问他要水喝。刘奶奶的儿子说 ,妈,你不是有水吗? 你别惹他。  

 刘奶奶张的挺高的,灰白的短发,脸色黑黑的,由于行动不便,她走路要用拐杖。吃饭的时候,我们都吃,她却不动筷子,还问她儿子,为什么没有拼盘。她说话声音不大,慢吞吞的,但是都是想好了说出来的,语气里还有种让人不能抗拒的意思。她终于等到了拼盘到了,才开始吃起来。我大概是见惯了给孩子夹菜的老太太,看到这个坚决维护自己吃拼盘的权利的老太太,觉得这个老太太真有个性。

 我房东说她是作家,刘真。我说我不知道。房东又说,田间,你知道吗?我说也不知道。她又说,那赵树理你知道吗?他们都是一起的。可我觉得她一点也不像个作家,甚至都不像个知识分子。

 后来我们经常去她家玩,她有时侯拄着拐棍,站在楼前面等我们,有时候躺在床上睡觉,还有次她跑到楼对面,我们问她干嘛呢,她说看小孩儿,原来那里有个幼儿园。她最喜欢小孩。有一次,我房东的孩子在她家睡着了,她总是慢慢蹭到小孩睡觉的屋子去。后来被她儿子拉出来了,说你别惹他,行不行!

 在她家,她儿子给我看了她的文集,文字里透着率真也幽默。对于一个小时没有读过什么书的人,她的文章少了陈词滥调,有点浑然天成的感觉,即使现在读,也是很有趣的。我还看了她参加革命的照片,光头,为了送鸡毛信方便。还有建国后的,两条大辫子,据说就是那时候她写了东西去找赵树理。她儿子说, 你看看,她现在哪里还有原来的样儿啊?是一个人吗?

 我有时想逗她说说话,就试着跟她谈她的作品,她摸着拐杖,眯着眼睛说她都忘记了,想不起来了。她还问我在看什么书,我给她看书皮,我说你写的呀,她说那有什么好看的。然后就自己看电视去了。

 刘奶奶总是头疼,眼睛有白内障。如果在澳洲做手术要等,所以她和她儿子商量回中国去。她儿子在澳洲全职照顾她8年,也想回中国。可等到票顶好了,刘奶奶好像梦醒了一样,坚决不回去。

 有天她和儿子来到我房东家,她对我们说,她不想回,这么大年纪,就回不来了。我房东准备饭菜的时候,她又蹭到厨房,说她不想做手术了,不回国了。我房东说,你票都订好了。她说那不能退吗?我房东是说,你不能老考虑你自己,也要为儿子考虑考虑。她说 那儿子回去,她自己在这边等,她儿子说,那谁照顾你?她给我房东说,我住你家吧。结果房东儿子听到了,大声说, 不行!!。大家都笑了。可我心里知道她像个跟大人要糖的小孩,明知道没有什么希望,但是她在做最后的努力。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几次,可是磨来磨去,她还是没有成功。

 后来他儿子来送了几次书,很快,他们就走了。后来来过几次电话,我问我房东说刘奶奶好吗?

 房东就说挺好的。在国内,可以请个保姆照顾她。

 11月,刘奶奶的儿子回来了。一个人。整理东西,然后搬家回中国了。我想,刘奶奶当时的判断是正确的,正如她预料的,回去了就回不来了。大概,一个人,腿都不听自己的,就没有什么会听你的了。

 再后来,看到很多回忆澳洲作家的文章都提到了刘真,甚至提到澳洲作家首当其冲,把她抬出来。如果你去她家里,你就会看见,简陋的家具简单的不能在简单,她一个人拄着拐棍,站在马路上,隔着围墙看小孩玩的样子,还在我的脑海里。我想说,好像没有忘记,澳洲有个叫刘真的作家,可是怎么没有去看看她到底生活的如何? 难道只在纸上问候她吗?




评论专区

丘桥2023-02-04发表
我很想念刘真!20 多年前我和她在悉尼见面,她说我像她弟弟,后来还写了有感而发的文章。我当时真想邀请她来Melbourne 玩玩,可惜结局是她没来。我的电话:+61 433 838 882 d电子邮件:qqyuling@hotmail.com 小弟很希望能再见老大姐!
萧蔚2019-05-07发表
张培女士,请问你有联系刘真女士或者她儿子的电邮地址吗?谢谢
艾斯2014-11-20发表
“如果我们不反抗,敌人会杀死我们,然后指着我们说,这,就是奴才”这好象是我记忆中田间的一首诗。与田间齐名的,应该说是名望很高的前辈了。作者笔下的形象,真实而让人伤感,让人遐想。
艾斯2014-11-20发表
“如果我们不反抗,敌人会杀死我们,然后指着我们说,这,就是奴才”这好象是我记忆中田间的一首诗。与田间齐名的,应该说是名望很高的前辈了。作者笔下的形象,真实而让人伤感,让人遐想。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